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17年第35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12-05 11:12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工作动态】
    乌克兰司法部长率团来陕访问并交流工作

【工作交流】
    创新推进“三通一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工作动态】

乌克兰司法部长率团来陕访问并交流工作

    近日,乌克兰司法部长帕夫洛·彼得连科率团访问陕西,并与省司法厅交流相关司法行政工作。
    11月22日下午,陕西省司法厅领导班子与乌克兰代表团举行会谈。厅党组书记、厅长乌永陶对帕夫洛·彼得连科一行来陕访问表示欢迎,并向代表团介绍了陕西省司法厅相关职能和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双方就监狱管理和社区矫正相关工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乌永陶希望在法律和司法行政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双方友好关系全面发展。帕夫洛·彼得连科感谢陕西省司法厅的热情接待,表示愿意学习借鉴中国司法改革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巩固双方合作伙伴关系。
    11月23日,乌代表团一行赴陕西省关中监狱参观访问。帕夫洛·彼得连科一行首先参观了第一监区,实地察看了监狱警察值班室、备勤室、罪犯餐厅、监舍和劳动改造现场,认真询问了监狱警察工作模式和罪犯计分考核相关情况,特别是对罪犯监舍整洁有序、用具摆放整齐划一的状况高度赞赏。随后,在监狱罪犯食堂查看了伙房设备设施、食材及食材储备等情况,详细了解了罪犯的食谱及伙食标准等情况。在第十四监区,帕夫洛·彼得连科一行查看了罪犯改造台账,在罪犯劳动改造技能培训现场详细了解了罪犯劳动改造、技能培训情况。随后,他们仔细询问了罪犯的相关劳动报酬、劳动项目引进方式、管理流程等情况。在关中监狱会见室查看了视频和监听系统。在参观过程中,帕夫洛·彼得连科一行对关中监狱一流的硬件设施、文明公平公正的执法管理、井然有序的罪犯生产秩序、良好的监狱人民警察精神风貌赞口不绝。
    在座谈会上,关中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徐建平向乌克兰代表团介绍了监狱整体工作情况。帕夫洛·彼得连科就中国监狱执法情况进行了深层次了解,特别对中国罪犯狱内能否结婚、减刑假释情况、教育改造成效、技能教育培训种类、罪犯伙食标准、监狱财政保障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司法部、陕西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一一进行了解答,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帕夫洛·彼得连科对参观陕西省关中监狱给予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通过参观监狱,确感受益匪浅,真正体会到了中国监狱对罪犯的人性化管理。回国后将把中国监狱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融入到乌克兰国家司法政策和工作中去,借鉴中国监狱相关制度和好的做法,重新修订乌克兰有关监狱刑罚执行制度。今后,乌克兰司法部将进一步加强和中国司法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两国司法制度的建设和创新。
当天下午,帕夫洛·彼得连科部长一行还参观了西安市长安区社区矫正中心,代表团对社区矫正电子监管平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询问设备运行情况,并对用科技手段管理社区服刑人员的这一做法表示肯定。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双方就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地交流。
    司法部国际合作局、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西安市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参观。(据省监狱管理局、厅法制宣传处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交流】

创新推进“三通一覆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融合,努力打造“三通一覆盖”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共建成100个市(区)、县(区、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73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18353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站点“一站通”;整合“12348”法律援助专线为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扩充辩护、代理、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服务,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电话专线“一线通”;依托司法行政系统网络信息平台,打通省、市,县信息通道,实现了公共法律网络服务“一点通”;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内涵,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组织5512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7966个贫困村签订法律服务协议,实现了法律顾问在贫困村(社区)的全覆盖,2017年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全省城乡覆盖达三分之二。
    一、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谋划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从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服务保障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创新服务方式,延伸工作触角,高点起步,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2013年在西安市莲湖区先行试点,建成全省首个“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14年司法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在全国部署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后,制定《关于建立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用3年时间在市(区)、县(区、市)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乡镇(街道)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在村(社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室,建成覆盖城乡、惠及三秦百姓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体系。
    二、理清工作思路,整合服务资源。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提出一个宗旨、两种模式、三个结合、四项机制、五级联动的“12345”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思路,即坚持“便民惠民利民服务宗旨”,强化实体、网络服务窗口“两种建设模式”,做到紧密结合党委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全省镇村改革,紧密结合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等“三个结合”,健全网络建设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法律服务机制、监管保障机制等四项机制,打造省、市、县(区)、镇(街办)、村(社区)“五级联动机制”,为全面推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推动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务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务的转变,由单一法律服务向综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务的转变。
    三、面向基层一线,聚焦精准脱贫。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着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省开展法律扶贫,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以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广大法律顾问重点围绕贫困地区脱贫项目引进,积极参与项目合作谈判,合同签订等法律事务,帮助消除法律风险,为贫困地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提供法律支持。铜川市王益区十里铺村法律顾问张律师接受村委会委托,收集整理证据,使土地侵权案件中的某公司主动撤诉,依法保护了十里铺村的集体土地权益,安康市石泉县公证处针对山区交通不便,变“坐堂办证”为进村上门服务,受到基层欢迎。
    四、加强科技融合,创新工作举措。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积极融合运用现代通信、网络服务技术,推行“网上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群众借助电脑或手机即可定位身边的法律服务资源,预约实现法律服务。探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远程视频系统,网络、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远程服务手段,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数据互联互通。通过网络咨询等形式,引导大中城市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为偏远贫困地区提供远程法治教育、远程法律援助、远程法律咨询等服务,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法律服务资源覆盖率。
    五、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规范管理。整合优化职能,深入开展“法律服务惠民行动”“走基层抓化解强基础促和谐”等主题活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纵深推进。编印发放《“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规范汇编》,督促指导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质量管控,实行一村一卷、一事一记、一次一记,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协调枢纽作用,集中受理解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开展疑难法律问题“联合会诊”,提供综合性、一站式服务。乡镇(街道)依托司法所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搭建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的综合平台。村(社区)以公共法律服务室和联系点为支撑,为群众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等服务。
    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各地按照省级财政支持为主,地方财政配套辅助,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三级配套的经费保障机制。省级财政拿出800余万元,省司法厅投入资金360余万元,为各市级、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备专用车辆、照相机、复印机,为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配齐办公设备。省财政厅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累计补助贫困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经费1000万元。西安市把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列为重点项目建设,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有力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发展。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共为村(社区)提供法律意见8262件次,解答群众咨询84316件次,开展法律体检4514件次,化解矛盾纠纷19402件,法律援助4574件,帮助获得经济赔偿2735.2万元,开展法治宣传7222场,办理公益性法律事务162946件,受益群众405235人次,基本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和普惠、公益、便利的发展目标,得到司法部的充分肯定。(据厅律师公证管理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