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全国聚力抗击疫情之际,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红色教育进场所 教育质效再提升”主题教育活动在民警职工和戒毒人员当中轰轰烈烈开展,红色文化大放光彩,队伍精神勇猛精进,戒治质效显著提升。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姬源,永远在我们身边
大年初二开始,全系统全体民警职工轮流上阵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警力不足、辅警补充,家里困难、亲友相助,父子上战场、夫妻齐上阵,备勤、封闭、修整,再备勤、再封闭、再修正,循环往复、慎始敬终。邵国栋病倒了,赵景刚病倒了……倒下去的是警察的躯体,站起来的是永恒的精神。
2020年3月20日18时,省延安戒毒所民警姬源倒在了封闭区,年轻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34岁,他用行动和生命诠释了新时代的延安精神。作为医务科副科长,姬源从大年初二开始随第一批封闭人员进入管理区,连续工作54天。54个日日夜夜中,接诊1000余次、消杀160余次、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讲座32场。
姬源走了,他用行动和生命诠释的新时代延安精神还在战友们心中。姬源,永远在我们身边!陕北高原上的红天红地红太阳孕育的延安精神,铸就了陕西司法行政戒毒战线的灵魂!
7月1日,在局机关参观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现场局领导强调,“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孕育了陕西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向我们背起行囊就出发的一线民警致敬!省眉县戒毒所组织参观扶眉战役纪念馆,省长安戒毒所组织参观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纪念馆,省渭南戒毒所开展 “重温红色经典,让我们一起‘声’临其境”诵读大会,省女戒毒所民警的“红色故事”诵读展播长期活跃在“陕西戒毒”微信公众号……
疫情无情,精神永恒!全省司法行政戒毒警察用戒毒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矫治质效的提升、戒毒场所的安全稳定诠释和践行伟大的延安精神!
红色文化沁入心田:李某——我愿用歌声颂党恩
戒毒人员李某在红歌比赛后说:“用心灵去唱红歌,虽然没有动听的歌喉,但我愿意用歌声去表达对党的感恩之心,因为国家没有抛弃我们。”
省延安戒毒所的戒毒人员用安塞腰鼓进行康复训练,省榆林戒毒所的戒毒人员在工间、课间舞起陕北大秧歌,省渭南戒毒所的戒毒人员用威风锣鼓来纳凉,省虢镇戒毒所的操场、管理区道路、车间、饭堂处处是红色歌曲。唱红色歌曲、读红色书籍、讲红色故事、观红色电影蔚然成风。戒毒所的红歌红舞红年华,涵养和培育了戒毒人员坚定的戒毒信心和决心。
“坚守‘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保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努力,才能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省虢镇戒毒所教育科长肖鑫在国学课堂上娓娓道来。戒毒人员张某锋课后说:“父母年迈没有尽孝,老婆一个人支撑家庭没能分担,在儿子最关键的时候(高考)没能陪伴。长期的戒毒生活、接受教育,我明白了:好好接受戒治,早早回归社会,尽孝、尽责才是‘善’与‘德’。”
组织戒毒人员开展红色文化征文,征集戒毒人员手工、书画作品参加澳门展卖,“讲好中国戒毒故事”作品《与你同行》和《希望》分别被“学习强国”和中国长安网推送选播……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培元,引导戒毒人员戒掉的是心魔,树立起来的是尊严。
场所文化熠熠生辉:蒋大为、郑铁牛——为逆行者而歌
“七一”前夕,由省长安戒毒所民警郑铁牛作词、知名音乐家高健作曲的歌曲《时代英雄》全网上线、好评如潮。《时代英雄》的演唱者、著名歌唱家蒋大为说:“我一定要唱这首歌,就算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6月25日,省戒毒管理局与省禁毒办、省委网信办、团省委共同承办的“倾听禁毒声音,共创绿色家园”主题禁毒宣传活动上,省禁毒委播放的12集系列禁毒宣传教育专题片中有3集就是反映戒毒故事的。8月10日,省戒毒管理局拍摄制作的原创MV《陕西戒毒民警的歌》入围第四届平安陕西“三微”比赛暨政法优秀文化作品展映。省戒毒局的说唱MV《老两口学“习语”》、歌曲《姬源,回来》正在创作制作……“陕西戒毒文化”作为陕西地域特点的红色文化的一淙细流,百花齐放、百媚争妍。
省戒毒管理局主动“列装”全省禁毒人民战争,积极融入全省禁毒大局,深度参与“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省虢镇戒毒所“怡心戒毒服务站”利用VR虚拟体验、禁毒教育大讲堂面向大中专学生、驻地单位企业等开展禁毒宣传。省榆林戒毒所在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设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墙里开花、墙外香艳。文化的魅力在于传播,文化的力量在于育人,文化的旨归在于教化。“红色文化进场所”,正在走向深入,必将常态推进,定能在这片红天红地红太阳下,谱写陕西司法行政戒毒事业的红歌红舞红年华!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