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司法行政
 -
 
社区矫正管理
 -
 
正文

深化监地协作实践创新 助推刑罚执行纵深发展——商州区司法局与商州监狱签订《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框架合作协议》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8-22 17:08 来源:厅社区矫正管理局 浏览数:

  为认真落实省市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探索形成司法行政系统内部刑罚执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近日,商洛市商州区司法局和商州监狱召开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座谈会,围绕监地协作、资源共享、工作衔接、执法联动等进行交流探讨,现场签订了《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框架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涵盖十个方面,具有导向性明、契合性紧、覆盖面广、融合度高、操作性强的特点。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双方在刑罚执行上实现了双向延伸,在执法领域上实现了无缝对接,在职能发挥上实现了优势互补,必将推动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导向性明。协议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依据,按照《陕西省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探索建立监禁刑和非监禁刑内外联动、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刑罚执行新机制,推动刑罚与教育、管理与矫正、回归与帮扶等环节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提高教育矫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客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强弱项,补短板,切实增强刑罚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契合性紧。着力构建刑罚执行信息共享、执法环节无缝对接机制,协议明确以信息系统、微信群、QQ群等方式作为监狱刑罚执行部门与司法局社区矫正股、乡镇司法所的交流平台,监狱在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前,将改造表现、风险评估、心理测评等信息通报告知,切实做好刑释后的安置帮教工作。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为符合条件的监狱服刑人员及亲属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普法教育等,协助监狱联系服刑人员家属,了解情况、化解矛盾、亲情帮教。

  覆盖面广。协议有效拓宽了双方的业务对接面,既为监狱管理服刑人员解决了一些外在性困难,也为矫治社区服刑人员增添了有效手段,内容涉及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援助和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狱内警示教育、心理咨询与评估、人员交流培训、刑罚执行无缝对接等方面。同时还要在理论调研、分析研判、制度完善等方面加强研究,实践创新,不断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激发资源共享的驱动力。

  融合度高。监狱和区司法局都承担着刑罚执行职能,旨在使服刑人员积极改造并顺利回归社会,在工作理念上是相通的,管理手段上是相融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协议明确了由监狱派出监管经验丰富的警察对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条件允许下的情况下,安排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在监区及相关科室跟班学习、实践锻炼,提高人员执法管理、教育矫治等业务水平。

  操作性强。协议紧贴工作实际,着眼于解决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比如从便于实施的心理矫治入手,共享监狱成熟的心理教育模式和资源,邀请监狱心理咨询师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在入矫期、波动期、解矫期进行心理测试和评估,制定科学有效的矫治方案。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走进监狱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零距离”感受狱内改造生活,通过内外反差对比增强社区服刑改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