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香,秦岭脚下练兵忙。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大学习 大整顿 大练兵”专项活动第四期开始以来,省渭南强戒所62名参训队员已经开启了快节奏、高强度的全面整训模式,他们用坚持和坚韧在巍巍秦岭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故事。
一个有“情调”的领导
“谁在讲话?请站出来!队伍里绝不能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希望大家严肃起来,紧张起来,我们是一个团体……”。一位表情严肃的同志正在毫不留情地批评队伍里的个别同志,他就是副政委李海军。嗓门大、音量足是他的鲜明特点,雷厉风行、马上就办是他的一贯作风。“注意,集合了!”“速度,抓紧时间!”“紧张起来,不要松松垮垮!”自参训以来,他就迅速进入了训练状态:召开全员会议,宣布培训纪律;检查宿舍内务,明确物品摆放要求;集合整训队列,规范细化动作要领等等。“看看你的动作,还要好好练!”他边说边手把手纠正着。“看看你的床铺,还要下功夫收拾!”他边说边动手叠起来。休息时,李海军和同志们开开玩笑,打气加油,缓解疲劳。同志们私下都说,咱李副政委是一个有“情调”的人。
一个有“情感”的老兵
“这次培训也许就是自己最后一次参加集体活动了,我不会放弃这样难得的机会……”他感慨地说。这个人就是王宏林,10月1日也就是再过几天整训一结束,老王同志就要正式退休了。老王生于50年代,曾是过去“上山下乡”插队的有为青年,70年代参加工作,40年的工作实践历练了他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工作作风。“厉害了,老王!”“你真行,老王!”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起正在跑早操的老王。其实,从整训一开始,无论是从要求跑六圈的出早操、15分钟的站警姿、还是全天的走队列、16式动作的擒敌拳等等,老王总是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没有落下一项、没有懈怠过一次。看似硬朗结实的老王患有高血压,这次培训也是药不离手,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正常训练。老王总是很健谈,很开朗,很积极,也显得很年轻。“这次培训的口号是什么?”哪位同志问了一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老王不假思索地大声说。“你这次参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人问他,王宏林坚定地回答:“决不放弃,决不掉队,决不留遗憾!”这,就是一名老兵最真实的情感。
一对有“情义”的兄弟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来参训就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对兄弟异口同声表达着他们的心声,他们就是第四期参训的“50后”兄弟俩周化宁和周小宁。说起哥哥周化宁,今年已经56岁了,可他俊朗的外表和笔直的腰板,绝对算得上是一名老帅哥。他在所里的机关科室工作,是一名老党员,更是一名敬业爱岗、恪尽职守的好同志。自参训以来,他从没有因为年龄大而懈怠,总是把自己当做一名新兵。从邀请别人指导叠被子,到强化自己训练擒敌拳,都是卯足了劲,用尽了力,一遍遍去练习,一次次去熟悉。“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去做,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他深有感触地说着。再看弟弟周晓宁,今年54岁,现在基层大队工作。参加工作30年来,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一步步从普通同志成长为大队的“一把手”,严格要求、严于律己、严明制度,这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自参训以来,周小宁可是一天天熬过来的,因为他本身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痛风病,只要进行队列和擒敌拳训练,他都是咬紧牙关,不叫痛、不喊累,没有退缩,没有气馁。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我们第四期参训队员中,这对老兄弟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出早操时,常常能看到他们迎着朝阳一起奔跑的身影;训练场上,时时会听到他们冒着细雨共同喊口号的声音……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