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西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大部分地区律师资源严重缺乏,其中一些县甚至无律师。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2009年,司法部、团中央发起大型法律援助公益活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通过每年组织一批律师志愿者到中西部无律师县和律师资源短缺的贫困县服务一年,为当地的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这些奔赴援助地的律师放弃舒适的生活,放弃与家人的团聚,用自己的法律知识扶危济困,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曲志愿者之歌。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郝佩佩就是众多“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之一。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017年,郝佩佩报名参加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能够被选中参加此项活动,对于一名律师来说是无上的光荣。然而,郝佩佩想到自己不满两岁的女儿又百般不舍,但最终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她还是毅然来到了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进行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活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3500多米,初上高原,郝佩佩的身体极度不适,这种高原反应不是意志力可以抵抗的。大自然的“威力”让郝佩佩头痛失眠,严重水土不服,并且还存在语言不通等各种问题都逐一出现,但郝佩佩还是尽力适应着,因为她明白,广大高原牧区的群众需要她的法律帮助。
郝佩佩不仅是一名平凡的律师,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怀揣着一颗为青藏高原牧民带去法律温暖的初心,想凭借自身的努力给那里的人们带去法律知识的帮助,让他们的生活能够发生小小的改变和完善。有人不理解郝佩佩的举动,发出疑问:“自己女儿还那么小,却要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舍得抛下女儿?”,还有人提出问题:“你去援助有什么好处呀?”。她说,放弃暂时的金钱收入,与家人分别一段时间,去完成一件自己内心深处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这种机会十分难得,毕竟有些事情当下不做,以后可能永远也不会实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郝佩佩一旦下定决心,而她的父母和丈夫,已经习惯“惯”着她,他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和鼓励郝佩佩。
参加“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启动仪式
做有意义的事,努力成为女儿的榜样
郝佩佩服务的青海省贵南县平均海拔3500多米,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初上高原,郝佩佩除了身体不适和语言不通外,最难受的是每到夜晚女儿在视频那头哭喊着:“妈妈,妈妈……”,女儿自出生以来,从没有那么声嘶力竭地哭叫过。看着女儿哭喊,郝佩佩却无能为力,她恨不得立刻飞回家抱抱女儿,给孩子些许安慰。但她只能忍着眼泪,直到孩子在视频那头哭累睡去。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个星期,女儿终因想念妈妈而生病了,郝佩佩赶紧请假赶回家。几天后孩子的感冒稍有好转,就在女儿两周岁生日那天,郝佩佩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女儿一起坐上了返回援助地贵南县的火车。从西安到贵南县需要辗转火车和汽车,路上就要花费12个小时。由于一路辛苦颠簸,孩子没有吃饭也没有休息好,在大巴车上呕吐不止,更因为高原反应难受得哭闹起来,嘴唇也开始发紫。郝佩佩心里万分焦急,害怕孩子不能适应,真想立马返回西安,但是援助地的工作刚刚开展起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在等着她。没有办法,郝佩佩只能心疼地照顾着孩子,内心却是无比自责。终于到达援助地后,她给孩子备好氧气袋,彻夜守着孩子,一夜没有合眼。
陌生的环境使女儿寸步不离地黏着郝佩佩。看到她工作的地方这么艰苦,还带着孩子,母亲非常心疼,但又不敢多言,害怕给她增加负担。过了一个星期,孩子的感冒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这种情况让郝佩佩非常担心,就赶紧带着她离开高原,路上孩子又因为高原反应一直哭闹不停,返回到西宁后,孩子的精神好多了,郝佩佩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地了。郝佩佩当时并未意识到,成年人在感冒时来到高海拔地区都是很容易发生生命危险的,更何况是刚刚两岁的小孩子,事后想想都感到后怕。郝佩佩把孩子送回西安后,又要着急返回贵南县开展援助工作。女儿舍不得她离开,在西安火车站,她看着女儿在车里扒着车窗玻璃,哭叫着:“妈妈,妈妈……”,她不敢再回头多看一眼,含着泪水,背着行李,赶紧进站了。
