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渭南,落叶飘零,凉风凛冽。11月18日至19日,省司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律协党委书记孔德勤深入渭南市潼关县、临渭区,走街道、进乡村、入社区,调研“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他指出,建立和推行“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工作,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法律顾问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渭南市临渭区、潼关县在全省率先推行这项工作,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深化思想认识,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保障方式创新为动力,以现代服务方式为引领,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支撑,大胆探索,创新实践,为全省普遍推行这项工作积极创造积累新鲜经验,为全面推进我省法治建设进程作出贡献。
11月18日,孔德勤一行先后来到潼关县东晓社区和秦王寨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边听边看,并仔细向社区(村)领导及顾问律师询问了解有关情况。而后,在该县司法局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孔德勤首先对潼关县积极开展“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评价。潼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且走在了渭南市及全省的前列。工作特点比较突出: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很到位,工作起点高。县常委会专门研究,成立了县委政法委书记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司法局设立专门办公室,并以县委、县政府两办名义正式发文,印发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县财政负担工作补贴经费,保障经费落实;高规格召开启动大会,县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分别讲话,社区(村)领导和顾问律师代表公开表态发言。工作认真扎实,措施很有力,体现创新性。以制度化形式签订了服务合同;创新实施“顾问团工作制度”,注重优化整合资源,注重资料积累和工作记录,采取团队化服务、公示承诺等便民形式,取得了积极效果。孔德勤对潼关县下一步将着力采取建章立制、规范行为,落实“四个一”工作要求,加强跟踪督查等工作措施,给予了积极评价和认可,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要搞好统筹结合。把“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和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整合所有司法行政资源,统称“法律服务室”;服务一定要到位。要注重服务的具体性、实效性,创新服务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补助一定要落实。要兑现承诺补助经费,充分调动律师积极性;要充实加强力量。要挖掘潜力,充分发挥退休老同志等人员的作用,强化力量保障;总结新鲜经验。要不断研究解决工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积累新鲜经验,起到示范作用。
11月19日,孔德勤一行又先后到临渭区所辖陕西渭临律师事务所、西岳社区、故市镇东屯村进行调研。每到一处,仔细询问情况,认真查阅资料,给予具体指导。在临渭区司法局召开的座谈会上,孔德勤指出,看了临渭区一个律所、一个社区、一个村后,对临渭区“一村(居)一法律顾问”试点工作感受很深:建立了一个制度。全区普遍建立了法律顾问制度,具体落实了四中全会精神,走在了全省前列;完善了一个体系。全面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从制度、职责、人员、工作、经费保障上都得到了落实,把法律服务全覆盖落到了实处;探索了一套方法。从法制宣传到法律援助、信息服务、代理案件等多方面,探索创新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法律服务新方法。如:宣传车、宣传栏、利用微信、QQ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法律服务活动,形式新颖、效果良好。
座谈会上,针对大家汇报和发言中提出的人员、经费不足等一些具体问题,孔德勤要求大家在今后具体实践中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孔德勤对潼关县委、县政府及临渭区委、区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对潼关县、临渭区广大司法行政人员和律师队伍的积极努力工作,表示感谢和敬意。同时希望潼关县及临渭区司法局,继续努力,不断探索,着力为全省“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面推行探路奠基,切实发挥先行先试引领示范作用。(唐宏)
来源:省律协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