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
1.坚持依法行政 推动职能转变 全面提升政府法治化水平
2.打出凝心聚力组合拳 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
【基层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 推动职能转变
全面提升政府法治化水平
近年来,延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努力建设法治政府,2018年荣获全省“建设法治政府示范市”。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合力推动工作机制。夯实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实施、依法治市办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将宪法法律、党内法规纳入市委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学法内容,每年举办3次以上专题法治讲座,着力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全市年度重点工作,把依法行政成效作为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指标,形成倒逼落实、合力推动工作机制。
二、完善制度体系,保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持开门立法,每年公开征集政府立法项目,完成行政立法调研3个,年内出台政府规章1部。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实现市县政府及工作部门和镇村法律顾问全覆盖。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实行全流程化管理,做到凡文必审、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办法,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全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双试点,“一枚印章管审批”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8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六个一”审批经验在全省推广,并受到住建部表彰。严格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创新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提升。
四、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严格实施《延安市行政执法考核实施办法》,进一步梳理执法主体资格、执法人员资格、行政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加快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制定市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方案,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保、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五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坚持把政务公开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落实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要求,开展“市长信箱”“在线访谈”“公民代表进政府”等活动,定期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文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延安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优秀单位,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获得全国先进。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开设“百姓问政”“延河热线”等栏目,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
六、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助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整合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行政调解、人民调解、仲裁、公证等资源,形成多种矛盾纠纷化解方式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持续推进以行政复议委员会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功能,加大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纠错力度,行政复议成为延安市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延安市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九平式”调解入选2020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深化“两说一联”机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市、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市。在全省率先建成黄龙、宝塔2个县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两个三”工作法、“普法责任田”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据延安市司法局提供信息整理)
打出凝心聚力组合拳 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
2020年以来,安康市司法行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司法厅有力支持下,抢抓改革发展机遇,全面实施“五新”举措,打出凝心聚力组合拳,不断开创司法行政追赶超越新局面。
一、新精神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到安康考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研究制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新时代安康司法行政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意见》,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司法行政工作追赶超越的实际行动。
二、新目标引领。按照立足安康,紧盯全省,放眼全国的要求,将追赶超越的目标确定为“全市优秀,陕西一流,全国先进”。通过弘扬跳起来摘桃子的拼搏精神,引领全系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新理念激发。牢固树立“勇担当、善作为、创一流”的全新工作理念。“勇担当”就是勇于服务全市工作大局,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善作为”就是科学施策,善作善成,守住不出事的底线,干出成效、干出精彩。“创一流”,就是激发比拼斗志,对标先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事业成就感激发更大工作热情。
四、新机制保障。一是建立项目化管理机制。对确定的15项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推进机制,限定完成时限。二是建立业务指导机制。强化机关科室对县区业务工作的指导和服务,督促指导县区明晰工作重点,推动市县一体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对于基层有亮点、有特色、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通过召开现场会等方式进行推广交流。
五、新举措提能。一是加强党建提能力。出台《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规定》,选齐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从严抓实“三会一课”,推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二是强化培训提能力。定期开展“支部小讲堂”活动,邀请市政府办、市委组织部、安康日报社等单位业务骨干讲授公文写作、新闻宣传等业务。三是调查研究提能力。开展“大调研”活动,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提升党员干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施“五新”举措,推进安康市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法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提请市委印发《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安康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安康市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办法》《安康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创新建立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清单制度,公布44个市级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举办全市“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业务培训。推进行政复议“四化建设”,大力提升行政应诉能力。二是“七五”普法再掀新高潮。隆重举行《民法典》宣传启动仪式,市政府常务会议率先专题学习《民法典》,举办全市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专题讲座,邀请西北大学法学专家授课。打磨升级大型普法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首场演出受到省厅领导和评审专家一致好评。三是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筹措资金50万元,建成安康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力实施好旬阳、石泉、宁陕、镇坪4个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成立疫情防控公益法律服务团,印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汇编和法律实务指南》,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四是维护安全稳定成效显著。开展“百日行动”化解涉疫矛盾纠纷,自7月份起安排部署为期3个月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首月已经排查化解涉及复工复产、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等矛盾纠纷496件。妥善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疫情防控工作,全市社区服刑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持续安全稳定,无重新犯罪。五是司法行政改革步伐加快。10个县区139个司法所全面完成体制转隶划转任务,划转政法专项编制293个,77个司法所所长任命到位,105个司法所完成资产移交,73个司法所办公用房面积均达到120平米。启动“六好司法所”创建,力争用3年时间全部达到“六好司法所”标准。积极稳步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改革,大力实施司法鉴定规范化建设,建立随机抽号选择鉴定人制度,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据安康市司法局提供信息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