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普法与依法治理
 -
 
正文

新时代司法为民好榜样陕西候选人主题宣传(第六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4-24 09:04 来源: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浏览数:

  司法鉴定好榜样吴元明    

  


  吴元明,男,汉族,1972年11月生,安徽东芝人,中共党员,教授,主任法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DNA分型中心主任,陕西军大法医司法鉴定所所长,全军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中心副主任,陕西省司法鉴定所所长,陕西省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多年来,吴元明以第一责任人为公、检、法等机关及社会承担各类鉴定达5200余件,未出现一例差错,在法医学司法鉴定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应用DNA技术进行“同卵双胞胎DNA鉴定”,成为司法鉴定指导案例。

  爱岗敬业,勇攀高峰。吴元明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执着的钻研精神,解决司法鉴定实践中公认的世界性难题。2012年6月,陕西省岐山县三刀岭村一名12岁小女孩失踪。经公安机关侦查,锁定邻居张大为嫌疑人。然而张大还有一个同卵双胞胎兄弟张二,该案陷入了僵局。岐山县公安局在寻求上级公安机关技术帮助无果的情况下,委托陕西军大法医司法鉴定所,对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物证检材进行鉴定。经过近一个月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鉴定出现场物证是张大所留。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DNA鉴定技术成功甄别同卵双胞胎犯罪嫌疑人的案例,填补了同卵双胞胎不能通过DNA来进行区分的空白。2013年5月31日,该案例受到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采访报道,相关方法在法医领域权威杂志《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Genetics》发表。2016年1月28日凌晨,吉林省安图县白河镇一女孩骑自行车上班途中被一男子拖拽至松树林后暴力强奸。白河森林公安局接到报案后迅速成立专案组,根据监控和物证锁定犯罪嫌疑人孙方亮。延边州森林公安局在把孙方亮血液DNA基因密码输入吉林省犯罪人员数据库,竟意外发现孙方亮的基因密码与另外三起强奸杀人案现场遗留物的基因密码一致。从2003年5月发案到2016年1月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场历时近13年的系列强奸杀人案引起了吉林省森林公安局的高度重视。然而在案件侦查过程中,发现孙方亮还有一个同卵双胞胎的弟弟孙方明。这4起强奸甚至杀人案是孙方亮一人所为?还是两人共同作案,或者分别作案?这13年除了这4起案件还有没有其他案件?2016年3月17日,吉林省森林公安局慕名来到陕西军大法医司法鉴定所,要求对这4起强奸杀人案的现场物证进行鉴定,区分是孙方亮或孙方明所留。吴元明所长组织了高通量测序团队,对该案同卵双胞胎进行全基因测序,运用前沿的生物信息技术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到他们的细微差别,确定这4起案件系犯罪嫌疑人孙方亮所为。2017年6月19日,该案例在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播出。

  心系人民,服务群众。吴元明在同事的眼里就是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个没有情趣、不懂生活的人。可是他用渊博的知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鉴定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尽力帮助每一位困难百姓。2012年,陕西市场出现了很多不明动物来源的肉制品,包括超市肉卷、夜市烤肉、航空供应肉制品等。西安市工商局,榆林市工商局,西安空港食品,华润万家超市等单位都向陕西军大法医司法鉴定所提出鉴定这些肉制品动物源性的需求。吴元明所长带领团队根据不同动物来源的肉制品之间的基因差别,全部检测出了这些肉制品的动物来源。2015年5月初,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一清真水产店被举报,长期把猪肉当牛肉售卖。当地政府,伊斯兰协会,食监局,当事人双方等都急切需要一个公正的司法鉴定结果。陕西军大法医司法鉴定所查明了事实真相,让全国穆斯林正确了解了发案经过,从而及时化解了纠纷。吴元明所长带领团队始终扎根一线,面向基层,经常上门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鉴定服务。2016年6月,免费为镇巴县53户贫困家庭办理入户DNA,费用达2.65万元。为一对连着生了两个早衰症孩子的父母查找病因。孩子母亲拉着吴元明同志的手激动地说“没有你的基因诊断,也没有我们后来生出的两个健康孩子,没有健康的孩子,我们在农村永远抬不起头!”。每每遇到困难群众,吴元明总是慷慨解囊,尽力接济。在清贫的基础医学部,努力实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远大理想。

