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铜川市提前一年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强基础 抓规范 创特色
——淳化县司法局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
【工作交流】
铜川市提前一年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
铜川市司法局深入开展法律扶贫、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提出“镇所结对、包镇挂村,全面覆盖、服务到点”工作思路,在覆盖上下功夫,在服务上求创新,在管理上强规范,截至9月底,全市359个行政村、73个城市社区全部配备了法律顾问,提前一年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覆盖。今年以来,铜川市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共举办法治宣传1000余场次,接待咨询3000余人次,印发《农村实用法律服务手册》和《农村实用案例选》3万余册,调处矛盾纠纷600余件。
一、夯实责任,真抓实干。铜川市年初在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对“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重点安排部署,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5月24日,市局又在王益区召开“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暨一镇(街)一法律顾问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推广王益区充分利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努力延伸细化法律扶贫工作,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典型示范经验,将法律扶贫工作在最基层落实、落细、落小,推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全市落地生根,全面开花。
二、明晰思路,建立机制。研究制定出台了《“一镇(街)一法律顾问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示范建设标准》,总结推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123工作机制”,即:建立一支队伍,以全市律师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为主体,以基层为着力点,聚焦精准扶贫,开展法律扶贫;参与两方面工作,采用源头防治和提供专业法律指导、综合利用人民调解等手段开展全方位法律服务;严格落实工作日志、工作时限和重大敏感案件报告三项制度,强化规范管理。
三、示范引领,注重实效。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铜川市先后涌现出耀州区“规范化”,王益区“全面化”,印台区“精细化”,宜君县“系统化”,新区“典型化”等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柿树沟社区法律顾问郭振江,深入农村、社区为500多户居民发放了服务联系卡,协助村社区解决群众信访和上访问题10余次。王益区十里铺村法律顾问张律师接受村委会委托,依法保护了十里铺村的集体土地权益,作为典型案例被省委政法委专报采用。
四、落实保障、强化督导。认真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落实奖补措施,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严格执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月报制,市局采用不打招呼深入基层暗访督查和随机打电话联系村(社区)抽查等形式,先后深入全市31个乡镇、79个村(社区)进行实地督导。督导中,针对新区管委会没有司法局的情况,市局直接协调新区综治办,为新区所辖的27个村、15个社区选配了法律顾问。(据铜川市司法局、厅律公处信息整理)
强基础 抓规范 创特色
——淳化县司法局大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
淳化县司法局立足工作实际,注重拓展社区矫正工作渠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融入社会管理创新大潮流。
一、抓工作基础,推进矫正阵地建设。淳化县司法局依托司法业务用房建成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于2016年6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中心设有报到登记室、监控室、宣告室、心理矫治室、训诫室、教育培训室、警务检察室、图书室等10多个功能办公室,各办公室硬件及软件配备全部到位。承担着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心理矫治、安置就业等工作职能,实行集中化教育、一体化执法、社会化服务,有效实现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帮扶的三大职能,充分发挥了社区矫正在执行非监禁刑罚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截至目前,该中心邀请警官、检察官、法官等开展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宣告16场次,实施训诫8场次,开展教育培训6场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抓工作创新,提高心理矫治效果。淳化县司法局联合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在矫正中心挂牌设立了“咸阳市百名心理志愿者服务团淳化工作站”,并确定每月的第二周为心理咨询服务周。同时面向社会购买服务,由财政出资五万余元,与咸阳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合作,购置了心理测评软件、沙盘、音乐放松椅等必备设备,墙体悬挂制度与心理挂图。研究会负责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测评。通过“一对一”面谈,结合量表问卷和心理测评软件测评结果,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内心所需,进行犯罪风险评估,拉近工作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之间的“心距”,增强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各司法所根据心理测评情况,因人而异地制定矫正方案,落实矫正措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成效显著。截至8月,淳化县司法局共进行心理矫正59人。
三、抓工作规范,提升矫正整体质量。一是加强技术应用。作为省司法厅确定的社区矫正管理应用平台试点县(区)之一,淳化县司法局先后组织4次教育培训,强化平台操作管理能力。通过集中培训与“手把手”“一对一”相结合的方式,使各司法所人员明确了工作职责,提升了业务操作技能,确保了平台运行顺利。目前,全县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录入率达到100%,重点人员手机定位监控率为100%。同时县司法局和各司法所还建立了社区矫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值班制度,完善了相关台帐,发现报警及时处置,确保平台监管取得实效。二是规范调查评估。在调查评估阶段,严格规范调查程序,坚持“五必见和四审核”,做到调查内容全面翔实,出具结论合法客观。坚持做到“三个不建议”,即没有帮教人员的、家属不配合监管的、生活环境容易诱发重新犯罪的三种情况不建议监外执行,确保了调查评估质量。三是加强日常管理。坚持“入矫重谈话、日常重走访、动态勤掌握、个别落措施”的监管教育模式,将社区服刑人员始终纳入司法所的监管视线。切实做到社区矫正执法全过程记录,做到一人一档,档案规范。同时积极推行“五必谈”“五必访”的教育方法,增强矫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抓社会帮扶,凝聚矫正工作合力。淳化县司法局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接收、管理、审批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在管理环节中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生活关心到位。通过定期组织走访,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状况、家庭困难等情况,已经为9人解决了农村和城镇低保,为11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五、抓主题教育,深化矫正帮扶效果。淳化县司法局深入开展“日行一善、以善养德”主题教育活动,采取集中教育和行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撰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用文字唤醒社区服刑人员内心的温暖,不断提高教育改造的文化底蕴,加强社区服刑人员内在道德修养。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服刑人员亲属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帮教作用,细致掌握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情况。积极发挥亲朋好友的劝善作用,从稳定的帮教关系中感受到由社会传递而来的“善”助力。通过“手拉手”“结对子”“一人一组”的精准帮扶等方式,使他们在帮扶他人的过程中内生弃恶从善的强大动力。(据厅社区矫正管理处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