郝佩佩虽然心疼女儿,但是她认为,人生总是有很多两难处境,难以两全其美。所以,她要利用宝贵时间尽可能地多做一些实事,为贵南县需要援助的老百姓提供自己的法律帮助,让繁忙的工作化解她对女儿的思念之情。
为乡亲服务,本身也是获得和成长
郝佩佩认为,虽然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只要你去做,就一定能够给一些人的生活带去改变。在郝佩佩全身心投入到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工作当中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对于法律服务的热切需求,让她更加感受到作为一名法律人的责任。她耐心地为当地老百姓解答法律问题,认真代理每一起案件,经常阅卷思考,并整理案卷至深夜,最终凭借自身努力为老百姓解决了很多疑难法律问题,她这种成就感是给多少钱都无法换来的。同时,郝佩佩主动为当地政府提供法律意见,举办法治宣传讲座,宣讲十九大精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法律援助制度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青海藏区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由于经济能力欠缺和法律知识的匮乏,农牧民每次遭到权利侵害后,迫切需要法律帮助。但是偏远地区律师人数本来就少,再加上很多县域连一个律师都没有,这使得很多遭受权利侵害的农牧民维权无门,有时还可能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造成了社会关系紧张。因此,法律援助制度在这些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绝大多数人是藏族同胞,因此郝佩佩与当事人沟通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然而当地农牧民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来咨询的问题又都往往矛盾尖锐。当事人常常因为表述不清楚而焦急,而她也因为听不懂藏语而心急。2017年7月22日,贵南县司法局来了一位藏族牧民,他家的草场被侵占了,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被剥夺,无助的他却维权无门,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郝佩佩在大学生志愿者南卡本的翻译下,耐心地听他讲述了事情经过,认真为他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细心地告诉他维权的途径,这才使得这位牧民焦急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无论是法律援助案件开庭,还是每一次法律咨询,郝佩佩都会耐心向当事人解答疑问,帮他们解决问题,每一次咨询俨然已经成为一次小型的普法活动。
2017年8月,郝佩佩在时任贵南县司法局局长吉先加的带领下,来到贵南县孤儿院看望小朋友们,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一下子就融化了她的心。有个叫吉太吉的小女孩儿,大大的眼睛,亮晶晶的黑眼珠,满是纯真,彻底打动了她。郝佩佩当时内心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认养这个孩子,让她的生命里多一个爱她和关心她的人,希望自己的关爱能够给这个孩子带来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她少一些孤单,这样我又多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这个汉族妈妈会经常去孤儿院看望自己的藏族女儿,和她说说心里话,跟她讲讲外面的世界。她希望吉太吉从小乐观勇敢,努力学习,争取考出去,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
到贵南县孤儿院看望小朋友们
2017年11月,郝佩佩随青海省妇联下乡宣讲妇女权益的维护。在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尤其是偏远地方,妇女的权益保护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思想,导致妇女的权益受到侵害后,不知如何维权。更可怕的是,很多妇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常常遭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当她宣讲妇女权益保护的时候,很多妇女眼眶发红,这被细心的妇联干部们观察到了。郝佩佩希望能号召更多的社会组织对妇女们多一些帮助与关爱,而她目前能做的就是广泛宣传妇女权益的维护,让更多的牧区妇女知道自己在法治社会中拥有的权利,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怎样维权。
为牧区妇女宣讲妇女权益保护
郝佩佩是一名普通的律师、一位平凡的母亲,她远赴青藏高原,凭借自身的努力给那里的群众带去法律知识的帮助。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开展以来,我省推选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一任接着一任干,他们都像郝佩佩一样,将人生的美丽瞬间留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给那里带去了法律的温暖,这种志愿者奉献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