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17年第16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8-01 09:08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工作交流】
  建机制  强保障  聚合力  保稳定
  ——石泉县司法局加强人民调解“双建”维护社会稳定

【工作动态】
  我省建立公证质量示范点引领行业规范管理

【工作交流】

  【编者按】我省在全国首创的人民调解“双建”工作自2015年实施以来,在各级综治部门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大抓建力度,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截止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地市级人民调解协会12个,县(区)级人民调解协会71个,县(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94个,分别占100%、66%和88%,有望年底实现全覆盖。通过近期的检查调研发现,一些地方虽然成立了机构,但缺钱、少人、工作不能正常开展,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现象较为普遍,经费、人员等已成为影响人民调解“双建”工作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安康市石泉县在人民调解“双建”工作中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人民调解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路子。现将该县的成功做法及经验予以刊发,希望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建机制  强保障  聚合力  保稳定

——石泉县司法局加强人民调解“双建”维护社会稳定

  近年来,石泉县以人民调解“双建”工作为着力点,建强人民调解中心、县人民调解协会、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三个组织,明确各组织在推进人民调解工作中的职责,夯实工作责任,构建了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协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三个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全县调解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各调解组织联系更加紧密,基本形成“乡村内纠纷乡村内解决、社区内矛盾社区内化解、行业内问题行业内解决、重大纠纷联动调解”的“各负其责、整体联动”的纠纷化解模式。
  一、精准定位,建强三个组织
  一是建立县人民调解中心负责行业指导。在镇村综合改革时,将具有丰富调解工作经验的司法所长调回县局组建了县人民调解中心,为县司法局下属事业单位,编制5名,负责统筹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指导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协调“三调联动”工作开展。二是建立县人民调解协会负责行业管理。严格遵循人民调解工作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的要求,由县人民调解中心联合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特邀人民调解员及社会组织共同发起设立了县人民调解协会,并依法进行了社会团体登记。协会理事由11个镇20余名人民调解委员会人员和7名特邀人民调解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对全县人民调解员进行行业管理,开展自律和教育培训、表彰奖励,维护人民调解员合法权益,密切协会会员间联系,规范全县人民调解工作开展。协会办公地点设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开设了专门账户,经费主要来源于团体会员的会费、社会募集、政府拨款等,县司法局调拨资金5万元作为启动经费。三是建立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在人民调解协会的指导下,联合综治、公安、法院、工会、妇联、人社等组织成立了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人民调解员专家库,聘用了一名退休法官和退休司法所长任专职调解员,在县司法局设立专门办公室和调解室,完善工作制度,主要化解全县范围内的重大矛盾纠纷。
  二、把握关键,强化三项保障
  一是健全组织全覆盖。由县综治委牵头召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推动会,并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纳入对各镇和相关部门综治工作考核。在县调解协会的指导下,按照“六有六落实”的标准,近三年拿出40万元从阵地、设施、制度、人员等方面不断规范提升11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61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推选各行业专业人员、行业部门管理人员、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声望高的贤达能人组成专业调解委员会,分别涉及劳动、交通事故、医疗、消费维权、物业管理、旅游等行业,基本形成了哪个领域矛盾集中就把调委会建在哪里,哪个行业矛盾突出就在哪里设立调委会,全县依法设立的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都能积极履职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目前全县有专兼职调解员900余人,基本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调解网络组织。二是培训人员提素质。县人民调解协会每年牵头组织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员业务知识培训,印制包含人民调解基本知识和《人民调解法》、人民调解文书格式、人民调解技巧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教材。抽调一批业务骨干组建“讲师团”专门针对人民调解的基本知识和调解经验、调解技能、调解文书制作、归档等知识到各镇进行培训。2016年还邀请市县专家对全县200余名骨干调解员进行两天的集中培训,提升了人民调解员专业素质。三是保障经费激活力。县财政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纳入预算,实施“以案定补”,由县人民调解中心每季度对村(社区)人民调委会和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上报的案件进行一次评审,确定人民调解“以案定补”补贴标准,通过评审的案件将补贴按标准直接发放给调解员,年均兑现定补资金15万元;多渠道筹集人民调解协会工作经费,通过县司法局及相关维稳部门资金划拨、社会募集及接受捐赠等多种形式,确保每年为调解协会筹集经费不低于10万元,主要用于调解培训和对评选出的市县“金牌调解员”进行表彰奖励,为调解员购买意外保险和对困难调解员慰问,极大地激发了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协调联动,构建三大机制
  一是完善案件收集机制。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员在基层、言基层的优势,发现矛盾纠纷立即介入或及时上报村(社区)调委会,由村(社区)调解员进行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及时上报司法所和镇调委会,对镇上无法独自化解的重大矛盾纠纷上报县调委会进行调解,做到小矛盾就地化解,重大矛盾联动处理,逐步健全了衔接紧密、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好和工作合力。勇于创新,在自主研发的“互联网+法律服务”系统上开设“人民调解”版块,群众通过网络了解人民调解相关知识,并能申请纠纷调解,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拓宽了矛盾纠纷收集渠道。二是建立案件分流机制。依托县人民调解中心,对各镇上报的无力调处的案件进行分类,并根据案情指派到专业调解委员会或县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对重点案件实行局领导包案制度,确保成功化解或通过法律援助等手段引入诉讼渠道进行解决。三是畅通三调联动机制。由县人民调解中心牵头,大力推进“三调联动”机制建设,印发了《石泉县多元化化解矛盾纠纷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与公安局联合下发了《石泉县公调对接工作实施方案》,在各镇派出所建立公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室,选聘专职调解员专门负责调解工作。与县法院联合建立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对符合调解条件的诉讼案件及时进行调解,畅通人民调解书司法确认渠道,增强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基本建立起“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
  2016年以来,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共排查并成功调处民间矛盾纠纷19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防止、制止群体性上访、群众性械斗、非正常死亡、民转刑事件案件20起35人次。其中,县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涉案人数100余人、涉案金额1600万元的江南限价房工程纠纷等重大矛盾纠纷19起,调解成功率100%,防止群体性上访案件11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县医患纠纷调委会共受理医患纠纷16件,成功调解14件,引导诉讼解决纠纷2件,快速有效的调处,有力维护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县委领导和山东环球医讯网的高度好评。劳动争议调委会接待咨询群众98人次,共调解结案42件,涉及68人350.5万元。其他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还调解婚姻情感纠纷16起,道路交通纠纷97起,旅游纠纷25起,消费维权纠纷18起,物业纠纷23起,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据厅基层工作指导处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动态】

