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8月7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法律分会副主任、陕西省公证协会会长杨磊做客“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通过网络直播平台,为近万名中央及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介绍了运用公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
发挥公证职能作用 弘扬传统敬老美德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证关系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公证法律服务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有效预防家庭纠纷,还可以巧妙化解各类生活矛盾,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安心踏实享受晚年生活。家庭财产的继承和分配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和睦,影响着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一份高质量的公证书具有的不仅是法律效力,更承载着老人的感情寄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公证处来办理各类公证,妥善安排自己的财产和晚年家庭生活,避免将来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汉唐公证处以本次“中央和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大讲堂”为契机,引导公证人员勇担社会责任,在工作生活中充分理解、尊重、关怀、爱护老年人,努力把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弘扬开去。
公证服务预防纠纷 守护老人晚年幸福
在公证处为老年人所办理的众多公证中可以看到,每一份公证书更像是老人对儿女未来生活的妥善安排和温馨嘱咐。公证书涉及的财产是有形的,但传承的却是无价的情感。
讲座中,杨磊围绕“公证,守护您的晚年幸福”这一主题,为老年人系统介绍了公证在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经济活动、涉外往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剖析了遗嘱公证、继承公证、赠与公证,以及意定监护公证等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公证服务。运用了大量的公证法律案例,就老年人关心的晚年生活照料问题、医疗看护问题、财产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让老年人通过讲座轻松学会如何运用公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妥善规划幸福的晚年生活。
加大公证公益实践 维护老人合法权益
去年以来,汉唐公证处进一步加大了公证法律服务的公益实践,积极创设建立立体式为民服务模块。其中,进社区是汉唐公证处公益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社区日常活跃的老年人较多的特点,汉唐公证处连续多年部署公证服务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开展“公证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近百场。为众多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现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近千件。同时,长期义务性地为社区进行不定期讲座,内容涉及财产继承、防范非法集资、家庭法律事务、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等人民群众关心或面对的热点问题,受到各社区的广泛欢迎。同时,服务小组深入社区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了解老年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有什么需要依法解决的问题,以便及时上门服务。利用媒体渠道公布公证咨询电话和预约办证电话及公证微信号,为前来咨询的群众每人发放便民联系卡,使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在日常公证工作中,汉唐公证处的公证人员积极引导老人要勇于和善于利用法律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劝诫老人不要轻信高回报高利润的投资理财产品。通过办理遗嘱、赠与、委托、继承、协议等公证事项,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年人的维权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