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戒毒工作
 -
 
正文

当“大朋友”小朋友遇到禁毒宣传的“蓝”朋友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6-25 16:06 来源:陕西省戒毒管理局 浏览数:

“咱们以后还是别去游戏厅了,那地方很可能会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不准就有吸毒的。”在听完禁毒主题教育讲座走出报告厅时,干警听到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学生和同学说了这样一句话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危害”的重要指示精神,帮助校园筑牢青少年拒毒防线。按照戒毒管理局禁毒宣传月”活动部署近日,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驼铃”禁毒宣传队的干警携手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市第24小学,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大朋友”认知特点,干警张佳骏从激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出发,首先介绍了鸦片战争给旧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引导学生要牢记毒品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树立起坚定的禁毒斗争意识

讲座过程中张佳骏结合现阶段大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强善于表达自我的特点,向学生展示了大量关于毒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并“我说案例,你总结答案”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新型毒品的主要特征”“如何远离毒品”5个方面的知识引导“大朋友”从思想上、心理上、行动上构筑拒毒防毒的坚强防线。

“毒品真的就长这样吗?”看到摆放在展台上的像面粉、像奶茶、像冰糖的一个个毒品仿真模型,很多学生觉得不可思议。在现场互动环节,干警通过展示毒品仿真模型、吸毒前后人体器官变化对比模型、有声禁毒宣传展板等方式,直观地向青年学生展示了“毒品长什么样子”“毒品有什么危害”等信息,带给了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并引导“大朋友”通过扫描有声禁毒宣传展板二维码的方式自学禁毒知识,帮助即将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筑起了一道“拒毒防线”。

在榆林市24小学的禁毒课堂针对小朋友们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到诱惑等特点,张佳骏采用合唱“禁毒拍手歌”、播放动漫视频、有奖问答和“我说你猜”等寓教于乐的方法,重点围绕伪装成食品、饮料、邮票的新型毒品,向同学们做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讲解。当小朋友们看到吸毒前后人体器官模型鲜明对比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惊讶的声音。这种直观、互动、启发式的宣讲方式在让课堂气氛“活”起来的同时,也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性,在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禁毒的“种子”。

“警察是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警察也是保护人民群众的。我们愿意做大家的朋友,希望大家和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无毒、绿色的校园。”活动最后,“蓝”朋友们向“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发出了积极参与禁毒斗争的呼吁,得到了青少年朋友的积极响应。

参与活动的省榆林戒毒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刘海军表示,做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意义重大,榆林所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携手各级学校构建起立体化的毒品预防警示教育机制,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