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队长,你是我一生中最敬重的人,我难过时你陪我抚平心灵的伤痕,我迷惘时你为我指明前进方向,一份份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记忆深刻……”
近日,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二大队干警马柳收到了解戒人员王某寄来的印有“秉公执法,热心为民”的锦旗和感谢信。王某以邮寄的方式向曾经帮助、教育她的大队干警表达深深的谢意,鲜艳锦旗的背后有这样一段故事……
毒殇——陷毒潭难自拔
2020年7月,王某因吸食毒品被送至陕西省女强制隔离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初到所里,王某沉默寡言,对干警戒心较重缺乏信任感,排斥与干警谈心交流,这样的情况一度让正常的教育戒治工作进展缓慢。马柳通过入所谈话了解到,王某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她的儿子也受到影响吸毒被强戒,她的女儿因为怨恨跟家里断绝了联系,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因为毒品变得支离破碎。
救赎——树信心启心扉
王某的现实表现和特殊的家庭情况引起了大队干警的注意,为了帮助她尽快树立戒治信心,激发戒毒动机,干警决定从王某的身心恢复、教育矫治和家庭关系修复等多方面着手,采取“一对一”精准帮扶戒治措施,为她量身订制了“戒治套餐”。
在摸排中发现,王某不喜交流,却喜爱读书写作。休息时,她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书、摘抄,记录书籍里的精彩段落,干警马柳决定以此为突破口,让王某能够敞开心扉。马柳经常找机会给她推荐好书、好文章,与她交流读书心得,鼓励她给所内报刊“希望之花”投稿。通过两个月的不懈努力,王某逐渐放下戒备与马柳开始谈心聊天。
虽然王某不再排斥干警,但总是没精打采,她在周记中写道:“儿子会原谅我吗?女儿还会接纳我吗?……”家庭矛盾始终是王某的心结,儿子吸毒被强戒、女儿与她断绝联系,王某怨恨自己没有给子女树立好榜样,对子女很愧疚。
为了让王某安心戒治,帮她解开心中的“疙瘩”,马柳经过多方沟通,联系到王某儿子所在的戒毒所大队。包教干警反映王某儿子表现积极,主动参加所内演讲比赛并提供了录像视频。王某儿子转告她不要担心自己,要积极戒治,成功戒毒。看着视频中信心满满的儿子,王某声泪俱下,封锁的内心终于被感化,愿意向干警打开心扉,并主动提出想写封家书给儿女。
破茧——架桥梁获新生
写给儿子的信已寄出,但给女儿的信却不知道寄到哪里?马柳看到犯难的她,一方面继续鼓励王某积极戒治,另一方面通过户籍信息联系到王某的女儿,向她介绍了王某的变化,希望能帮她们修复关系。但王某女儿明确予以拒绝且态度坚决,马柳没有放弃,多次联系王某的女儿,把王某参加所内读书分享会的活动视频及给她的家书发给她。看到母亲的变化,王某女儿表示她是怨恨母亲吸毒,现在看到母亲的转变,心里还是很高兴。随后马柳安排王某与其女儿进行视频远程探视,王某看到关心鼓励自己的女儿,她说:“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沉迷毒品这些年,我没有尽到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万幸,我听到女儿重新叫我‘妈妈’,知道孩子还等着我,我一定要努力让自己好起来。”
在这次远程探视后,马柳多次与王某进行关于家庭、亲情的谈话,鼓励其给女儿拨打亲情电话,母女关系明显好转。王某解戒出所时潸然泪下:“马警官,谢谢您,我已经戒毒成功了,刚入所时我封闭自己,儿女都怨恨我,感谢您帮我打开一个个心结,让我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您是我曾经灰暗人生中的一米阳光……”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