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至12日,省新周戒毒所组织全体党员和优秀民警职工群众分两批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传承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教育。同志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观看红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走进梁家河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受到了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洗礼。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全体同志参观学习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史。在延安,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壮大,中国革命力量由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并逐步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通过参观学习,大家深刻领会了延安精神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现场接受了党性教育,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党课。
在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同志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仔细参观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一孔孔窑洞,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召开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我党指导思想,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一句句名言、一部部理论著作凝聚着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闪耀着精神之光、思想之光,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伟大的时代篇章。
红色历史舞台剧《延安保育院》,生动再现了党的干部、红军战士以及老百姓为养育和保护革命后代付出了母爱情怀和流血牺牲的感人事迹,是一部延安精神的伟大颂歌。整场演出气势恢宏、真实感人,现场观看的同志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为延安保育院无私无畏的大爱精神所感染,红色延安精神在每位同志的内心永驻长青。
在梁家河村,“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的标语振奋人心,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的真实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经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五关”的历练,带领村民们打第一口吃水井、建起了第一个自己制造农具的铁业社、第一口沼气池、第一个淤地坝。艰苦的条件能磨砺人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群众、实干苦干、敢为人先的品格使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
任岁月变迁,厚重光辉的延安精神历经沧桑仍然熠熠闪光。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将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永葆政治本色;要学习好、传承好、弘扬好延安精神,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中争做合格党员,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为戒毒工作追赶超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