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中共陕西省司法厅党组中心组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工作交流】
省司法厅出台法律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十条措施
【基层工作】
汉中市司法局多举措开创律师行业党建新局面
【工作动态】
中共陕西省司法厅党组中心组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
7月31日,省司法厅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永明主持并传达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深刻分析当前我省面临的发展形势,全面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各项任务。会议主题就是动员组织全省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讲话精神,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加快实施“五新”发展战略,努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健康平稳发展。
会议指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二要准确把握大势,进一步增强追赶超越的信心和勇气;三要充分发挥职能,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四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为司法行政事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五要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司法行政系统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要抓好厅机关“五讲五比五提升”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机关“三个表率、一个带头”的要求,将司法行政机关建设成模范政治机关;要在全省监狱戒毒系统大力开展“大学习、大整顿、大练兵”专项活动,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要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再学习、再培训、再研讨,用以“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为内涵的“梁家河大学问”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学习;要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巩固和拓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努力为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力量保障。
会议要求,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全省实现“三个变革”、打好“三个攻坚战”、发展“三个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积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据厅直机关党委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交流】
省司法厅出台法律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十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司法部的工作部署,全力助推“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发展,省司法厅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陕西省司法厅法律服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十条措施》。
一、建立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新机制。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创建“丝绸之路律师学院”,组织开展“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学习和高端业务培训,不断壮大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组建“陕西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加快建设一支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人才队伍。
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盟建设。配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律师联盟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法律服务对话,与相关国家服务机构签订法律服务协作谅解备忘录。在西安市设立“中国(陕西)自贸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行业协会、法律服务机构的务实合作,为省律师协会与华语律师联盟(香港)合作搭建平台,支持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与香港林李黎律师事务所在西安联合建立“中港合资律师事务所”。
三、为“走出去”企业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组织涉外法律服务人员走访辖区企业,调研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境外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咨询服务,组织“走出去”的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投资贸易合作法律风险评估制度,为“走出去”的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及时为“走出去”企业和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四、建立完善涉及“一带一路”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加强对涉及“一带一路”建设矛盾纠纷的排查、研判和化解,推动完善商事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互补工作体系,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优势,不断满足中外当事人的多元需求。
五、协助国家驻陕司法机构解决跨国争端。通过向西安国际商事法庭派驻值班律师等方式,为审判机关提供相应法律服务,配合完成国家和地区间的司法协助。支持配合“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丝绸之路仲裁中心”尽快开展业务,有效防范和解决跨国争端。
六、开展“一带一路”重点国别法律、政策、投资环境课题研究。发挥省律师协会、公证员协会、司法鉴定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注重对涉外法律服务典型案例的学习与借鉴,根据企业的潜在需求研发法律服务产品。
七、设置“一带一路”公证法律服务专窗。率先在西安汉唐公证处、西安市公证处设置“一带一路”服务专窗,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各类跨境民商事活动中的法律事实、法律行为、法律文书提供公证证明,为企业赴外设立公司、商务考察、开展国际贸易、权利保护与救济、争端解决等提供优质服务。
八、加强对涉外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设立陕西省公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完成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体系的接轨。精心打造“公证云”电子数据保管平台,帮助跨境贸易企业及时、合规、有效地保存涉及跨境交易的电子证据。根据需求办理证据保全公证,为企业跨境诉讼、仲裁提供有力证据。
九、开辟涉外公证办理“直通车”服务。实现涉外公证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出证。简化办证手续,事项单一的公证当日办结,提前预约者通过电子邮件或网上提交资料。推出网上办证、自助办证、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实现简单涉外公证办理“最多跑一次。
十、建立司法鉴定教育培训协调联动机制。发挥西安陆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与沿线国家相关机构建立教育培训协调联动和资源共享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司法鉴定“丝绸之路联盟”建设,支持华大基因在自贸区建立司法鉴定中心。(据厅律师公证处提供信息整理)
【基层工作】
汉中市司法局多举措开创律师行业党建新局面
近年来,汉中市司法局牢固树立“抓律师党建就是抓行业监管”的理念,突出政治建设和政治功能,扩大组织覆盖、提升队伍素能、优化服务质效等关键重点,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
坚持抓组建与抓规范并行,力促“两个覆盖”新突破。按照“无组织抓组建促覆盖、有组织抓规范促提升”的工作思路,于2017年8月指导市律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党总支,并于2018年5月成立“汉中市律师行业党委”,落实专门办公场所、专职党务人员和专用党建经费,党建工作基础保障显著加强。截至目前,全市21家律所单独建立党支部的12家、联合建立党支部的3家、派驻党建指导员的1家,党的组织覆盖率达71.42%,党的工作覆盖率达85.71%。同时,围绕提升律所管理和党建规范化水平,扎实开展专题督导调研,督促各律所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整改律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实现了“党建带所建、所建促党建”的互促共进。
坚持抓教育与抓监管并举,推进队伍素质新提升。深化“以讲促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广大律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党的十九大、八千律师下基层”和“宪法百日宣讲”活动,锐博律师事务所和2名律师分别被省律协表彰为“优秀组织奖”“精品课程奖”和“优秀宣讲员”。积极培树党员律师中的先进模范,在省律协组织的2014—2016年度行业表彰中,嘉盟律师事务所被评为“省级优秀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韦鹏学同志被评为“三秦十佳律师”。同时,抓实抓严日常监管,在市律协设立“投诉受理查处中心”,创新建立律师执业、诚信、惩戒等信息和年度考核“四类档案”,从严查处违规执业,保障依法执业、严惩违规执业的导向更加鲜明。
坚持抓广度与抓深度并重,推动服务质效新优化。积极选派律师担任各级政府、村(社区)法律顾问,引导律师更有广度、更有深度地服务依法治国和脱贫攻坚。自2017年以来,共为市、县政府推荐法律顾问50名,选派59名律师义务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会同市信访局建立律师参与信访化解坐班制度,安排80名律师在市县公检法等部门坐班轮值,安排14个律师事务所对接服务全市重点项目21个。积极选派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全市2212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为农村产业发展、合作社经营、基金协会运作等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全市法律顾问共提供法律咨询6840人次、提出法律意见221条、开展法治讲座648场次。(据汉中市司法局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