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17年第12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6-30 15:06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工作动态】

  陕西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6·26”国际禁毒日“远离毒品 以善养德”主题宣传活动在渭南举办

【工作交流】

  提升公证服务成效 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工作动态】

陕西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6·26”国际禁毒日“远离毒品 以善养德”主题宣传活动在渭南举办


  6月22日上午,省司法厅、省戒毒管理局在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陕西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6·26”国际禁毒日“远离毒品 以善养德”主题宣传活动。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乌永陶出席活动。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丕功主持现场会。

  受乌永陶厅长委托,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麻仁伟作了讲话。他指出,职能转型以来,我省司法行政戒毒机关敢于担当,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大发展:一是坚决打赢满员收戒攻坚战和收戒量高位运行持久战,全省戒毒人员收戒量稳居全国前列,连续8年实现了安全稳定无事故,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吸毒人员流散社会造成的危害。二是探索形成了具有陕西特色的“三三三”戒治管理模式,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三是成功教育矫治一大批戒毒人员,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水平稳步提升。四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我省司法行政戒毒场所规模和数量进一步得到提升。五是培养锻炼了一支肯吃苦能打硬仗的戒毒民警队伍,成为推进司法行政戒毒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麻仁伟希望省戒毒管理局、各强戒所和社会各界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好杜航伟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是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全力做好“满员收戒”工作。二是要牢固树立追赶超越使命意识,全力推进戒毒工作加快发展。三是要不断强化各级各部门的精诚协作,全力构建禁毒戒毒工作责任体系。四是要不断强化社会各界的责任意识,全力打造全民参与的戒毒工作社会化格局。

  此次活动分为现场会和现场观摩两个部分。现场会上,观看了“日行一善 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专题片,表彰了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优秀戒毒人民警察,观看了戒毒人员文艺表演,组织戒毒人员进行了戒毒宣誓活动。与会人员还现场观摩了省渭南强戒所戒毒人员矫治区、生活区和习艺区,参观了“日行一善 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成果展。

  厅党组成员、政治(警务)部主任陈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艾平,厅党组成员、驻厅纪检组组长苏斌,副巡视员李建军一同参加了活动。活动还邀请了省人大内司委、省委政法委、省编办、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卫计委、团省委、省妇联、省关工委、省公务员局、省禁毒办、省监狱管理局有关领导,渭南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中省主流媒体记者参加。

(据厅办公室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交流】

提升公证服务成效 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近年来,我省公证工作紧紧围绕“深化公证改革,强化科技融合,服务保障民生,创新公证模式”工作重点,推出了一批便民利民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公证服务成效,努力打通公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真正得到法律服务实惠。

  一、向改革要成效,通过公证制度改革便民利民

  一是推进强制执行公证改革,让群众少跑路。2016年12月23日省司法厅与省高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债权文书的公证和执行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彻底解决了公证机构办理强制执行公证中的“核实难”问题,统一了人民法院执行机关对公证债权文书裁判标准,当事人办理相关事务时不再需要往返多次公证处和相关部门。二是有机融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少跑路。在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办理公证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公证业务可以与律师、司法鉴定、社区矫正等相关事项一次性办理。在全省“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中,公证员担任农村、社区法律顾问,定期进村入乡开展咨询和宣传,通过公示电话、QQ、微信、邮箱等随时解答并告知群众办理公证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让当事人跑一次公证处就能现场领取公证书。三是推进便民服务改革,让群众办证不跑路。通过预约、核查、送达等公证服务改革,将公证服务送到群众家中。对有特殊需求、特殊情况的当事人采取预约上门办证服务。针对办理公证核查难问题,在公证处设立核查部,让当事人不再因为提供和补充证明材料出现“跑断腿、磨破嘴”的现象。省厅还指导有条件的公证处与邮政EMS合作,当事人可以选择EMS邮政快递或者其他快递公司送证到家。

  二、向科技要成效,充分融合大数据技术减少办证环节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系统,让信息多跑路。省司法厅积极与省民政厅协商建立了婚姻公证等民事信息共享系统,引入查询端口,可以直接查询省内结婚证是否真实,还与一些公安部门保持合作关系,简化查证当事人有无犯罪记录的手续,使过去需要跑多家单位、盖多个公章才能办理的一项公证,现在只需要通过信息共享系统就可直接办理,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受到群众欢迎。二是联合开展一站式服务,替群众多跑路。积极探索发展公证便民服务新模式,省司法厅指导汉唐公证处联合西安市房地局开展继承权公证书一站式服务活动,将公证处业务部设在二手房交易中心,当事人办理房产过户、房产抵押等事项,跑一次,提出一个公证申请,就可以当场取得公证书、房屋产权证或抵押权证。在其他地市群众办理继承权公证和涉外公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后,通过委托公证处代办相关手续,只需到公证处1次就可办理相关公证。三是强化公证公益服务,切实做到惠民便民。针对有的继承权公证标的只有一两千甚至几十元,但依然要交最低200元的公证费用,并且要来回银行和公证处多次才能办完手续的情况,省厅选取西安市汉唐公证处作为试点,简化手续,让群众只到一次公证处,并免费办理2000元以下标的的继承公证,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三、向服务要成效,将公证工作推进到经济发展前沿

  一是上门服务重点建设项目。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机构深入重点建设项目一线开展公证法律服务。西安市司法局成立公证服务组常驻全国重点建设项目三星项目园区,提供全方位及时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西安市汉唐公证处,选派优秀公证员组建服务团队,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国有土地使用、矿产资源招标、拍卖、挂牌交易等进行现场监督公证,为省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有力法律服务保障。二是贴身服务经济开发区和中小企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选派骨干公证员进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为园区管委会和园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体检、公证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5年来,仅西安地区,就为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及区内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000余件,审查修改各类合同1500多件,办结公证事项1300余件。三是强化服务和保障民生举措。积极开展“百处万件”公证法律援助活动,将每月28日设立为“公证法律援助日”,各公证处开辟绿色通道,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高效便利证处的公证法律援助。5年来,全省共办理公证法律援助83443件,减免费用4480万元。汉唐公证处还推出“1元关爱计划”,为100多位70岁以上孤寡老人上门免费办理遗嘱公证,减免收费30多万元。

  四、向创新要成效,积极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公证新模式。针对新农村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司法厅研究制定了公证工作全面介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工作意见,帮助农民签订规范的土地、林地流转合同,防止了纠纷隐患,这一创新做法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高度重视和肯定。二是探索发展并积极推广农村基层民主换届选举现场公证新模式。各级公证机构积极为农村民主选举、决策和村务公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事项提供法律意见和现场监督公证,有力提升了基层农村、社区依法治理水平。三是探索建立公证信息员制度,实现了基层乡村公证工作全覆盖。依托基层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室、村调委会,吸收有一定法律知识和文化基础的返乡农民工,组建15000多人的农村公证信息员队伍,拓宽了公证信息渠道,延伸了公证服务层面。

(据厅律师公证管理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