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18年第42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11-01 09:11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五讲五比五提升”专题教育活动】

  以精准扶贫为本,为精准脱贫服务,促“五讲五比五提升”学习教育活动落地落实

【“五讲五比五提升”专题教育活动】

以精准扶贫为本,为精准脱贫服务,促“五讲五比五提升”学习教育活动落地落实

  作风硬,脱贫赢。在第五个扶贫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省司法厅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充分汇聚司法行政优势资源,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本、为精准脱贫服务,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践行“五讲五比五提升”学习教育的实践过程,用过硬的干部、靠过硬的作风,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断促进学习教育活动见实效。

  讲政治,提高站位,让每一级都扛起责任。讲政治是“五讲五比五提升”的首要要求。体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就是提高站位,靠系统推进的过硬作风,抓扶贫、促扶贫、谋发展。一是发挥牵头发展的帮扶功能。做好顶层设计,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成立以厅长总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定期分析脱贫攻坚工作形势;每年制定联村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将脱贫攻坚纳入处室年度目标考核,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坚持厅级领导每季度到村、帮扶干部每月入户,跟进解决村上和帮扶对象遇到的问题。认真履行省派联村包抓帮扶牵头单位职责,每年召开驻镇坪各单位联席会议,推动项目早落地、资金早到位,保证帮扶早见效。二是选派助推发展的帮扶干部。把机关处级干部结对帮扶作为有效措施,指定处室主要负责人为第一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结对捆绑,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按照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标准,优先从机关处室处长、优秀机关干部中为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打造脱贫攻坚的“领头雁阵”。每年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外出考察、调研等经费,确保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能够下得去、干得好、出实效。三是建设引领发展的村级班子。帮扶先帮支部,扶贫先扶干部。建立厅机关先进处室党支部与阳河村党支部“1+1”互促共建对子,机关党员干部定期到村调研指导、定期问询群众诉求、定期送法送医送温暖等多种形式,增强村支部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融入阳河村党支部党日活动,第一书记定期讲党课、定期走访党员和贫困群众、定期“晒”工作动态,加强对全村党员的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辐射打造先进的村级党员干部队伍。

  讲担当,精准推进,让每一户都得到帮扶。讲担当是“五讲五比五提升”的责任要求。体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就是强化责任,靠敢于担当的过硬作风,扶真贫、真扶贫、解难点。一是产业发展脱贫一批。开好特色产业“药方子”,拔掉长期贫困“穷根子”。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缺资金的贫困户,在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对缺产业的贫困户,在发展养猪、养鸡、养蜂等传统养殖业和魔芋、特色洋芋等种植业进行产业奖补;对缺技能的贫困户,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举办示范班、专题班,传授贫困群众使用技能;对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提升,组织系统内单位和个人积极订购认购。“短期增收+长期培育”的产业结构、“精准输血+自我造血”的产业模式、“内部消化+外创品牌”的产业营销手段,创新了扶贫机制,形成了内在动力,让贫困户找到稳定脱贫的道路,从根本上避免脱贫后“返贫”。二是法律援助脱贫一批。铺设贫困村法律之桥,走贫困户依法脱贫之路。出台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十条措施,并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推进法律扶贫工作深入开展。成立律师团,落实法律顾问,组织法治讲座和农村法律知识培训,建设法治长廊和法治文化墙,为贫困户解决工伤医疗事故、请求支付劳动报酬、赡养抚养等涉法问题提供日常帮助。开展“两认两帮”实践活动,律师与帮扶包联的贫困户认一门“亲”,律师事务所出资参与阳河村认一块“地”,帮助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系统,在便民服务中心装配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为每个终端后台确定专职服务律师,开辟法律扶贫的“绿色通道”,形成法律扶贫新格局。三是教育资助脱贫一批。组织律师与贫困户、在读大学生、单亲留守儿童建立结对帮扶资助关系,设立教育扶贫助学基金,实施教育帮扶三年计划,凡是三年内考上高中、职校和大学的贫困家庭子女都可以获得资助,保证贫困学生有学上,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法律扶贫和深度扶贫的汇聚,极大调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成效。

  讲奉献,多措并举,让每一策都惠及群众。讲奉献是“五讲五比五提升”的服务要求。体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就是深耕细作,靠求实求效的过硬作风,激内力、聚合力、树形象。一是扶户帮村,以一户带百户。问题是源动力,目标是驱动力,既抓一户精准脱贫,更抓全村普惠致富。加大村公共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修建综合文化广场,修建防洪堤,建好入户路,推进村委会公厕和广场周边绿化建设,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解决村民期盼已久的“娱乐有去处、健身有场所、活动有阵地”等现实问题,打造乡村绿水青山原生态。争取脱贫攻坚党费专项资金对钢索木板吊桥进行加固维修,积极协调实力企业与茶叶专业合作社合作完成省农发办批复的茶园种植项目,尽可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让群众看到感受到身边新变化,集众智增强整村发展潜力。二是正风树标,以榜样塑群样。把村级新民风建设建设作为扶贫扶志的重要内容,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风”抓起,通过支部委员和村组干部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弘扬“诚孝俭勤和”的新民风,改善村风民风。培育先进典型,争取资金对致富带头人和新民风先进典型进行奖励和鼓励,以先进带动后进,以事迹引领风气,增强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自觉性。大力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村内老党员、特困群众、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了基层群众的心坎上,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全村群众的认同感。三是积小聚众,以亲情聚感情。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全系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公证员、律师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通过结对共建、帮扶基层党员、建立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支持爱心超市发展等扶志措施助力脱贫攻坚,吸引有志于扶贫开发事业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前往阳河村投资兴业,形成了资源汇聚、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营造了一种“人心齐、泰山移”的脱贫攻坚温馨氛围。(据厅组织干部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