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戒毒工作
 -
 
正文

新型毒品和麻精药品到底是“什嘛”?山里的孩子这次“晓得”了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2-23 21:02 来源:陕西省戒毒管理局 浏览数:

“新型毒品和麻精药品到底是个‘什嘛’(什么)了?药和毒品有‘甚’关系?你们‘晓得’(知道)吗?”毒品预防警示教育课一开始,孩子们就被戒毒干警的土味方言吊出了胃口,一个个支棱起了耳朵,瞪大了眼睛,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司法部戒毒局关于加强“麻精药品”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近日,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传队奔赴子洲县马塔留守儿童学校,开展了一次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精神食粮”。

马塔留守儿童学校位于距子洲县城40公里的周家硷镇马塔村,地处高土高原腹部。1992年,为了让农村孩子“不再吃没文化的苦,成为品行端正有文化的人”,马维帅老人将自家窑洞腾出来当作教室,把门扇支起来当桌子,用石头当板凳,创办了这所学校。30多年来他倾其所有,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点亮了大山里孩子们的心灯。2009年县政府将“马塔留守儿童学校”纳入“公助民办”学校行列,马维帅老人被评为 “三秦楷模”“中国好人”。目前,学校共有学生400多名,生源辐射榆林7县,乃至延安、关中、贵州等地,多数为来自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还有部分孤儿和残疾儿童。


走进马塔留守儿童学校,正值孩子们午饭后的休息时间。当干警把毒品仿真模型摆上课桌后,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

“警察叔叔,这个真好看,这是水果糖吗?”“阿姨,这个不是药吗?”看着伪装成各种食品、饮料、药品的新型毒品,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好奇地向干警提问。当得知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竟然是毒品时,他们不由自由地发出了惊讶的声音。顺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干警详细向他们介绍了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的特性、危害,基本的识毒防毒方法。

上课铃声响起后,教育科科长张佳骏走上讲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毒品预防警示教育课。授课过程中,张佳骏用子洲方言的形式,以“毒品是个‘什嘛’了?”“那还克坏咧!”“那还克鬼咧!”“怎能离那乌的远些?”四句方言为引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俗易懂地给孩子们讲解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的特征,以及如何防毒拒毒四个方面的内容。并采取课堂互动的形式,引导孩子从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思考,最终自我总结出面对毒品诱惑时,要坚持做到“两要”“八不要”。

“为什么不能随便吃药?药不是治病的吗?”面对总结出的“八不要”,也有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借着这个问题,张佳骏详细向他们介绍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双重属性,以及滥用“麻精药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

“现在大家‘晓得’什么是新型毒品了吗?‘晓得’为什么不能随便吃药了吗?”授课结束时,面对干警的提问,孩子们用“晓得了”大声回应。

结束了禁毒宣传活动后,戒毒干警还分别进入到学生食堂、教室、宿舍等地进行了参观,与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了马维帅老人倾心办学的历程,关注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法治教育需求,并为孩子们送上百科图书和生活用品。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