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实施精准普法 助力脱贫攻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11-29 15:11 来源:厅法研处 浏览数:

省司法厅扶贫小组工作纪实

  11月20日,省司法厅扶贫工作小组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冒雨来到镇坪县曾家镇阳河村扶贫点,开展深入细致的脱贫攻坚工作。

  “只要有产品,我们帮您想办法”
   ——省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康长峰说

 

 

  贫困户蒋兴国(镇坪县曾家镇阳河村村民,司法厅法制宣传处包联贫困户)在近一年的帮扶下,建起了现代化的鸡舍,养了100多只“林下散养乌鸡”。乌鸡早晚餐是自种玉米和野草,其余时间散养在山间林下,渴了喝露水、饿了吃虫子。这种清新的自然生态和愉悦的成长机理下生长的乌鸡,富含各种维生素和常量元素,肉质细嫩、汤浓味纯,可弥补虚损、补血益气。尤以这种山林散养、生长期常的乌鸡为甚。
  “孩子们大了,也不常回家,有这么好的政策,这100多只鸡子,就当自己的娃儿来养。好!好!”蒋兴国拉住康长峰的手不停地说。“这么好的原生态的产品,我们会想方设法帮您销,放心,老蒋。”康长峰说。

 

 

 

  谭朝顺老婆(本人没有名字,文盲,司法厅法制研究处包联贫困户)拉着司法厅法制研究处刘孟华副处长的手说:“两个孩子还小,上学要花钱,他爹在外头也挣不了几个钱。难哪!”他们家有房(临时购买的老房)、有地(一家四口6亩多地),养有5头猪,但是微薄的收入难以应付两个孩子上学不小的费用,家庭生活举步维艰。“好好养猪,做成腊肉,量也不大,我们帮您销。只要肯干,一定会好起来的。”刘孟华拉着女人的手说。

 

 

  贫困户的农产品原生态、质量好,但数量少、规模小,想大规模的走向市场不可能、也不现实,在小范围内消化变现是最佳的选择。
  10月21日,扶贫工作小组分5路,对9户贫困户入户走访,核算了前三季度收入状况并签字确认。

  “仲裁是解决一切民商事纠纷的有效方法,和人民调解异曲同工,仲裁裁决有执行效力”
  ——宝鸡仲裁委一部部长、仲裁员张宏明讲   

 

 

  我省安康、商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仲裁事业发展已经具备条件,设立仲裁机构势在必行。鉴于安康、商洛两地没有仲裁机构,但仲裁事业社会效能必不可少的迫切需要,宝鸡仲裁委积极参与省司法厅扶贫工作当中。
  11月21日下午,扶贫工作小组在镇坪县曾家镇政府举办了“实施精准普法,助力脱贫攻坚”法治讲座,镇党委政府全体干部、村四职干部、镇人大代表和部分村民代表等124人全数参加。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仲裁和人民调解异曲同工,但又完全不同,在民商事纠纷和解方面大放光彩”。宝鸡仲裁委第一部长、仲裁员张宏明在讲座上讲到:“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对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依法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院判决同等执行效力。”
  “第一次清楚地知道了仲裁是怎么回事,原来一直认为和调解差不多,没想到在经济发展中仲裁有这么大的作用。”镇平县曾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郑杰说。

 

 

  “宝鸡仲裁委成立20年了,积累了一些经验。请您高度关注仲裁工作,而且我想通过您向安康市政府汇报,如果需要,在机构设立申请、章程建立健全、工作流程设计等方面我们可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帮助。”宝鸡仲裁委副秘书长刘虎成给镇坪县挂职副县长、司法厅法制研究处副调研员刘美琳说。

  “在法律框架下调解纠纷,在法治框架下依法维权,才是明智之举”
  ——陕西省浩公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优秀律师王浩公讲

 

 

  王浩公律师已经是第二次到镇坪县做法治讲座了。“所有纠纷,只要在情与法当中,或找村干部、镇干部解决,或求助人民调解员、仲裁机构,或找律师进入诉讼程序,都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一切意气用事、拍脑袋行事,或者信访不信法、信‘拳’不信理的举动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家庭的不负责任、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王浩公接着说:“干部,无论县级市级乃至于省级机关干部,还是村干部还是乡镇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一定得记住‘法无授权不可为’,于法无据的行政行为都是违法的。处理行政事务,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矛盾纠纷,都要在法律框架下思维和推进。”
围绕全省重点工程——平镇高速公路化龙山隧道工程当中耕地、林地征用和拆迁等问题,王浩公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了6位群众代表和干部的问题,大家都很满意。

  “依托农业合作社,打造良好品牌,把贫困户的产品销出去。”
  ——镇坪县挂职副县长、省司法厅法制研究处副调研员刘美琳说
  11月21日晚,天麻麻黑,阳河村村委会灯火通明。刘美琳召集镇坪县10多个企业负责人、阳河村几个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省司法厅扶贫工作组成员座谈。

 

 

  “腊肉干已经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市场覆盖率高、口碑好,贫困户的腊肉我们来解决,这点没问题。”镇坪县永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监何安平坚定地说。王浩公律师插话说:“我们愿意免费为‘美味佳’和‘深山来客’两个品牌做法律顾问,一切法律问题我们无条件承担。”省纪委驻司法厅纪检组副组长刘建鹏鼓励大家说:“不和市场拼规模,我们只拼品质,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
  司法厅法制宣传处主任科员贾少波发言:“秦巴山区交通不便,是地域劣势又是农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保证,也是积极向外阜学习借鉴‘厚积薄发’的绝佳时机,要汲取‘枣想核你在一起’的营销思维,在产品包装和文化挖掘上下功夫,大打秦巴文化牌。”

 

 

  刘美琳总结说:“借助省司法厅搭建的扶贫工作平台,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和仲裁机构聚合发力服务牵线,在“帮”和“扶”上做大文章。贫困户的优质农产品,可以通过企业进行现代化加工,形成独立品牌,参加全省、全国博览会,大打‘原生态’牌,保证贫困户看见盼头、尝到甜头,结款在最前头。”
  扶贫工作小组带回了“美味佳”和“深山来客”等品牌产品样品,浩公律师事务所拟在适当的场合进行产品推介。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