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工作理念,严密部署、精心安排,确保平稳、安全、顺利、有效组织实施国家司法考试,为我省法治队伍选拔和储备了一大批法律职业人才,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陕西做出了重要贡献。7月30日,省司法厅在2015年全国司法厅(局)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座谈会作了大会经验交流发言,现予以刊发。
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努力推动国家司法考试工作再创新成绩
近年来,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依法治考、从严治考、热情服务”的总原则,坚持“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工作理念,着力创新工作举措,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物防保障,确保了国家司法考试平稳顺利安全有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使命担当,落实三个责任。“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属地责任”这三个责任的落地生根是抓好司法考试工作的关键,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会议精神,着力在狠抓责任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落实“一把手”的领导责任。坚持将司法考试工作当做“一把手”工程来推进,乌永陶厅长亲自部署、一线指挥、全程督导考试工作,厅党组多次召开会议,认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党组专题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工作情况,时任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安东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责任管理,做到严密细致,认真检查各项考务工作,确保安全,不出问题。二是落实考试管理的主体责任。按照司法部“定好位、负好责,细研究、早部署,重协调、多督促”的要求,通过召开报名、培训、考务三个会议,制定实施方案、工作预案、保密规定等三项制度,推行目标考核、巡考督考、奖优罚劣等三条措施,切实加强组织协调、督导检查,夯实了省厅、各市司法局对司法考试工作的主体责任。三是落实考试组织的属地责任。我们始终坚持“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市司法局局长是当地组织考试的第一责任人,并把司法考试工作列为对各市司法局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厅长与各市司法局局长签订责任状,各市局又与考点签订责任状,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工作层层到位。针对西安市考生人数占全省70%的情况,省厅采取了包联包抓、跟班蹲点、帮助工作的措施,确保西安市考试工作万无一失。
二、围绕考试安全,打牢防控基础。安全是司法考试的生命线,我们认真贯彻落司法部的部署要求,着力在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上下功夫。一是创新工作举措,加强人防力量。根据严峻的治安和反恐防暴形势,与省公安厅联合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反恐、治安、网监、交管、消防和经文保等警力,全力保障司法考试安全。全省各考区都安排有组织大型活动丰富经验的公安干警负责对进入考点的考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考生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场。二是实施“双百万工程”,夯实物防基础。2014年,厅党组研究决定,投入1百万元经费为各考区统一配备专用笔记本电脑、现场监管照相机、金属检测门、金属探测仪、身份证鉴别仪、无线电信号屏蔽器和试卷专用保密柜等8类550台套专用设备,将防范和打击考试作弊的器材装备到了每一个考场,把好了考试作弊检查关和反制关。年终,省厅决定再投入1百万元,对完成司法考试考核目标任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进行了奖励,明确要求奖励资金用于考试工作基础建设。这两项举措夯实了从严治考的物防基础,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各市司法局的积极性。三是强化技防措施,实现全方位覆盖。联合无线电管理部门,调集全省力量,在每一个考场配备了无线电监测、屏蔽和阻断等设备。全省共出动监测人员68人,流动监测车辆14台,建立无线电监测站6个,启用信号指挥、监测、压制设备66套,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利用无线电设备和网络作弊活动。
三、围绕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舆论宣传,不断提高司法考试工作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是营造良好考试环境的基础,我们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着力在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上下功夫。一是首次组织开展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颁发宣誓仪式,提升了司法考试的社会影响力。省委政法委、省级政法各部门领导,各市司法局局长、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人员代表参加了颁证宣誓仪式。省委政法委领导高度肯定这次活动,认为通过颁证宣誓仪式,增强了法律职业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对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树立司法行政机关形象、提升政法队伍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扩大影响,我们组织法制日报、陕西日报、人民网、法制网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二是强化从严治考宣传,营造风清气正的考试环境。开展“依法治考、从严治考、诚信参考”为主题的司法考试新闻宣传、政策咨询和诚信参考教育,重点宣传司法行政机关打击考试违纪作弊的新政策、新措施、新手段和新方法,加大了打击作弊的声势,增强了打击作弊的威慑力,促使考生坚定不敢作弊、不能作弊、不想作弊的思想基础,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三是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宣传效果。我们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主动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沟通,通过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西部法制报、华商报等主动“发声”,做到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在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新兴媒体的运用,借助互联网、手机平台,微博、微信、短信等容量大、速度快、传播广和互动性强的优势,向全社会宣传介绍司法考试功能、作用、政策、规定、信息及工作成效,扩大了司法考试的社会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赵大程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健全完善司法考试目标责任考核、经费保障和抓点带面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高司法考试组织实施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我省司法考试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水平,为选拔培养更多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