我省建立公证质量示范点引领行业规范管理

  近日,省司法厅深入贯彻落实司法部关于加强公证质量工作安排,创新公证质量管理工作措施,印发了《陕西省司法厅关于建立公证质量示范点的通知》,确定了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西安市公证处、延安市公证处、榆林市公证处、西安市新城区公证处和神木县公证处6家单位为全省公证质量示范点,示范引领全省公证机构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严格公证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这次确定的公证质量示范点不仅在发挥质量管理、提升质量意识、强化执业红线、坚守底线思维、杜绝错证假证方面具有表率示范作用,还在发挥质量监管、压实主体责任、严守公证程序、严格公证审批、严控公证风险等方面具有典型引领作用。为使首批示范点快速形成示范效应,省司法厅和省公证协会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建立督导检查、动态考核等工作机制,深挖潜能,推陈出新,激发示范点保优争先活力。同时,将加强指导培育,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导向、辐射和激励作用,推动全省公证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各市司法行政部门也将大力推进示范点创建活动,培植典型,总结经验,在本地区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辐射引领效应的工作示范点,带动整体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全省司法行政各级公证机构将以示范点为榜样,着力增强看齐意识,学习典型,赶超典型,把示范点严谨细致、质量为先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民生、便民利民的工作作风,以及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工作精神融入到本地工作中去,强化基础,补齐短板,不断推进公证质量升级换挡,为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保障。

(据厅律师公证管理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