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 2016 第29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09-09 10:09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系列之三
强化主体责任  完善“五善”模式
——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扎实推进“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

【工作动态】
商州监狱以“四个十”促进,服刑人员道德修养提升



【“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系列之三

强化主体责任  完善“五善”模式
——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扎实推进“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

  “日行一善、以善养德”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省渭南强戒所紧密结合“三三三”戒治管理模式的推行,在“五善”(知善意、生善念、言善语、举善行、结善果)模式的基础上,大力营造“从善、向善”的戒治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一、找准切入点,将主题教育活动融入到“三三三”戒治管理模式的推行工作中
  戒毒人员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戒除毒瘾的思想基础,“三三三”戒治管理模式是对戒毒人员开展教育戒治工作的主要方法,二者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该所把“三三三”戒治管理模式推进工作作为“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的载体和平台,通过五大核心教育矫治手段的实施,将“日行一善、以善养德”具体化。一是运用认知矫正方法,让戒毒人员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道德观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改造扭曲的人格和认知结构。通过组织戒毒人员写善行日记、背诵“日行一善、以善养德”顺口溜、开展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在班组推行“坏习惯集中营”“好习惯推广站”等方法,将戒毒人员的善行教育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引导戒毒人员在记录和交流善言善行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道德准则的理解,不断丰富善的道德情感。二是运用心理矫治方法,坚持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每季度一次团体辅导,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帮助他们化解焦虑悲观情绪,消除不良心理,引导他们从“善的角度”思考问题,使他们逐步增强从善如流的道德归属感。三是运用康复训练方法,使戒毒人员在体质恢复的过程中强化信心和毅力。坚持组织戒毒人员开展系统康复训练,分期段制定训练目标,合理增添有助于培养集体观念和个人品质的训练内容,寓教于训。四是运用习艺培训方法,培养戒毒人员协作精神和正确的劳动观,提高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就业谋生的技能,给他们以回归社会的希望和“弃恶向善”的动力。先后开设了“保健按摩”“初级电工”“电子组装”等职业技能培训班,500多名戒毒人员取得了职业技能证书。五是运用诊断评估方法,把戒毒人员的善行表现纳入诊断评估内容,与日常考核奖励挂钩,使戒毒人员的“善行”得到肯定,充分调动他们戒毒矫治和弃恶扬善的积极性。
  二、抓住关键点,让主题教育活动体现在民警执法过程中
  该所先后组织了精品课堂、善行日记批阅评比、个别教育能手评选、优秀心理咨询师评选等活动。在日常工作中,对三个关键点做到“三不放过”:一是戒毒人员有心结不放过,一定要寻根究底,因势利导,化瘀消结。二是戒毒人员有困难不放过,一定要帮扶一把,解决困难,打消顾虑。针对“三无人员”,该所每年购置十余万元的衣物和生活用品予以帮助。今年该所还通过渭南市驻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为5名戒毒人员提供了法律援助,为戒毒人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对3名保留公职的戒毒人员,该所向其所在单位及时通报戒治效果,为其建立了积极的帮教关系。通过帮助戒毒人员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使戒毒人员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感受到由社会传递而来的从善、向善助力,增强向善的信心,从而安心改造。三是戒毒人员有善念不放过,一定要捕捉“亮点”,肯定鼓励,积善成德。注重在善行日记和个别谈话中发现戒毒人员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加以引导,使他们找回自尊和发现价值。
  三、打造新亮点,使主题教育活动贯穿于戒毒人员日常矫治活动中
  该所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教育形式。一是开设“国学”大讲堂,邀请渭南师院教授每月来所作一次“国学”系列讲座,辅之以专题视频,将传统文化与知善理念充分联系起来,重新构建戒毒人员的价值观。二是组织开展“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演讲活动,在省戒毒管理局的统一组织下,该所与新周所、女所联合举办了巡回演讲活动,在民警和戒毒人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三是组织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从培养戒毒人员家庭观念入手,促其深刻反思。该所对表现优秀的50名戒毒人员给予奖励,所内报刊《启迪报》对40篇优秀征文进行了连载。四是开展大队教育矫治文化主题大讨论,民警和戒毒人员共同参与,同台演讲,使戒毒人员的良好愿望融入到大队文化建设之中,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培养戒毒人员的道德情操和从善、向善情怀。
  同时该所从教育引导戒毒人员认识和发掘自身的“善念”入手,激发他们自觉向善的意识,注重一言一行,弘扬正能量。基于崇德向善的角度,从戒毒人员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康复训练主题的设计、传统节日活动的筹划等入手,抓住每一个教育节点,实现主题教育活动月月有主题,队队有特色,相继开展了“新年寄语”“一封家书”“学雷锋月”“感恩的心”“与善同行”“日行一善、我心飞翔”等主题活动,使他们认识到助人为乐、相互谦让是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是善,一封家书、一份牵挂是善,一次克制、一次谅解也是善,从而丰富了戒毒人员“善”的道德情感,有效激发了他们自觉向善的内驱动力。
  自“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的有机结合,该所戒毒人员知过悔过、安心戒治的人多了,和气友善的语言多了,遵规守纪的行为多了,麻木不仁的心灵逐渐在复苏、在向善,宽容、尊重、理解、感恩、节俭等良好品质,正悄然无声地渗透到戒治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据厅教育培训处信息整理)