  教书育人,乐于奉献。在三尺讲台,吴元明教授用饱满的激情和渊博的知识为年轻学子授业解惑,讲授《法医学》课程。2010年开始为陕西省“公安机关刑侦技术培训班”学员讲授《法医DNA技术最新进展》,目前已经完成18期共5800余名学员的授课,受到广大公安干警的欢迎。他培养了博士后3名,博士3名,硕士7名。作为分管司法鉴定质量建设的司法鉴定协会副会长,吴元明同志尽职尽责,落实司法部和省厅各项规章,狠抓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和鉴定人继续教育培训,各项工作在规范有序地向前发展。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从军以来,吴元明牢记党的使命,不忘初心、立足岗位、忠诚履职。面对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服从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在法医学教学、科研和司法鉴定工作中,锐意进取,勇挑重担,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成绩。

  律师服务好榜样孙蓉

    


  孙蓉,女,1979年5月出生,2001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2002年顺利通过了首届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从事律师工作至今已十余年。2007年4月,孙蓉律师参与陕西律师农民工维权工作总站的建站,成为了一名农民工专职公益律师。在工作期间获得许多荣誉, 2012年12月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13年1月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优秀服务标兵”、 2013年3月被全国总工会、司法部、全国律协评为“第四届全国维护职工权益杰出律师”、2014年12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正义网评为“年度正义人物”、 2015年2月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评为“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等。


       


  孙蓉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关注困难群体的维权工作,把全部心血投入到给困难群体维权的事业中,无论工作岗位如何变化,她始终忠诚践行着一名律师的庄严承诺,把满腔热血和无限真诚倾注在自己心爱的困难群体维权事业上,爱岗敬业,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勤于钻研。

  作为一名专职公益律师,为农民工等困难群体“讨说法”十年多来,孙蓉律师对农民工法律援助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承办的案件多为维护农民工及其他困难群体的劳动权益案,大量的农民工和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困难群体从孙蓉律师的免费法律帮助中直接受益。十年来,孙蓉律师共接待来电、来访和网络咨询3000余件,涉及金额6000余万元。为农民工及其他困难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提供准确的法律意见,引导农民工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为其提供明确的司法救济途径。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是孙蓉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个每天和农民工打交道的律师,接触的农民工很多都衣衫褴褛,头发凌乱,有的甚至是几个月都没有洗澡,但孙蓉律师仍然很热情的接待他们,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再受到冷落或歧视,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有律师是在真诚的帮助他们。有一名农民工朋友在接受过孙蓉的咨询服务后,在意见征询表上写下了“农民工工作站办在我们心里”。能够得到农民工朋友这样的评价,孙蓉律师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十年来,孙蓉律师共受理援助案件近千件,涉及金额5000余万元;办结案件600余件,涉及金额1500余万元,为受援人实际追回拖欠的劳动报酬、工伤赔偿及人身损害赔偿等1000余万元。孙蓉律师在接待咨询及办理案件过程中,热情友善的对待当事人,认真办理所受理的援助案件,曾到廊坊市、延安市、华阴市、安康市等地区办理援助案件,不辞辛苦进行调查取证,利用各种合法渠道向相关部门反映案情,力求快速有效的解决纠纷,这种一丝不苟、勤恳敬业的精神受到受援人的好评,陕西省华阴市李哲在援助律师多次耐心的调解最终拿到赔偿款后送来了“为民维权 伸张正义”的锦旗;华阴市孟塬镇杨文艺及亲人在律师多次开庭积极调解最终拿到被拖欠的人身损害赔偿后送来了“心系农民工 法律保护神”的锦旗……十年来,孙蓉律师共收到锦旗及感谢信百余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能坚持公平和正义,决不挑词架讼,努力做到依法办案,决不利用非法手段干扰法院的审判工作。

