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陕西法律援助三举措助力农民工讨薪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3-02 09:03 来源:厅法援处 浏览数:

 2017.2.21周至县政法委书记朱建平等领导为农民工发放工资

 

  2017年2月16日,120多名农民工从西安市周至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朱建平等相关领导手中领到被拖欠工资49万元,连声感谢该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为他们讨回血汗钱。

 

2017.2.21在周至县法律援助中心工资发放现场,领到工资的农民工非常高兴

 

  这些农民工在周至县某建筑工地从事粉刷、抹灰、砌砖、土建、贴瓷等劳务工作。务工期间,包工头仅仅付给农民工生活费用,工资却一直未能给付。农民工多次找包工头讨薪,后包工头答应春节前给付。直至春节前夕,未拿到分文工资的农民工情绪激动,到县政府集体上访。周至县法律援助中心立即启动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绿色通道,并对农民工身份、欠薪证据资料逐一核对,及时制定讨薪方案,与包工头联系,从法理、人情、社会稳定等各方面晓以利害,最终在法援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协调下,为120多名农民工给付拖欠工资49万元。
  这是陕西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讨薪维权的众多案例之一。2016年以来,陕西法律援助工作把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针对“农民工讨薪”工作作为重点任务,采取多项措施,着力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题,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全年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4770件,为37670名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获取利益6.7亿元,其中办理农民工案件6800余件,农民工受援人数达到9950名。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引导,提高农民工讨薪维权意识。省司法厅认真贯彻中省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要求,下发《陕西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欠薪案件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结合“七五”普法,开展“法律援助进乡村、进企业、进工地”等活动,利用劳务市场、车站广场等农民工密集区域,设立法律服务宣传站点,免费发放农民工适用的《法律知识读本》《农民工维权案例》等法律手册和资料,将讨薪的行政途径、法律途径和法律援助的受案范围、受理条件、申请程序、联系方式等内容明白无误地告知农民工,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维护合法权益。
  二是推行便民服务举措,开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省厅在全省组织开展“走基层抓化解,强基础促和谐”主题月活动,大力开展涉及农民工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重点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及农民工切身利益纠纷的调解工作,引导农民工以协商的方式方便快捷地解决矛盾纠纷。各地也充分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积极主动入村、入社区、入工地,上门服务,对有证据证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注重发挥“12348”法律援助专线功能,指定业务熟悉、责任心强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员负责电话接听、接待来访。对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简化受理程序开辟绿色通道,不审查经济状况,快速办理。对有确凿证据证明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拿不到工钱的农民工,因故无法出具身份证的,先行受理,及时指派律师提供服务。
  三是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为农民工讨薪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对办理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向老板索要工资的农民工,依法引导他们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如查清用人单位的主体名称,保留用工合同,保存工资条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对那些已有相关证据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帮助他们代写法律文书,代理进行非诉讼调解;对进入诉讼阶段的案件,及时指派业务强、素质高的律师为农民工提供援助,做到案件的专业类型与律师的专长相符,案件的难易程度与律师的能力相当。同时,组织开展“万案评查、千人回访”活动和全省法律援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通过回访农民工受援人、庭审旁听、案件抽查、第三方质量评估、服务跟踪等监督检查制度的同时,又采取了对外公布投诉电话、网上设置投诉电子信箱和定期召开受援人座谈会等方式,加大了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力度,进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服务的质量。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