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普法与依法治理
 -
 
正文

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陕西候选人主题宣传(第五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24 09:04 来源: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浏览数:

法考为民好榜样程晓红

从严治考 热情服务  无悔青春践忠诚

 

    程晓红,女,1984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民盟,渭南市司法局政治处科员,她以甘当基石的奉献精神、实干尽责的工作态度、勇于拼搏的人生信条自觉践行“从严治考 热情服务”法考工作原则,默默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她热爱的法考工作岗位,在坚守中绽放青春,在平凡中铸就忠诚。荣获2018年12月,全国首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突出先进个人。

  

2018年对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莘莘学子来说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组织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实行计算机化考试的改革首年。这一年,对于渭南市司法局法考工作人员程晓红来说,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她以甘当基石的奉献精神、实干尽责的工作态度、勇于拼搏的人生信条自觉践行“从严治考 热情服务”法考工作原则,默默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倾注于她热爱的岗位事业,在坚守中绽放青春,在平凡中铸就忠诚。2018年12月29日,司法部通报表扬了全国首届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表现突出先进单位和个人,渭南市司法局和程晓红同志荣列其中。

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

荣誉来之不易。2018年因考试形式改革为计算机化考试,渭南考区从传统的一个考点增加为两个考点,除了传统的保密、交通、治安、医疗卫生、宣传等工作外,保电保网保考试机成为新的工作重点,考务组织工作难度翻倍。渭南考区考试安全平稳延续十六年,考生利益无小事,如何保障2018年机考改革开局之战圆满完成成了程晓红同志心中的头等大事。她不畏艰难,开拓进取,通过从网上学、积极向上级领导、兄弟单位请教,向渭南市卫生系统、海云天公司技术工作人员学习等多渠道方式,迅速掌握法考工作技能。她工作周密扎实,严谨实干。她常说“开考前,把问题想得更严峻一些,把困难估计的更严重一些,把工作准备得更充分一些,考试中才能做到快速反应、灵活机动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渭南考区最终不打折扣,严格落实司法部“六个百分之百”要求。考区备用机数量配备比例高于全国百分之5备标准,监考员人数配备高于司法部标准,副监考机采用笔记本电脑配置,有效解决了主监考机无间断供电问题。部省领导先后三次来渭检查工作,对渭南考区在考务室安排经验丰富工作人员应对考生心理疏导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要求在全省进行经验推广。

以人为本  注重服务

作为考务工作组织者,程晓红秉承“从严治考 热情服务”的工作原则。通过制度建设、制作考务工作手册、加强保密等方式,使考务工作不断用时俱进,渭南考区考务工作多年零作弊、零投诉、零差错。在考生资格申请初审阶段,程晓红更是严格把关,从考生的学历、户籍信息到材料复印件逐一把关,学历未通过教育部核验的,亲自查验学信网信息;户籍未通过公安部核验的,专门前往考生户籍地派出所调查,正是她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渭南考区资格初审才能做到零差错,受到省厅领导的肯定。“你这么一板一眼的弄啥呢,也太死板了”,同事打趣道。“资格初审是对考生资格的实质审查,我审查的严一些,避免在省厅复审时出岔子,也是为考生负责,不然哪个考生材料出问题了,考生自己着急,也影响全市、全省工作进度。”她笑着回答。在从严治考的同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角度为考生提供贴心服务,考前通过考试管理平台向考生发短信提示考试注意事项,考中为考生贴心的提供热水、卫生纸等服务,协调学校开放食堂便于考生就餐。

吃苦耐劳   甘于奉献

“考前如履薄冰,考中战战兢兢,考后如释重负”是她在法考期间的真实工作状态。考点的选择、考试机位检测、考生报名工作审核、压力测试、仿真模拟测试、外单位协调、考点考场布置、考务人员职责定岗、成绩核查、资格申请审核……2018年,程晓红一直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考前一个月,更是进入到连轴转的战斗状态,工作进度表上安排的满满当当,持续性加班至凌晨甚至通宵。“考试进入倒计时了,所有的考务细节都得梳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等考完了好好补偿孩子”。面对丈夫指责她对3岁幼儿不管不顾时,她暗自垂泪,只能拿“等考完了好好补偿孩子”安慰家人和自己。

法考工作是细碎繁琐的,可程晓红对待考生和考务工作的热忱却始终如一。她常说:“我学的是法学专业,用所学服务大家,一展所长,是一件幸运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从严治考、热情服务,这是法考人的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成绩和荣誉是过去的,法考改革从未止步,她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与时俱进,为广大考生和社会交一份更为满意的答卷。

仲裁为民好榜样刘长荣   

 

   刘长荣,男,汉族出生于1986年6月,中共党员,2007年从西北政法大学毕业,本科学历。2009年进入汉中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至今,2010年担任汉中仲裁委员会办公室仲裁发展部部长,2011年荣获“优秀办案秘书称号”。

   

“从事仲裁工作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召唤。在刘长荣看来,仲裁不是一个单纯的工作岗位,一个饭碗,而是一份事业,是一种信仰。”刘长荣说,对仲裁的热爱,让他坚持走到今天,他还将一直走下去。2009年,怀着对法治的崇尚,刘长荣入职汉中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至今。

