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厅办公室 高 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纵观十九大报告全文,200多次提到了“人民”一词,3次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4次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字里行间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彰显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民性的特质和创新品格,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并一以贯之。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下我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学习和思考,不妥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以人民为中心”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深刻诠释了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内在一致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这5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实现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关键是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可见,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决定了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正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这深刻阐明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永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三)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展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同志告诫全党,“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这表明坚持群众观点和践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评判和监督,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基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作出的重大判断。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进入新时代,关键就在于我们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引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基于治国理政新实践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两大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进行整体谋划和系统构建,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取向,遵循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原则,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注重协同性和联动性,统筹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的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诉求、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三大规律。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把握人民群众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尤其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0月26日,张军部长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员干部大会上指出,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为人民群众统筹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职责,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各项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纲”,总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目”,协调综合发力,纲举目张,提升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适应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共享全面依法治国成果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更高要求。
当前我厅信息化工作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工作中,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司法部关于“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我省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建设工作,努力开创信息化发展新局面。
一是精心编制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建设方案。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集成司法行政各类法律服务项目、提供多种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有效载体,是司法行政机关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窗口。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和厅党组指示精神,按照中省有关文件要求和部颁标准规范精心编制建设方案,邀请专家探讨建设思路,汲取兄弟省份先进建设经验,收集基层单位、法律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等各方意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整个实施方案之中。
二是稳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建设。从现在起到明年4月,是我省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建设的攻坚阶段。这项工作我们已经着手展开,网上平台升级建设指南也正在紧张编制当中。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我省实际,从人民群众期盼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的角度出发,全力做好平台构建工作,以更加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简单化的操作流程、最大化的界面友好度,来实现“指尖上的法律服务”,以适应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体现公平正义价值的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
三是着力打造网上法律服务“陕西特色”。我们将依据我省司法行政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遵循“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功能定位,创新做好精准法律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社会公众用户的行为习惯,主动推送用户关注度高、事项关联性强的信息,提供智能服务;利用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向人民群众提供多渠道的智能咨询、查询、引导等服务,研发智能法律服务机器人,实现“互联网+法律服务”的全新用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应用“大数据画像”等技术引入社会信用体系,实现法律服务人员和机构智能推介,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升服务质量。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高效、便捷法律服务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