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我省人民调解工作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工作经验】
陕西省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
【工作动态】
我省人民调解工作步入全国第一方阵
陕西省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全省大局,建设法治陕西”这个主线,深入实施人民调解法,以创新促发展,以探索求突破,人民调解工作达到更新水平,开创出人民调解工作的“陕西模式”,人民调解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三年来,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并成功调处各类纠纷38.5万件,调解成功率达百分之98以上,防止群体性上访、群体性械斗、民转刑案件5680件,实现了“一升三降”的预期目标,即调处矛盾纠纷总量上升百分之23,全省群体性事件、来省集体访、进京非正常访分别下降百分之16、百分之17和百分之38,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为追赶超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着力破解“四大难题”队伍法治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陕西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法治强规范,以法治促保障,于2016年12月率先在全国出台《人民调解员管理服务办法》,并以省政府令颁布实施,激活了人民调解事业这池春水。《办法》从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权利义务、工作保障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增强了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从制度层面有力保障了队伍的稳定。同时,《办法》明确了人民调解员误工补贴的发放方式、补贴标准,规定了补贴下线。《办法》实施以来,全省百分之93的县(市、区)将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补贴标准有效落实,解决了全省97559名人民调解员的后顾之忧。“没想到调解纠纷以案定补不但发得更及时,而且补贴标准也提高了,原来口头调解20、30元不等,现在却不低于50元,一般纠纷不低于150元,调解纠纷也有了动力。”镇安县青铜关镇人民调解员黄本有感慨地对记者说。
二是全国首创“双建”工作去除行政色彩破解机制难题。“人民调解协会和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成立,为加强人民调解员管理培训、会员维权、工作交流搭建了平台,使一大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使人民调解员有了‘娘家’,司法行政机关有了‘助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6月12日,安康市石泉县司法局高德铭局长在全省人民调解工作会发言中感慨地说道。为破解司法行政机关直接管理人民调解组织和具体参与矛盾纠纷调处、调解工作行政化色彩浓厚的问题,进一步理顺人民调解工作管理体制,真正体现人民调解的群众性、自治性和民间性特点,提升新形势下人民调解调处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陕西省开创性地在全国率先开展建立市县人民调解协会和县(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以下简称“双建”工作)。
统一部署落实,稳步协调推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省司法厅制定了《人民调解“双建”工作抓点带面方案》,在3市、6县(区)创办工作示范点。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及时下发了《关于建立人民调解协会和调解委员会的意见》,又会同省综治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双建”工作的通知》。截止2017年底,全省12个地市、107个县(区)人民调解协会建成率均达百分之100,实现了2015年提出的省市县三级协会全覆盖的目标,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协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人民调解工作新格局。
安康市石泉县在县调解协会的指导下,近三年拿出40万元加强专业调解委员会建设,规范提升11个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61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推选各行业专业人员、行业部门管理人员、律师或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声望高的贤达能人组成专业调解委员会,分别涉及劳动、交通事故、医疗、消费维权、物业管理、旅游等行业。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履职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2017年成功化解涉案人数100余人、涉案金额1600万元的江南限价房工程纠纷等重大矛盾纠纷19起,调解成功率百分之100,防止群体性上访案件11起,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三是健全完善“五项机制”队伍专职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是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人民调解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省厅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健全完善专职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度,突出专业知识、法律政策和调解技能培训。通过安排专职人民调解员旁听法院庭审和推荐担任人民陪审员等形式,促使其从“专职”到“专家”的转变;对岗前培训、继任培训合格的专职人民调解员进行登记备案,颁发人民调解员证书。对选聘的专职人民调解员通过定身份、定职责、定待遇的“三定”方式予以稳定,确保专职专用,真正做到“术业有专攻”;大力开展优秀人民调解员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人民调解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013以来共培训基层人民调解员12万余人次,有力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参训的调解员都反映说培训班真是及时雨,老师们的水平都很高,让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安康市岚皋县新任司法局长陈前安说:“这次培训太解渴了,明了方向充了电,取到了真经,真的是拨亮捻子添了油啊,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四是创新调解工作形式,顺应社会发展回应人民企盼。“谢谢《帮忙有一套》人民调解员王顺虎把我们12个农民工干了半年活、要了两年多的11.5万元工钱总算要回来了,我们终于可以踏上回家过年的班车了”,2018年腊月二十日上午,来自旬阳县在西安打工的许名文等12名农民工眼含热泪、感激地来到陕西电视台,为《帮忙有一套》栏目送来了”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锦旗。进一步创新人民调解工作,运用现代传媒提高人民调解的质量水平,是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群众的企盼。2017年2月20日,陕西省司法厅与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帮忙有一套》电视调解节目。这是全省唯一一档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主要内容和宗旨的电视节目。栏目自开播以来,共播出节目300多期,参与栏目的调解员46人,律师25人,收视表现良好,观众认可度不断升高。许多老百姓在栏目微信公众号激动地称赞节目“为国分忧,为民解愁,点赞!”
陕西广播电视台《帮忙有一套》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使得电视调解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合法化。栏目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2018年春节前为农民工讨薪的几起案例,“三八妇女维权周”调解的老人赡养问题、反家暴、婚姻矛盾等多起案例,3月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3·15”维权案例,都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老百姓看到栏目如此快捷方便地解决纠纷,不用耗时耗力上法庭打官司,纷纷向电视台和调解员求助,解决了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实践证明,陕西人民调解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对于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陕西人民调解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基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陕西被司法部确定为6个先进省市之一作典型发言。陕西在全国首创的人民调解“双建”工作做法及经验,受到司法部基层司领导及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被认为在全国具有推广价值。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会上,北京、浙江及陕西三省(市)作典型经验介绍,司法厅厅长王永明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详细介绍了近年来陕西人民调解工作创新成果,得到司法部领导和全国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据厅基层工作指导处提供信息整理)
【工作经验】
陕西省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大幅度提高
为保障法律援助事业健康发展,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监管,保证法律援助经费规范有效使用,根据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和《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及财政部、司法部《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办案专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近日,陕西省司法厅、陕西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是大幅度提高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民事、刑事、行政援助案件补贴为每件1000—3000元,跨区域法律援助案件每件为2000—4500元,无期徒刑、死刑和死刑复核案件按照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的1.5倍执行。
二是大幅度提高其他法律援助服务事项补贴标准。律师被法律援助机构指派从事值班工作的每人每天补贴100—500元;法律援助人员代写法律文书每件补贴200—500元。
三是明确法律援助经费使用范围。明确规定办案费、开展法律援助宣传培训调研等工作费用、“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运行费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和卷宗档案管理费用、表彰奖励法律援助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费用为法律援助经费使用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范围和性质。
四是规定各级财政部门将法律援助经费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法律援助机构向主管机关和同级财政部门编报年度法律援助经费预算和绩效目标,报告本年度法律援助经费使用和绩效完成情况。
五是实行办案补贴与办案质量挂钩,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法律援助机构可根据结案归档卷宗材料、受援人的满意度及办案效果综合评价,对优秀案件提高办案补贴200—500元(本年度优秀案件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百分之10),对质量明显较差的案件扣减办案补贴200—500元。
六是根据以审判为中心的的司法体制改革有关内容对法律援助补贴事项进行了调整。加入申诉案件、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复核案件的补贴内容,同时根据刑事诉讼法要求,明确了在公检法派驻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师补贴事项。
新的经费管理办法的出台进一步调动了陕西省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对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严格规范了法律援助经费的使用,为推进今后全省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困难群众获得免费又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据厅法律援助工作处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