在仲裁办工作以来,刘长荣从办案秘书做起,先后担任了仲裁办仲裁发展部部长、仲裁事务部部长、仲裁办副主任。一路走来,不管职位如何变化,他始终不忘初心,耐心对待当事人,认真服务仲裁员。不管是前来咨询的群众,还是办案的仲裁员,他都以最大的热情和最专业的姿态进行着服务。接触仲裁工作10年来,刘长荣总结出,对待当事人要细致耐心,不厌其烦;协助仲裁庭办案要法、理、情巧妙融合,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庭审过程中要懂得安抚双方情绪,善于攻心,对症下药……看似简单的原则,要想遵循却非一日之功。多年来的实战、摸索和总结,才让刘长荣开展仲裁工作得心应手。

群众工作无小事。为了优化办案流程,方便群众,刘长荣还帮助当事人制作好仲裁申请书、委托书和证据目录等格式样本,指导当事人填写;制作便民服务卡,让当事人咨询问题不再东奔西跑;制作好仲裁须知、流程图和风险告知书,方便当事人依法维权。他平等公正对待当事人,以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为己任。在仲裁活动,他耐心地引导双方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向他们讲解法律规则,化解双方当事人的情绪焦虑,避免双方当事人矛盾激化,他的努力不仅使庭审程序进行得更顺利,而且常常一场庭审下来,当事人双方就已经握手言和了。他把办理每一宗案件都变成宣传推广法律制度和仲裁制度的过程,他的公正、诚恳和耐心,使各方当事人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仲裁结果。

入行10年来,刘长荣遇到过各色各样的人,碰到过形形色色的事,压力下办案他已经习以为常。目前汉中仲裁委还在发展起步阶段,人少事多,工作量大,他只能采取“5+2”“白加黑”的方法,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在亲朋好友看来,刘长荣为工作太拼命,他却觉得“值”。他说,只要能让当事人满意,辛苦些没关系。

有人问他,一年到头都和“纠纷”打交道,自身情绪会不会受到影响?他笑着说,有时遇到申请人不理解自己的工作,甚至恶语相向时,的确有些难受,但他会通过运动等方式来减压,他的原则是不将工作上的烦心事带回家。

“对于工作来说,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太难,但只要能做到大多数人都满意,我就知足了。”事实上,10年来,刘长荣办理的仲裁案件中没有一起案件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相反,他办理的很多案件都受到了业界同行和当事人的赞誉。

“我愿做一名仲裁天平的守护者!”在刘长荣心中,公平和法治是一件神圣的事,是一切仲裁的原点,是铁案的保证。他的背后,是汉中仲裁的会徽,圆形的会徽里有一座天平,如果说天平象征着法治,那么天平的两端应该是公平和正义。刘长荣说那是他内心的归属。

法援为民好榜样魏宏举   

 

魏宏举,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律师,魏宏举律师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十几年来,参与多起群体事件处理,亲自办理和合作办理900多件援助案件。努力克服无人员、无经费、无案源、无窗口的“四无”困境,在他的带领下,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于2013年获得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入选陕西省司法行政亮点工作,被陕西省司法厅评为“贫困地区法律援助的延川模式”。2016年荣获“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2017年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他本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优秀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奖项。 2018年他本人荣获“共青团省委未成年人保护优秀案例”;单位荣获“省级案件质量管理奖”。

       

延川县是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地方,辖7个乡镇、1个街道办、1个社管中心、163个行政村,总人口19.2万,是国家贫困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前,回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时说,人虽然离开了梁家河,但心却留在了这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强调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魏宏举律师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努力克服无人员、无经费、无案源、无窗口的“四无”困境,切实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全方位做实法律援助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是做好法律援助工作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援助需求不断增大,对法律援助工作提出较高要求。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魏宏举律师积极争取,内外协调,多方面寻求合作,拓宽人才进入渠道,狠抓法律援助队伍建设,办案人数由2003年成立时的3人逐步增加到现在20人。

一是建立大学生法律援助实习培训中心,吸纳法律援助人才。为了解决办案人员短缺的问题,魏宏举律师争取到县人才中心的大力支持,于2012年成立“大学生法律援助实习培训中心”,作为延川县法律专业大学生唯一指定的实习基地,凡在法律援助中心按规定实习的本地大学生均享受国家规定的实习补贴。二是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畅通法律援助渠道。

努力克服无经费困境,建立法律援助合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

魏宏举律师带领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团队与真心支持法律援助工作的县总工会、妇联、社区、残联、侨联、武警部队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这些单位都是法律规定的法律援助合作单位,他们的工作职责与法律援助工作职责部分重合却苦于没有法律专业人员去完成。在他们当中,县总工会愿意把富余的工作场地提供给法律援助中心使用,通过妇联、社区、残联、侨联的大力支持,提高了法律援助知晓率。

努力克服无案源困境,以提高案件质量为着力点,全程督查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做到困难群众能“满意”。

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为了保证办案质量,切实维护受援群众的合法权益,魏宏举律师与大家反复讨论,专门制定了《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案件管理制度》及《延川县法律援助案件案卷标准》,严格要求办案人员遵照执行。

一是在案件指派上初步实行分类指派。二是在案件办理阶段,建立常态化跟踪监督机制。三是建立对重大、疑难案件的研判和案件讨论制度。四是带动团队坚持参加省厅优秀法律援助案例评选。

努力克服无窗口困境,以创建便民服务示范窗口为突破点,落实法律援助站点,做到帮助困难群众能“暖心”。

一是按照省厅要求,魏宏举律师带领法律援助团队于2013年在县城建立一个临街标准化的中心服务窗口,在县总工会和两个人口较多的乡镇建立三个标准化基层工作站,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副中心”,前移了服务阵地,辐射全县服务范围。二是优化人员配置,切实提高窗口便民服务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宜站则站、宜点则点开展工作。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