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已经如火如荼开展到了第五期。其中,有一支独特的队伍,他们始终本着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的信念,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会操现场几分钟的精彩演练,他们早已把每个细节都练习了千遍万遍,而这背后又有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呢?
“在训练中要以滚石上山、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勇于拼搏。”是杨丕功局长对所有参训民警提出的要求。省女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李宝铜也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现年57岁的他,在训练场上不讲职务,不顾自己与年轻民警的体力差距,坚持服从命令听指挥,认真参与每一项训练项目,练军姿、练步幅、练体能,始终如一地与普通民警一起吃苦流汗,展现雷厉风行的作风和过硬的军事素质。腰疼的老毛病犯时,他天天紧绑护腰带,贴着膏药坚持训练,有时疼得直冒冷汗也咬牙坚持,就连休息时间他也对照视频找差距,加班加点抠标准。“以令率人,不若身先”李宝铜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带动着省女戒毒所参训民警,警花们也坚持发扬勇于吃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严守铁律,不断摔打锤炼自己,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训练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省女戒毒所二大队大队长高进作为培训班第二期参训学员,在训练中她一直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从不以自己是女同志而放松训练要求,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每个队列动作细细打磨,力求标准完美,并连续多日被评选为队列标兵。
培训的第二天早上,高进如往常一样参与训练,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她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并不自觉的喘息、咳嗽,赶忙拿出口袋里的气雾剂对着喉咙猛喷三下,渐渐平复。原来她一直患有哮喘,平日长期服用中药控制病情,病情相对平稳,然而因为秋冬季节本就是哮喘高发期,再加上运动强度较平日大,便诱发了很久没犯的哮喘。“你这几天还是少参加训练吧,不行请个假。”面对队友善意的规劝,她依旧坚持参加训练,强度不减。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要做一个逃兵!”在后期训练中,她没有主动喊过一次报告或请求休息,坚持与大家同训练、同休息,大家都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
相比于男民警而言,省女戒毒所的女警们面对同样的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周期,要克服不仅仅体能的差异更多的是家庭的困难,在家里,她们是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训练场上,她们是“抛夫弃子”的钢铁娘子兵。胡晓婷和原东红是一对警察夫妻,原东红作为培训班的工作人员,长期驻扎秦岭脚下,第四期培训班开班,他盼来了自己的爱妻——胡晓婷,省女戒毒所的一名普通民警。胡晓婷临行之际,面对九岁稚童无人照看的情况,无奈之下将孩子托管给了自己的小姨照料,白天,她刻苦训练,精益求精,晚上,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视频辅导孩子作业。“妈妈,我真的好想你们啊,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啊?”听着孩子略带哭腔的声音从话筒传来,她强忍着泪意“桐桐乖,你看,妈妈和爸爸正在这里练习本领,桐桐也要做个坚强的男子汉呢!”挂下电话,终究泣不成声。同为夫妻,亦是战友,虽身在一处,可七天下来,他们的相处却是训练场上的相互一瞥,是出发前的一则短信,是身困体乏时的几句安慰,是无声胜有声的遥遥相望,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戒毒警察的忠诚和奉献。
培训期间,还有一个身影总是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但却从未出现在镜头里……他就是省女戒毒所的一名普通职工——梁少龙。现年58岁的他被大家亲切的称作“老梁”,训练场、打靶场、学习教室,随处可见那抹藏蓝色身影扛着重达7斤的摄像机穿梭其中,为大家记录点滴,一天的拍摄下来,他总是累的抬不起胳膊。整齐划一的步伐,认真听讲的姿态,紧张刺激的打靶,一张张精彩照片的背后,是他辛苦无闻的付出。“能作为咱戒毒队伍在追赶超越道路上不断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我感到无比庆幸和自豪!”平凡不平庸,精通不普通。他是众多职工中的普通一个,又是不平凡的一个,他用满腔的工作热情、敬业的工作态度为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默默服务着、积极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五期培训下来,省女戒毒所的全体民警职工们都能充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强烈的使命责任担当意识和对实现宏伟目标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内容学懂吃透,入脑入心,将自身命运与戒毒事业的命运紧密相连,为推动司法行政戒毒事业不断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献策献力!(文/刘华菲 图/王雷)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