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教育改造工作,是重塑灵魂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深耕细作。在十八年的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他一直在帮助迷途心灵找到前行方向。他就是陕西省杨凌监狱教育科一级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吕汉文。
改造能手 润物细无声
服刑人员叶某曾是一名在读大学生,因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入监初期该犯顽固不化,态度消极散漫,对抗思想严重,一度使监区警察对他的教育改造陷入困境。吕汉文所在的攻坚组努力寻找突破口,通过多次与该犯进行谈心谈话、制定方案、复盘总结,最终,通过叶某父亲写给他的一封家书,借用亲情的力量打开其心结,清除了思想上的“顽疾”。
心理咨询 术业有专攻
监狱心理咨询工作从初步引入、全面开展到取得成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吕汉文在其中付出了艰苦努力。初期,在缺少科学规范的运行模式下,他通过翻阅大量资料,借鉴学习多家兄弟单位做法,认真钻研,总结心理咨询工作开展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工作运行模式,编写《心理矫治工作规范》,建立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四级网络,为规范化、科学化的心理矫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吕汉文负责全监服刑人员全年和每月心理咨询、计划安排、检查落实等工作,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创新先锋 重任扛在肩
2017-2019年,省监狱管理局决定在杨凌监狱开展服刑人员个别谈话教育试点专项活动。接到任务后,吕汉文深感责任之大,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才行。他综合了服刑人员管理和心理咨询中的工作经验,结合心理咨询方面的理论基础、方式方法,起草了《个别谈话教育专项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开展过程中,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总结,对个别谈话工作中好的做法、好的思路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科学组建团队,创新开发标准化个别谈话教育软件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经反复测试,效果明显,实现了把监狱工作由“线下”转化为“线上”的预期,为智慧监狱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受到上级单位的肯定。同时,他主持编写《标准化谈话系统工作手册》,使个别谈话工作既有操作系统,又有理论依据,实现了个别谈话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帮助服刑人员走好新生回归之路,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永恒的课题,也是吕汉文一直坚持的工作宗旨和奋斗目标。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