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17年第3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3-13 16:03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工作动态】
服务大局保稳定  提质增效促发展
——陕西省司法厅开展“走基层抓化解 强基础促和谐”主题月活动

【工作交流】
彰显职能保稳定  扬帆起航再跨越
——2016年洋县司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

【工作动态】

服务大局保稳定  提质增效促发展

——陕西省司法厅开展“走基层抓化解 强基础促和谐”主题月活动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改革措施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实施追赶超越目标中的职能作用,切实推动法治陕西建设向基层一线延伸,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水平,为精准扶贫脱贫、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陕西省司法厅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后,集中1个月时间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走基层抓化解,强基础促和谐”主题月活动。
  一、明确工作目标,维护“两会”安全。通过开展主题月活动,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在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等涉及基层和谐稳定方面的职能作用,广泛调动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及司法行政干警、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广大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际行动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服务和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工作实效。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把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好、帮扶好、管控好,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为确保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聚焦重点任务,解决突出问题。主题月活动具体由各县(区)司法局负责落实,省厅派出10个工作组到全省相关县(区)督促指导活动开展,并深入基层一线落实活动具体任务。按照活动要求,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狠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以贯彻执行《陕西省人民调解员管理服务办法》为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切实解决好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等制约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动员和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广大人民调解员集中开展“百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的热潮,及时有效地解决好各种矛盾纠纷,防止纠纷累积、激化,避免纠纷化解不力引发群体性事件、治安刑事案件和赴省进京上访等干扰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情况发生。一是对人民调解工作进行调研。重点调研人民调解员专职化建设、“双建”工作进展情况及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发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发现先进典型。二是对“百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积极宣讲《陕西省人民调解员管理服务办法》,对全省人民调解员专职化建设现场会和全省司法所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三是对人民调解工作相关经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主要督促检查人民调解经费预算、补贴标准落实情况,对未落实的县(区)提出整改意见。
  (二)推进社区矫正执法规范。紧紧围绕“社区矫正队伍专职化、场所标准化、执法规范化、帮扶社会化、督查常态化和落实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保障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五化一保障”工作体系,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检查和落实,确保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好、管控好、帮扶好,严防脱管漏管,维护全国“两会”期间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对社区矫正“五化一保障”工作体系进行调研,重点调研“五化一保障”工作机制落实情况。二是对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三是对社区矫正经费落实、监控定位情况进行检查,对保障不到位的地方查明原因、督促落实。
  (三)加快法律服务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着力为贫困地区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一是加快推进 “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对贫困村“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为群众获得及时高效的法律服务创造便利条件。二是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督促各县(区)建立和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制度和机制,确保相关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运行,围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行调研。三是大力开展法律扶贫工作。深入贫困村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援助受案范围、申请条件和程序等制度规定,为贫困村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受理和转办一批群众法律援助案件。
  三、严格工作要求,确保活动实效。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省司法厅召开专题会议对主题月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工作思路,落实工作责任。会后,对10个工作组人员进行了培训,提出工作要求。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工作组要从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维护全国“两会”期间社会稳定和推动“三个陕西”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此次主题月活动的重大意义,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二是认真工作,务求实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切忌走过场,力戒形式主义,不作表面文章,扎扎实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善于发现、认真总结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典型,及时宣传报道活动动态,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四是强化作风,严守纪律。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相关要求,遵守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树立司法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据厅基层工作指导处信息整理)

【工作交流】

彰显职能保稳定  扬帆起航再跨越

——2016年洋县司法行政工作成效显著

 

  2016年,洋县司法局全面落实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牢固树立“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的工作理念,奋力实施法润洋州行动、法律服务惠民行动、人民调解和谐行动、特殊人群帮扶“雨露”行动、基层规范化提升行动、队伍建设强基行动,挂图作战、对账销号,一心一意谋发展,追赶超越提效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浓墨重彩谱写法治洋县崭新篇章。
  一、夯实普法责任制,推进法律进景区。县委县政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全面督查,建立党政部门定期学法机制,践行“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要旨,构建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宣传教育先行”成为新常态,在重点项目建设、矛盾排查化解、换届选举实施、热点问题解决、信访案件处理等领域均前置了法治宣传教育。创新开展“一月一主题、月月有内容”法治宣传系列主题活动,在全面推进“法律六进”的基础上,投资10万元,在朱鹮梨园景区增设草坪法治宣传牌32面,让法律进景区,将法治文化融入最美油菜花海旅游节等重要节庆,让群众在娱乐游玩中潜移默化学法知法。组建了60人的普法宣讲团和300人的普法志愿者队伍,培育的“法律明白人”达到户均一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法治创建活动,对“六五”普法中涌现出来的25个法治示范单位、镇、村依法治理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全面推广,奋力实现“崇法向善、循法而行、全民守法”目标。
  二、法律扶贫出实招,优质服务惠民生。组织14名律师、31名法律工作者及47名司法行政干警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沉下身子,深入全县110个贫困村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法律服务,受理法律咨询3000多人次,解决疑难纠纷200多件,法律援助180件,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法律扶贫的阳光。
  三、化解纠纷重预防,引导诉讼不信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在全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活动,积极完善县、镇(街办)、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和专业调委会建设,深入推行“358”人民调解工作模式,形成了诉求有人问、纠纷有人管、件件有结果的良好局面,近百件非正常死亡等疑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处置。对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引导他们依法维权,进入诉讼程序。诉讼与调解随行,两项机制的运用,大幅减少了信访问题的发生。
  四、落实日行一善事,矫正思想重帮扶。创新思路,建立健全了由司法所、村(社区)组干部或志愿者、成年家属三方协同帮扶监管机制,招募并培训社区矫正志愿者600余人。持续开展“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每周组织矫正对象开展一次公益劳动,定期通报矫正对象的善行义举,激励矫正对象加快醒悟,感恩社会,记载善言善行1000多件,近百名矫正对象受到表扬加分,教育矫正效果明显增强,加快了矫正对象融入社会的步伐。

(据洋县司法局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