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会是陕西省女强戒所三大队一名普通民警,学校毕业后当过几年教师,从警二十多年,严谨耐心,专注敬业是出了名的,同事们亲切地称呼她“魏老师”。魏老师有一手绝活——个别谈话。翻开魏老师的个别谈话本,每一篇谈话,每一起事件,描述详细真实,分析问题深刻透彻,制定措施得当有效,处理问题思路清晰。2013年满员收戒以来,她包组管理280余人次,教育矫治后进戒毒人员15人,帮助戒毒人员解决各类问题50余人次。
独具匠心,耐心谈。戒毒人员赵某,女,22岁,陕西乾县人,吸食冰毒3年。入所当日,情绪激动,在楼道大吵大闹,不肯进队门,态度极其恶劣。魏老师立即谈话了解情况,原来赵某是主动报警自愿戒毒的,她认为自己属于自愿戒毒,十几天就能回家,没想到送到这里就是强制隔离戒毒两年,心理上没办法接受。得知这一情况后,魏老师对她主动来戒毒的行为表示肯定,同时宣讲了强制戒毒与社区戒毒的区别和优势,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讲解。通过积极正面的鼓励和疏导,及时消除她的心理障碍,初步稳定了赵某的情绪。不久,魏老师发现赵某仍然情绪低落,不愿说话,不愿吃饭,产生厌世情绪。对此,魏老师每当空闲下来,便找到赵某谈人生、谈家人、谈经历……积极联系心理咨询师为赵某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赵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主动与人交流,变得爱笑爱说,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各种活动,经常找队长汇报思想动态。
对话心灵,执著谈。2015年8月的一天,生产车间不远处,戒毒人员唐某与卢某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魏老师走近观察,便看见唐某愁眉不展,心神不宁。与唐某谈话了解到唐某父亲去世,异母妹妹为争夺房产将其告上法院,唐某身在强戒所不知所措。魏老师了解情况后,制订个别矫治方案,针对唐某思想、情绪、态度、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厌其烦地找她谈心,鼓励唐某安心戒治,积极上进,信任法院会依法公正裁判。同时,积极帮助唐某出具委托书,让其生母协助收集各种所需材料,并帮助联系异母妹妹,试图通过调解手段协商房产问题。在得知协商未果后,魏老师找律师为唐某提供无偿法律援助。2015年10月,法院就此案在省女强戒所开庭,在律师和唐某亲属的共同努力下,唐某拿回了属于自己的遗产。唐某对魏老师深深鞠了一躬,激动地说:“感谢魏队长,您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我一定好好戒毒,不辜负你对我的帮助!”
精益求精,仔细谈。2016年冬,即将解除的戒毒人员阿莎,是一名彝族人,不懂汉语也不识汉字,在戒毒所期间,虽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但是要达到正常交流还远远不够。离所回家,这样一件简单的事对她来说却变得异常艰难。魏老师得知后,找她了解情况,她磕磕绊绊地说:“魏队长,我,我回不了家。”这件事悬在了魏老师的心上,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找阿莎谈话,告知事情的进展程度,教她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她及时向所里给阿莎申请了200元困难救助金,并通知阿莎家乡的派出所和亲属。得知对方无法来所接阿莎回家后,对阿莎进行安慰,告知她回家路线和注意事项,并画成图标注清楚让阿莎收好。在阿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当日,魏老师找车把阿莎送到了火车站,给她买了车票。送别的站台上,当魏老师把买好的面包、泡面交给阿莎的时候,这个32岁的彝族戒毒人员含着眼泪,竟哽咽到说不出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