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子期刊
 -
 
陕西司法要情
 -
 
正文

陕西司法要情2020年第7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0-03-03 20:03 来源:厅办公室 浏览数:

【工作动态】

  省委依法治省办出台十条措施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基层工作】

  “运动戒毒”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省委依法治省办出台十条措施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部署要求,结合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和执法司法执行一线迫切需要,中共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出台疫情防控法治保障十条措施,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依法防控、依法治理水平,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制定完善传染病防治、应急管理、野生动物保护、动物防疫等地方性法规,明确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社会、公民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和法律责任。制定相关政府规章,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提高疫情防控法律制度体系可执行性、可操作性。

  全面履行法定职责

  严格按照现有法律法规以及我省相关地方性法规规定,依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对人员限行、紧急征用等政策文件的法律监督,确保疫情防控法律体系统一、高效。对疫情防控工作涉及的应急管理措施、重大执法决定、涉法涉诉信访等,认真做好合法性审查,切实把好审查关口。

  依法实施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临时性应急管理措施,依法制定发布规章、决定、命令、通告等文件。在作出疫情防控重大决策时,应落实集体讨论决定程序,充分听取法制机构意见。要根据疫情发展状况,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纠正对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刀切”劝返等做法。

  依法严惩破坏疫情防控违法犯罪行为

  认真贯彻落实“两高两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依法从快从严惩治抗拒疫情防控措施、暴力伤医、制假售假、哄抬物价、诈骗和聚众哄抢、造谣传谣、失职渎职和贪污挪用、破坏交通设施、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犯罪以及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拒不执行紧急状态下的决定命令等妨害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加大重点场所执法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反规定组织群体性聚餐聚会、集中办学培训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企业、工地等违反规定开工复工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执法力度,规范农贸市场,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市场和交易行为。全国疫情解除前,严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依法规范捐赠、受赠行为,确保受赠财物全部及时用于疫情防控。

  加强涉疫情案件办理工作

  加强对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合同履行、劳务纠纷等民事案件以及延期审理、中止诉讼、适用不可抗力等工作进行指导,统一裁判标准,定分止争。提出司法建议,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诉讼服务机制,便利当事人安全参与诉讼活动。通过提起公益诉讼、提出检察建议、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形式,加强相关工作的检查监督。加强涉疫情案件行政复议工作,优化提交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的途径和方式,严格行政应诉答辩时限,做好行政复议、应诉法律保障。

  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

  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和信息发布制度,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和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不得缓报、漏报、瞒报、谎报。改进发布方式,主动与媒体、群众沟通,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从源头上切断谣言。

  防范化解社会风险

  加强对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安全稳定风险的监测、排查、防范、处置等工作。依法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对涉嫌造谣传谣的网络媒体和人员依法约谈、依法处置,对编造、传播虚假疫情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

  依法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打通人流、物流堵点,确保员工回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加大对受疫情冲击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鼓励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尽快返岗复工,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解决个体商户尽快恢复营业问题。组织好农资生产、流通、供应,适时开展春播。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有序返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

  加强法治宣传

  以社区为重点加强法律解读和法治宣传。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项宣传活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及时公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以案普法,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指导各类媒体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

  多形式开展人民调解、公证律师、法律援助、复议仲裁等业务,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提高办事、办案效率和服务质量。依托12348陕西法网等平台载体,认真研究因疫情引起的企业复工、保险待遇、合同履行等法律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指引。整合律师、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等法律服务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法律援助。(据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提供信息整理)

“运动戒毒”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陕西省榆林强制隔离戒毒所坚持“疫情防控不放松、教育戒治不缺位”,科学部署特殊时期的教育戒治活动,大力开展运动戒毒工作,有效增强了戒毒人员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免疫力,助力疫情防控。

  一、高点站位。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坚持把保障戒毒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以运动戒毒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一是根据钟南山院士提出的“运动会让人体这部机器开动起来,提高免疫力”建议,研究制定了《场所封闭管理期间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方案》,强调要充分发挥运动康复的重要职能,提高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增配了运动服装、器材。二是进入管教区的所领导靠前指挥,一线督导,具体部署指导运动戒毒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三是战线前移,在进行严格的身体检查、接触史调查后,将康复训练中心主任纳入封闭执勤警力序列,组建了由9名民警组成前线运动戒毒工作团队,分工负责不同项目的训练任务。

  二、科学实施。严格按照司法部戒毒局、省司法厅和省戒毒局的要求,多措并举,科学实施运动戒毒工作。一是规避聚集性训练,严格按照分队别、分班组、分批次、分时段训练的办法,训练活动中,现场指导民警及所有参与训练的戒毒人员均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并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人员过度集中。二是严格执行训练前必进行身体检查、必进行体质测试评估的办法,由康复训练中心和戒毒医疗中心联合,根据体检及体质测试结果综合筛选参与人员,避免因患有心脑血管等不宜运动的疾病而造成运动风险,同时保证训练期间医务人员全程跟踪,以便随时做好运动风险处置。三是根据戒毒人员的体质测试结果,有针对性的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戒毒方案,增加训练项目,既设置跑步、功率自行车、力量训练等单一性、个体性的大强度运动训练科目,也设置太极拳、八段锦等5套非对抗性的训练科目,还设置了乒乓球、计分投篮、VR实景运动等趣味性运动项目,使戒毒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得到了充分的运动康复。

  三、注重实效。为确保运动戒毒在提高戒毒人员免疫力及助力场所安全稳定中取得实效,在主要训练项目中采取分类实施的办法。一是以传统性的运动项目为基础,通过组织戒毒人员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华传统有氧健身运动,不断增强戒毒人员的心肺功能,增强其免疫力。二是以地方性的地域运动项目陕北大秧歌、腰鼓为载体,激发戒毒人员参与运动戒毒积极性,通过训练舒缓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三是以中华健身舞龙操为提升,让戒毒人员在穿、举、腾、跃、戏等一系列舞龙动作中,逐步感受和体会到代表中华民族图腾的龙的精、气、神、韵,唤醒戒毒人员的家国情怀,激发其戒治动力。(据省戒毒管理局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