  “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物质帮扶”是工作站创新的服务模式。孙蓉说,对困难群众来说,一顿热乎乎的饭菜,一张返乡的车票,与法律援助同样重要。

  工作站的墙壁上,层层叠叠的挂满了当事人送来的锦旗:“心系农民工法佑老百姓”、“公益律师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守护天使”…… “这些锦旗,不仅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更是我们坚持梦想的原动力。”孙蓉说,无论条件、环境、形势怎么变,司法为民的宗旨不能变,每一个案件中律师锲而不舍的援助,给予受援人的不仅是法律上的指导和物质上的帮助,更主要的是给他们一种信心和力量,使他们感受到有所依托,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的法律服务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律师服务好榜样屈金冈

 


  屈金冈,男,1970年7月出生,共产党员,民盟,现任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陕西省律协副会长、延安市律协会长、延安市第五届政协常委、延安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员、延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陕西省人民调解协会副会长、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兼职教授。先后两次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律师,所在律所曾获得省、市级文明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优秀单位”、社会公益事业“优秀爱心单位”、法援工作先进集体。  

   


  屈金冈从事律师职业26年来,屈金冈充分履行律师职责,积极维护公平正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了司法为民的职业精神。其事迹主要体现在:

  一是充分发挥专业技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执业过程中,屈金冈律师先后成功承办了多起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延长油田某采油厂诉陕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中,涉及采油厂370户职工的购房问题,纠纷持续十余年,涉案标的达七、八亿元,通过他及其团队的专业知识和艰辛努力,代理意见被陕西省高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所采纳,采油厂购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在志丹县精梳羊绒厂涉案金额8亿多元的非法集资案中,数百名债权人群体性上访,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他承接此案后,组织10多名律师组成代理团队,及时提出债转股建议,被县政府及司法机关采纳,既降低了债权人的经济损失,又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在榆林市某国有煤矿和泰国某企业集团、山东某煤业集团涉及1000多亿国有资产的股权纠纷案件中,屈金冈和他的律师团队联袂全国著名法学家赵旭东教授共同出具的《法律意见书》被司法部门全面采纳,有效避免了巨额国有资产的流失。从2015年起,他所在的律所不断开拓法律服务范围,不仅为延安市属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法律服务,协助46家国有企业顺利完成了改制任务,还担任延安市90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的法律顾问,为这些单位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促进了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他积极执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先后承担宝塔区万花、桥沟五个村的法律顾问,为群众释法解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二是热衷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多年来,屈金冈律师始终坚持助学捐款,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1999年,他首创了以律所名义在延安大学政法学院设立奖学金并坚持至今。作为该学院兼职教授,他多次义务举办讲座,坚持安排政法学院学生来所实习。2017年9月,他所在的律所出资100万元,与该校共同成立“延安大学炜衡律师学院”,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他多次资助贫困大学生并向社会贫困群众捐款数十万元。同时,他作为延安市道德模范爱心公益协会副会长,每年捐款高达10多万元,他本人被评为延安市“爱心大使”。他还主动免费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2017年4月20日,延安市公交车将一个8岁幼童碾压致死,他第一时间以个人名义向死者家属送上1万元慰问金,亲自参与并指派两名律师全程免费提供法律服务,使本案通过调解得以顺利解决。积极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要求,为结队帮扶村—宝塔区临镇镇庙塬村捐资修建果库,他利用炜衡律所在全国各地分所众多的优势和微信等网络平台,帮助果农解决了“销售难”问题,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积极参政议政,参与化解社会矛盾,主动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屈金冈在担任陕西省律协和延安市律协副会长期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重视律师行业自身建设的同时,指导律所和律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开展法律服务,履行司法援助义务,将涉“三农”案件、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案件作为法援工作的重点。几年来,他所在的律所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100多件,他组织参与了重大疑难法援案件的集体讨论和指导工作。在担任担任延安市人民调解协会会长期间,他积极指导各县(区)成立调解协会,组织开展业务培训,促进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衔接。作为延安市政协常委、市人大法工委委员,他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多项提案,得到延安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落实,为地方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和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