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省戒毒管理局多措并举积极维护场所安全稳定
【“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专题】
延安监狱开展“一区一特色”创建活动
【工作交流】
省戒毒管理局多措并举积极维护场所安全稳定
今年来,陕西省戒毒管理局聚焦追赶超越目标,强化场所安全稳定,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构建“大安全、大规范、大戒治、大提升”的工作格局,成效显著。
一是对标定位,满员收戒。认真落实省委常委、副省长杜航伟“满员收戒”的重要指示,切实做好“依法收治、应收全收”。根据全省各强戒所收戒实际,重新调整部分场所收治能力,迅速启动运行省眉县强戒所特殊病专管区,积极做好西安康复所收治准备工作,想方设法扩大收治规模,减轻公安机关收治压力,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是抓牢重点,补齐短板。重视民警职工队伍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做好民警、职工、军队转业人员思想稳定工作,督促各所修订完善《民警职工管理办法》,重点落实上访人员包联教育,对违反“六条禁令”、违规越级上访、煽动集体闹事等情节,做出明确、严厉的处罚决定。加快信息化建设,落实零报告制度,从基层抽调专业人才补充省局信息化建设队伍,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更新全系统电子监控设备,做到防范无死角、值班有专人、处置有保障,有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连续七年半实现了安全稳定无事故。
三是强化措施,积极预防。汲取近期有关省份监所安全事故教训,针对易发事故隐患部位和环节,强化防范措施。根据我省H7N9禽流感疫情,严把食品采购关、严格食品留样制度。榆林所压缩外协人员数量、严格审查外协人员身份、加强人身安全检查。省女所采用地毯式检查、车头朝内放置、熄火拔钥匙等办法加强出入管教区货物车辆管理。虢镇所组织民警上街开展戒毒宣传,眉县所组织戒毒人员到驻地中小学开展禁毒教育,西安市所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维稳工作创造良好内外环境。
四是狠抓防恐,消除隐患。认真落实省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要求,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方案,开展“危爆物品、重点目标安全隐患、重点人员”三个专项治理行动,从摸清戒毒场所实情、登记特殊人群底数(是否有在中亚重点国家停留活动的人员)、排查“四大现场”隐患、检查人防物防技防设施、规范危爆生产资料管理、防范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暴恐事件等方面入手,不定期督导检查,制定“一事一策”整改方案,排除暴恐隐患。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战时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长安所重点围绕生产车间用于生产的汽油、酒精、香蕉水等物品加强监管,责任到人。渭南所加强灭火器、液化气罐的管理,严防危爆物品漏管失控。虢镇所举办协警岗位职工业务培训,将50名职工充实到警戒内卫队,与当地派出所启动联防联勤机制,全面提升反恐防控能力。
五是强化督查,履职尽责。按照省厅警务督察工作要点,认真履行警务督察职能,以全力维护场所安全稳定为目标要求,在坚持开展常态化警务督察工作的同时,重点在春节、全国和全省“两会”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开展督察。今年以来,局所两级暗访92次,督查发现问题隐患121个,全部落实整改到位,确保了全省场所持续安全稳定。(据省戒毒管理局稿件整理)
【“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专题】
延安监狱开展“一区一特色”创建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推动教育改造工作创新发展,延安监狱坚持“以德树人、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以技助人、以美育人”的教育改造理念,不断丰富监区文化建设内容,以创新为途径,以拓展为载体,使“一区一特色”监区特色文化创建活动呈现出文化活动常态化、文化载体多样化和监区文化品牌化等特点。监区特色文化建设的教育性、引导性、启发性作用不断显现,教育改造模式不断创新,教育改造内涵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人教育改造新氛围,充分调动了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全面提升了教育改造质量。
今年以来,延安监狱结合全省监狱系统开展的“多想说声对不起”系列主题教育专项活动,坚持以“善”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监区为单位打造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各监区积极开展具有本监区特色的“一区一特色”监区文化创建活动。并将监区文化建设与监区警察整体文化素质建设紧密结合,创建文化育警、文化强警新机制,打造监区精神文化支柱,让监区文化建设不只有躯壳,更具有内涵和灵魂。第一监区开展“开善窗”活动。通过服刑人员会见窗口,宣传监狱相关政策及积极开展“六个一”微笑便民服务,营造融洽、舒适的会见环境,树立监狱文明管理、文明执法良好形象,打开一扇监内外传递温暖与文明的善窗。第二监区开展“知善恶、明是非、促改造”活动。通过组织服刑人员每季度开展一次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主题演讲竞赛活动,提高服刑人员辨别善恶能力,并通过写周记、谈心得、说感受,增强知善行善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加积极改造。第三监区开展“品善剧、育善心”活动。由干警、服刑人员自编自导的以“善”为主题的情节短剧,在工余、周末、休息时间进行演出。短剧内容紧紧围绕服刑人员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以平实、感人的故事形式展示给服刑人员,从而达到感化教育目的,摒弃不良习气,育善心,行善事。第四监区开展“三弦传情、说善书德”活动。把狱内三大现场的好人好事收集、整理、编排为内容多样的说书、快板形式,利用工余时间由具有说书、快板特长的服刑人员进行宣讲,使其他服刑人员在娱乐中认识行善的好处。第六监区开展“唱善曲、促改造”活动。由监区干警或擅长唱歌的服刑人员带领全体服刑人员学唱歌颂祖国、歌颂父母、歌颂亲情等方面的歌曲,里面穿插关于“向善”的朗诵词,利用工余时间进行排练和练习,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内容。
另外,第五监区的“读书修心、明理向善”、第七监区的“禁毒四个一”、第八监区的“引人向善”、第九监区的“改变自己”、第十监区“行善举”、第十一监区的“善行周记”、第十二监区的“善魂——让善深入灵魂”等活动也各具特色。
“一区一特色”创建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狱内文化生活,更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改造氛围,服刑人员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规范逐渐融入到罪犯改造之中,守法、尚德、明理、自尊、自强、自爱的教育改造核心价值观不断得到体现,在有效提升教育改造质量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富有监区特色文化的教育改造新路子,开创了新常态下监区文化建设新格局。(据厅教育培训处稿件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