商州监狱以“四个十”促进,服刑人员道德修养提升

  今年以来,商州监狱将“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从“知善、向善、从善、行善”四个方面细化、小化、量化为“四个十”,进一步增强教育改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十项宣传教“知善”。一是各监区制定了《“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倡议书》,分别印发、张贴到号舍、工组以及生活区、劳动区。二是要求服刑人员填写《“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保证书》。三是统一购回一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学习资料,分发到各监区号舍、工组。四是每天开展一小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善”传统文化读书活动。五是邀请商州区文工团走进监狱开展了元宵节“心怀感恩、以善养德” 文艺演出,2000多名服刑人员和警察参加观看。六是制作了一套主题教育活动宣传牌,分布于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的各个角落场所,增强了宣传效果。七是在监狱《育新报》开辟了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报刊栏目,扩大教育改造成果的宣传。八是在育新广播和狱内闭路电视开办了一个主题教育活动电视、广播节目,定时、定期播放活动中涌现出的善行善举,发挥宣传舆论导向和典型示范作用。九是编写了易读、易记、易懂的《践行核心价值观及日行一善》顺口溜,在服刑人员中朗读背诵。十是开展了《感动陕西十杰人物颁奖晚会》等5期大课教育,利用监狱闭路电视播放到服刑人员号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十个感恩引“向善”。监狱在服刑人员中积极开展“十个感恩”活动。一是感恩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二是感恩中国共产党。热情讴歌建党94年来的风雨历程和丰功伟绩,感恩共产党为我们建立了幸福的新中国。三是感恩社会。坚信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增强感恩图报社会的意识。四是感恩政府。感恩政府的宽大处理,给了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五是感恩改造。感恩政府提供的改造环境和创造的改造条件,倍加珍惜,好好改造。六是感恩警察。从内心感谢监狱警察的教导和关心,心怀敬畏。七是感恩亲人。感恩亲人的不离不弃,对自己改造的理解包容和付出,以优异的改造成绩回报家人。八是感恩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感恩在监狱服刑改造,还能有机会读书学习,不断增长学习动力。九是感恩生命。热爱生活,敬畏生命,重塑自我,在有限的生命历程里创造精彩人生。十是感恩自然。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享受自然之美。
  三、十项活动促“从善”。一是监狱统一给服刑人员每人配发“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一笔一本”,定期开展检查和展评。二是利用会见日,各监区与服刑人员亲属签订“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帮教协议书,发挥社会帮教作用,激发服刑人员认罪悔罪,积极从善。三是开展主题教育“一监区一特色”创建活动,各监区创建特色、打造特色,促进活动纵深发展。四是开展每日一歌,每日一操,每周一训练的“三个一”活动,积极创造乐观进取的改造氛围。五是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心灵、善化行为”的专项活动,使服刑人员从身边环境的净化、美化做起,善化其行为。六是开展常态化文体活动“126”工程和常态化教育改造“126”工程,不断夯实主题教育基础。七是认真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并与服刑人员及亲属签订了远离毒品保证书,进一步增强服刑人员弃恶从善的决心和信心。八是组织警察和武警集中进行地毯式拉网清监,以“双违”治理规范服刑人员的行为,教育服刑人员遵规守纪是知善行善的基础。九是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谈话、大化解”活动,尽量减少服刑人员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十是监狱制定《服刑人员心理咨询、矫治实施方案》,按照《循证矫正实务纲目》新方法,把中华传统“善”文化教育引入循证矫正,探索循证矫正新途径,对服刑人员集中进行循证咨询、矫治和危机干预。
  四、十个举措践“行善”。监狱在服刑人员中坚持开展“每天做十个一活动”:每天讲一句文明礼貌用语,重温一次监规纪律,进行一次着装互查,唱一首改造歌曲,背诵一次《“日行一善”顺口溜》,捡拾一次垃圾,节约一杯水,节省一点粮食,帮助一次同犯,做一件好事。坚持从小处着眼,从身边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积极开展有形引领,不断培育服刑人员的行善习惯。
  通过“四个十”活动的深入开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善”文化教育融入到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之中,形成了服刑人员从改造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件小事做起,行善举、做好事,日行一善、以善养德的良好氛围,为教育改造创新了载体、搭建了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服刑人员道德修养的大提升。

(据省商州监狱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