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发挥法律服务职能 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工作动态】
我省律师为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律顾问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
【工作交流】
发挥法律服务职能 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近年来,省司法厅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围绕大局抓脱贫,立足本职促脱贫,联县结对助脱贫,取得了明显工作成效。
一是立足本职抓扶贫。制定下发《陕西省司法厅关于开展法律扶贫推行“一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从省财政争取资金1000万元,从2016年开始,给每个贫困村聘任法律顾问,推动贫困村一村一顾问全覆盖;2017年,覆盖全部城市社区,再覆盖一部分农村,实现全省三分之二覆盖目标;2018年,召开全省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对接会,组织省直48家律所176名律师为安康、汉中、商洛部分县区提供法律顾问工作定点援助;建立了督查机制,采取月督查、月通报措施,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和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任务落实;指导市、县司法局和村(居)法律顾问采取“顾问律师+自助系统+微信群”的模式开展延伸服务。截至8月底,全省共有8690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了17022个村和2719个社区的法律顾问,实现了全省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三纵三横”工作体系,依托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组)公共法律服务点三级服务网络,实现了实体服务平台一站通、网络服务平台一点通、专线服务平台一线通,形成半小时法律服务圈。
二是整合资源抓扶贫。今年7月,制定出台《陕西省司法厅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十条措施》,整合司法行政工作法制宣传、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开展集约式服务,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开展“法律进农村”主题活动。开展涉农法律法规专题讲座,编印《乡村法律服务手册》,大力宣传涉农重点法律,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组织万名律师、法律服务人员到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开展“三秦律师在行动 宪法精神入人心”法律进基层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与法同行”新媒体普法大赛,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二是深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以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图书角、法治宣传栏等文化设施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文化活动,把法治元素融入贫困地区农村生活。会同教育部门配齐配强贫困地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保证贫困地区中小学每学期两次法治课的落实。三是建立贫困村、贫困户法律援助双覆盖工作机制。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全省所有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将服务窗口延伸至每一个贫困村,按照应援尽援的原则,对所有贫困人群实施免费法律援助;缩短法律援助办理期限,法律援助事项从申请提出到受理指派的办理期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四是不断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完善代为办理、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措施,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公证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了解掌握当事人的需求,深入群众出行不便的偏远地区,为贫困农户免费提供征地征迁、土地权属、婚姻家庭、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公证法律服务。五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司法鉴定服务。组织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开展司法鉴定援助活动,将司法鉴定援助纳入法律援助统一管理,按照法定程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困难和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咨询和鉴定服务;组织相关司法鉴定机构开展卫生健康宣传、赴镇坪县阳河村开展义诊等活动。
三是联县结对抓扶贫。省司法厅结对帮扶镇坪县阳河村。近年来,省司法厅坚持整体帮扶与对户对人精准施策相结合,在加大项目和资金协调争取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积极动员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参与脱贫攻坚,汇聚优势资源实施法律扶贫和深度扶贫。一是抓组织保障,夯实扶贫工作基础。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认真履行省派联村包抓帮扶牵头单位职责,多次召开驻镇坪各单位联席会议,定期交流经验,积极督促各单位抓整改抓落实,确保帮扶早见效;二是抓支部党建,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扶贫,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于驻村扶贫全过程。三是抓结对帮扶,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厅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帮扶责任人,从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政策兜底等方面,对分派到厅的24户在册贫困户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四是抓资金支持,增强整村发展潜力。不断加大项目和资金争取支持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63万余元,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对村帮扶。五是组织省直律师事务所和省公证处在阳河村开展了以“两认两帮”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扶贫主题实践活动和三年教育帮扶计划。仅去年底,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各种农副产品2000余件,销售收入25万余元,户均增收2450元,人均增收800元,让贫困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去年组织18名律师和阳河村14名在读贫困大学生和4名单亲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帮扶、资助关系的基础上,于今年8月动员西安市汉唐公证处和11个律师事务所共计拿出10万元设立教育扶贫助学基金,为阳河村考取高中、技校和大学的家庭给予2000元—5000元不等的资助,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有效结合,提高了联村帮扶水平和实效。(据厅律师公证管理处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动态】
我省律师为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律顾问工作步入规范化常态化
近日,省司法厅联合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分别下发了《关于选配律师为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免费担任法律顾问的通知》和《关于选配律师为省十二届政协委员免费担任法律顾问的通知》,继续在全省律师队伍中挑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律师,为新一届非法律专业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省十二届政协委员在履行职责时担任法律顾问,免费提供一对一法律服务。为了推进律师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省司法厅分别与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陆续制定下发了《律师担任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规范了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明确了律师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和方式。一要为代表提供法律咨询,讲解法律规定,解答代表、委员提出的法律问题。二要为代表所提出的立法建议和意见,或者委员所提出的提案、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出法律意见或修改建议,使之符合有关法律规定。三要就代表、委员在视察、参加调研等其他履职工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法律意见或建议。
二是明确了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一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代表委员履职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意见和建议,必要时可由所在律师事务所组成律师团队进行集体研讨、科学论证。二要主动热情,积极主动与人大代表进行工作联系,每月至少电话联系所服务的代表一次,每季度至少上门拜访所服务的人大代表一次。三要严守工作纪律,不得利用重大敏感或群体性事(案)件进行炒作或变相炒作,不得泄露从工作中获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代表的个人隐私,禁止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三是明确了对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的考核、培训、奖励和惩罚。一要对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突出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定期进行表彰,将顾问律师的服务情况作为评选“三秦十佳律师”和“全省优秀律师事务所”评选的重要参考。二要对被评为全国优秀议案、建议案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顾问律师,由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分别与省司法厅联合进行表彰。三要对服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合格,情节严重的,由司法行政机关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两个《办法》出台,将会更加有效规范律师担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工作,更好地为我省代表、委员依法履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为推进法治陕西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据厅律师公证管理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