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监狱工作
 -
 
正文

监狱送法进校园 创新普法新形式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03-23 17:03 来源:省监狱管理局 浏览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谈起监狱,很多人都感到陌生,谈起未成年人犯罪,很多人更是感到惋惜和不解。为了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法律素养,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应西安交大附小之邀,监狱人民警察作为特殊的园丁,以“法制进校园”为主题走进课堂为孩子们上了一堂法制宣传教育课。

 

 

  为了使孩子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犯罪,整个课堂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和一个个生动鲜活、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真实犯罪案例,结合孩子们最喜欢的卡通漫画,制作成PPT课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孩子们剖析和讲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危害和后果,并就如何远离犯罪进行了认真讲解。

  监狱警察以专业的法律知识、风趣幽默的授课形式,结合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给孩子们讲解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概念、年龄界定、犯罪后果、社会影响以及犯罪后将受到的惩罚。

  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入题,努力加强与学生互动,不时向孩子们提出一些法律问题,活跃现场气氛。借用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的真实案例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法律,什么是刑罚,什么是犯罪。
  通过列举几种常见的青少年犯罪类型,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等,让大家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构成违法和犯罪,引导孩子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依法保护自己。并对孩子们提出“三个远离”和“三个杜绝”的要求,即远离网吧、远离烟酒、远离不良青少年及杜绝网游、杜绝毒品、杜绝诱惑。

 

 

  未成年犯管教所送法进校园,不仅让孩子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更提高了孩子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法治观念。
  近年来,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立足资源特色和文化优势,统筹执法和普法,组建退休老警官“送法进校园宣讲团”,办好“警示教育基地”,有效发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项职能,有效推动普法工作转型升级。

精准普法,成立老警官宣讲团

  老警官“送法进校园”宣讲团由6名退休老监狱长、老管区长组成。他们从自己的执法经历出发,从服刑少年的鲜活案例着手,“说法在校园,以案警学子”,通过宣讲会、座谈会、主题班会及热线解答等形式,将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精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在西安市周边地区各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院传为美谈。

 

 

老警官发挥余热彰显价值

  老警官是青少年问题专家,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行家里手。他们以案说法,说的是自己多年来管教未成年犯的积累和经验,说的是真人真事真感情,对中小学生是一种警示,对学校教育是一种交流启发,对家庭教育是有力的补充。老警官一辈子和未成年犯打交道,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性成因及心理规律、行为特点,虽然离开工作岗位,仍然一丝不苟的搜集典型案例,揣摩讲稿。他们说:“人退休了,党员的身份不退休,警察的初心不会变。别人唱歌跳舞,我们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普法,有价值、有意义!。”退休老警官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开辟了老有所为的新战场,还展示了未成年犯管教所独特的司法职能和监狱警察的职业风采。 

老警官普法成为课堂学校教育示范

  走进校园,老师们诉说“症状”,老警官开出“处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中存在什么问题,老警官就讲针对性的案例,案例有名有姓,有图片有真相,有事实依据,有法理人情。
  老师们反映:学生们都爱听老警官讲法,一是未成年犯管教所老警官的职业背景和个人形象、语言表达方式 “入眼快”,与青少年学生容易“对上眼”;二是老警官扎实的心理咨询功底使法制课字句有声,同学们个个对眼聚焦能“入神”;三是老警官的执法经历和未成年犯的案例融为一体,故事真实饱满,学生“入脑入心”。
  老警官说法被学校和老师们总结为“情景教育”、“朋辈教育”、“警示教育”、“快乐教育”四大教学理念,并入选团省委“青春灯塔”项目。因为,老警官普法团队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片“实验田”上,以独特的耕耘方式将枯燥的法制教育做成了活色生香的事业。
老警官送法成为家庭教育的补充
  “哨声响,快起床,叠好被子速下床;环境清,铺面平,辈子棱角要分明.....”老警官说法从《服刑人员一日生活规范》说起,从家庭教育说起,从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说起,将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犯的经验和做法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传递给家长:“未成年犯曾经也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像遭受病虫害侵袭的花朵,逾越了法律的红线而成为高墙铁窗下的罪犯... ...”在举案说法的同时,老警官更多的是在回答一些家长的咨询: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怎样发现青少年的问题苗头?老警官送法,使那些或独自游荡于校园外,或沉湎于网络游戏中,或正在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无知少年有了新的“希望工程”。

青少年在老警官说法中学法懂法

  老警官们执法经历多,故事多。走进校园,他们变身“段子手”、“故事大王”、甚至变成“评书艺人”,以一个基层监狱老警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宣讲方法,把枯燥的法律知识编成有趣的段子、把有名有姓的案例讲成了引人入胜的“章回小说”,使严肃的问题轻松化,将浅显的道理引申化,巧用幽默语言,创设乐学情景,以老警官魅力感染青少年,以老警官精神服务青少年,以老警官热情关心青少年,以老警官品德引导青少年,在每一个校园,都有老警官庞大的“粉丝”团和“微信好友”。在法制教育方面,退休老警官与众不同的工作积累、工笔画一般的精致功底,筑牢了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根基。  深度普法,办好警示教育基地
  未成年犯管教所被陕西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首批法制教育基地”后,在监管区内开辟了300多平米的教育场地,投入资金40余万元,精心布置了大案录、忏悔录、警示录、廉政准则案例解析、对比启示、廉政论坛等板块组成的展室,并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设施的综合运用,形成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警示教育文化氛围。

“立足司法、服务政法、辐射全省”

 

 

  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全省唯一关押改造未成年犯的刑罚执行机关,拥有独特的执法文化资源。办好“警示教育基地”,就是以全面普法和全程普法为己任,以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为根本,融入到执法司法活动和公共法律服务之中。为真正做到以案释法,精心组建了“现身说法”报告团,先后挑选、培训50多名有演讲能力的典型罪犯,痛说自己违法犯罪的心路历程,倾诉服刑改造中的深刻忏悔,挖掘自己罪与罚的根源感悟,达到了“利用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域”的警示效果;实现了“立足司法、服务政法、辐射全省”的普法效果。
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不断提升法制教育影响力
  为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未成年犯管教所从“鲜、活、广”三字上做文章。
  一是在教育内容上突出一个“新”字,把在押罪犯中的新人物、新事件、新案例在第一时间挖掘出来,把最新鲜的资源信息投放到法制教育中。
  二是在教育方法上突出一个“活”字,充分发挥未成年犯管教所集监狱、学校、劳动改造和心理矫治中心的四位一体功能,把“基地”设在监区内,使受教育者感受监管区法纪高悬、庄严肃穆的氛围;针对受众身份特点,准确把握切入点,调整宣讲主题,如《一口气的代价》、《忏悔,哭都没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坏习惯使我变成了少年犯》等不同主题,通过“走监区、看展室、听报告、写感悟、廉政宣誓”环节,引导受教育者看荣辱,算得失,比反差,触动心灵。
  三是在覆盖面上突出一个“广”字。通过“走出去”、 “请进来”,和省市党校、金融税务、文教卫生、铁路等行业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部队院校,年均开展外出警示教育120场次、在所内开展法制宣讲500余场,累计受教育者达11万人次。
  司法职能与责任,使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普法格局不断提升,向前延伸,“老警官说法进校园宣讲团”“警示教育基地”使普法由静态变成动态,法律由“纸上的法”变成“现实中的法”;向外延伸,拓展了西安地区周边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第二课堂;向后延伸,以特殊的司法职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将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推动了普法工作转型升级。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