   首页
 -
 
司法行政
 -
 
秘书处
 -
 
正文

【市县法治建设】山阳县“五个三”机制有力有效推进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0-31 21:10 来源: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 浏览数:

近年来,商洛市山阳县集中资源,勠力同心,强化科技支撑,高标准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有力有效推进社区矫正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融合发展。

抓实“三个维度”  织牢智慧矫正保障网

认识有高度。将司法信息化建设列入“十四五”规划,县委、政府领导定期听取汇报、指导检查督促;及时成立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以司法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5名同志组成专班,制定印发创建方案和工作计划,先后召开专题会、协调会6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推进落实。推进有速度。对照司法部创建标准,对涉及的6大板块31个大项、68个小项、158个考核评分标准,逐项细化分解任务,列出清单,压实责任,建立创建微信群,召开业务培训会,研究分析协调解决各类难题,补齐短板弱项,推进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保障有力度。将创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对接联系,争取最大财力支持,先后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社矫中心和司法所招录配强了12名懂技术、精流程的年轻干警,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操作和管理培训,已开展信息化操作专题培训2期,培训20人。

力推“三个提升”   搭建智慧矫正主骨架

提升改造硬件设施。对社矫中心进行重新规划布局,改造新建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室、宣泄室、教育培训室等16个功能室,粉刷内外墙面和司法蓝墙裙1500平方米,更换水电讯线路2000余米,建设背景墙5面40平方米、导台10米、书架2个,安装门禁系统、防盗门3副,中心环境设施基本建设到位。提升完善软件资料。修订完善了宣告、训诫等20项制度,制定了指挥中心职责、心理辅导、教育培训等10项制度,共重新上墙制度30个,更换标识标牌26个,布置绘制矫务公开、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心里辅导等宣传文化墙10面50平方米。坚持档案建设与验收材料双轨同步进行,形成部级智慧矫正中心创建评价材料电子台账并初步通过省市验收。提升配置信息设备。为有关功能室安装了摄像头、报警器等设施,增配高拍扫描仪、照相机、执法记录仪等基本信息设备36台,建成了视频会议、指挥调度、远程督查、手机定位、预测预警等智慧化平台,配置了自助矫正、VR教育、心里智能疏导等信息终端,全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科技化、智慧化发展。

瞄准“三化”目标  构筑智慧矫正安全墙

数据资源信息化。依托省级社区矫正综合管理平台,及时按月收集汇总更新机构人员、业务、定位、信息化核查等各项数据,建立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信息录入率100%。使用自助矫正终端,自动读取矫正对象身份证信息,自动获取人脸、指纹、声纹等人物生物特征,建立初步建立矫正对象个人数字档案,规范制作流程,目前已建立个人数字档案38卷。指挥调度可视化。在矫正中心和司法所设置监控26路,视频会议、远程督查与各司法所贯通,音频视频互联互通,5G通信网络全覆盖,建成并联通了基层综治视联网、钉钉、手机定位平台,形成了立体防控、快速协同、实时监控的一体化指挥体系,实现了矫正场所可视、执法过程可视、活动轨迹可视。应用管理智能化。逐步推行审批事项、考核奖惩等日常管理全流程网上办理,各类文书报表自动生成,逐步实现“人在往上走、事在网上办”的信息化目标。通过视频监控、手机定位等平台,定期开展集中点验、定位抽查、视频点名,有序实现“工作在掌上、管理在指尖上”智能化监管。建立每日信息化核查制度,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分级管理,预防和减少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钉钉打卡日签到率、手机定位成功率98%以上。

开展“三项教育”  激发智慧矫正新动能

开展沉浸情景教育。定制了VR智慧矫正一体化终端与VR眼镜,通过VR技术构建多种虚拟监狱生活、酒驾、法庭审判等教育场景,支持重点矫正对象进行3D沉浸式教育体验。开展心理矫治教育。配备放松按摩椅、心理模型、测试沙盘等,提供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服务,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跟踪矫治效果。目前,已在线开展心里评估测评16人次,远程咨询21人,线下个案干预5人。开展线上学习教育。建成集教育学习、图书阅览、技能培训于一体的教育学习区,安装多媒体教学平台,依托钉钉、学习强国等平台,定期推送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等学习内容,组织观看微电影、警示教育片,运用手机APP开展自主教学,累计完成在线学时2000余小时。

突出“三个强化”  凝聚智慧矫正新合力

强化公益服务。成立全市首支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在翠屏山公园建成首个大型公益劳动基地,组织社矫对象主动参与防汛救灾、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2场次,参与人数900多人次。强化就业帮扶。与高新区迈思普、瑞裕电子科技公司合作,建成全市最大安置帮教基地,累计安置社矫、安置帮教对象就业89人,人均收入3万元。主动链接人社等部门,建立线上线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累计发布就业信息2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62个。化救助帮扶。加强与民政、卫健等部门对接,互通矫正对象医保参保、慢性疾病、困难人群等情况,想方设法为“三无”对象提供过度性安置和临时救助,已发放各类救助金10万余元,协调解决医保低保、生产生活等实际困难和问题43个,及时为老弱病残孕等人群解决“探视难”问题,完成视频探视145人次。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