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秘书处
 -
 
正文

【市县法治建设】宁强县“一二三四”工作法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11-06 19:11 来源: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 浏览数:

2021年,汉中市宁强县被确定为“规范地方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西北五省唯一试点地区。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宁强县委全面履行改革主体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试点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调度、跟踪督办、实地调研,推动全县各镇(街道)、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通力合作,确保试点改革工作平稳有序推进。2023年7月20日,宁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正式揭牌成立。

锚定“一个目标”  探索综合执法改革路径

锚定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聚焦“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看得见、管不着”等问题,坚持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和构建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任务两结合两统筹,明确构建“县镇一体、条抓块统”综合执法体系总体思路,确定了整合优化行政执法职能和机构设置、精简规范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稳妥做好现有执法人员过渡安排等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组织、编办两部门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列出工作步骤,细化工作措施,注重科学统筹,严把时间节点,坚持压茬推进,全力推动县域执法赋能、提质、减负、增效,全面探索构建符合宁强实际的“跨部门大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源头活水”。

抓住“两个关键”  重塑专业化执法队伍

坚持控总调优、减上补下,加强“属地管理”,统筹执法人员力量。一方面,科学精简执法力量。稳妥有序推动队伍精简,逐步规范执法队伍机构设置。整合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9个部门执法力量,构建一支执法队伍。坚持“执法所需、高效精简、一线倾斜”原则,大力推动县域执法力量向镇(街道)下沉,核定的执法中队、市场监管所编制占县域执法编制总量的62.5%,并全面理顺派驻执法队所与县级主管局、镇(街道)之间的组织领导、业务管理、指挥调度、工作配合等关系;另一方面,有效推进规范管理。以提素能强质效为目标,统筹做好编制内行政执法人员和编制外辅助执法人员的规范管理,制定23项内控制度,统一执法服装和装备,规范一线执法办案文书制作、证据效力、自由裁量、动作流程。严格实施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集中开展百日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理好“三张清单”    建立清单动态管理体系

加强对行政执法事项的源头治理,全面梳理26个行业部门执法事项,加快实现“一张清单”管执法。一是编制《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事项目录清单》将发生频率较高、与企业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易造成多头重复交叉执法且适用简易程序的1120项执法事项纳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二是编制《行业部门保留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明确行业部门的日常监管、行政指导等职能。三是编制《下放和委托镇(街道)执法事项清单》对照省政府下放执法事项目录,按照“接得住、管得好”的原则将县级执法事项下放或委托镇(街道)执法。

建立“四项机制”   强化协同联动工作实效

为有效解决行政执法权限冲突和监管执法碎片化等突出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延伸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触角,建立健全指挥协调、执法联动、数据共享等工作机制,全方位立体式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建立保障机制。成立县综合行政执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明确了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级主管部门和12个业务管理部门。二是建立协作机制。按照“谁审批、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全面厘清源头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末端执法边界。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制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案卷评查、执法统计等11项执法监督配套政策,分行业收集、汇总编制了“四张清单”和自由裁量权基准等法规汇编。四是联动机制。制定了《宁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与其他执法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机制,确保减少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推动与公安、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的案情通报、线索移送等协作配合,实现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无缝衔接。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