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下乡日记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2-02-29 15:02 来源:办公室 浏览数:

下 乡 日 记

路志强

  本文系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同志在安塞县农村开展“走进老区、接受教育、宣讲法律、服务群众”活动时写的下乡日记, 8月30日《法制日报》头版刊发。现全文转发。

  编者按:近日,陕西省司法厅处级以上干部自带被褥,住进延安农村窑洞,半天劳动,半天调研,与老区百姓一起侍弄庄稼果树,一块消除麻烦纠纷。汗水和热泪洒在一处,困惑与欢欣也在一起。老百姓从观望、接受,到融合,干部们也感受到久违的干群亲情。

  难能可贵的是,紧张的工作劳动之余,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将四个日日夜夜的所见所闻所感,原原本本记录下来,字里行间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和对群众的真情实意。他感慨:下与不下不一样,常年待在机关,就看不到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知道老百姓所需所想,更不知道什么叫艰苦奋斗;住与不住大不一样:只有住下来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群众细谈、深谈,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讲与不讲大不一样:住下来和老百姓进行拉家常式的法制宣讲,群众最欢迎;劳动与不劳动大不一样:一些机关干部生长在城市,这次切切实实到农村参加生产劳动,真正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帮与不帮大不一样:群众对住村干部认可不认可,欢迎不欢迎,关键看你来了给他们帮忙还是添乱。

  “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最大危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引导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群众本领”。

  陕西省司法厅此次干部下乡主题活动,正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密切联系群众之举,也为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一个有着浓郁陕北风情的样本。本报今日将这篇下乡日记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这些年我经常下基层调研,但真正住下来、这么长时间到基层一线和农户家中了解社情民意、宣讲政策和法律、为群众办实事还是第一次。这次厅里组织开展的为期一周的“走进老区、接受教育、宣讲法律、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使我真正有了更好的深入一线、了解民意、贴近群众的好机会。

  2011年8月15日

  多云转雷阵雨,西南风三到四级

  住村不扰民赴县不扰官

  早上7点,我们从厅机关出发驱车赶赴革命圣地延安。这次下乡厅里作了严格要求,不带小车,10名厅领导、40名处级干部、12名律师公证人员统一乘坐大巴车,自带被褥,自付伙食费,不迎送、不陪同,不搞宴请接待、不接受土特产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做到“住村不扰民、赴县不扰官”。经过4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大巴车直接开到延安市枣园。一下车,按照活动日程安排,大家随即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看到当时毛泽东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住的地方还没有今天普通百姓住的好,已开始明白什么叫艰苦奋斗了。参观完后在张思德纪念碑前举行了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集体诵读了《为人民服务》原文,重温了入党誓词,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动员和安排部署。仪式结束后,吃过简单的农家饭,各工作组不顾长途乘车的疲劳,冒着突然下起的雷雨迅速钻进各县司法局派来的面包车,奔赴所在的乡村农户。路上,随行的安塞县司法局干部聊了我们要去的村子的基本情况。当说到该村立足实际、发展苹果产业、带领群众致富的情况引起了我的兴趣和注意,这也迎合了省上发展果业的政策思路。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下午两点多,我们到达了住村入户的目的地——安塞县沿河湾镇方塔村高世明家。

  这样摘容易伤苹果” 



  放下行李,没顾上喝一口水,我就提出要看看村容村貌。今年60岁的村支书白光荣带着我们先到村子里的中心广场看了看,然后来到了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10月30日来过并亲自采摘苹果的园子。这个苹果园在山坡顶上,园子旁边有一个炮台,白支书讲这是用来打冰雹的。这门高射炮能打四五千米高,打冰雹很管用,这对果子不受冰雹侵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有一定危险性,必须严格技术操作。我们听到后既受鼓舞、又被老支书运用科学技术、一心为民、不惧风险的精神所打动。方塔村全村138户601口人,主要种植苹果树,果园面积2470亩,去年人均收入7085元,苹果每亩均收入7000多元,为提高品质,全部采用了套袋技术。白支书把我们带到一棵未套袋的苹果树前,让我们摘上几个苹果。当看到我们是揪着摘果子时,他笑了,说这样摘容易擦伤果面,降低品质。说完,只见他两个手指在上,大拇指在下,朝上一顶,苹果很轻松就被摘下来了,而且果子和果把两不伤,我们按他说的一试果然很灵。老支书接着说,当年他还把这个方法传给了胡锦涛总书记和李源潮部长呢。

  这是在抢锨把,不是在打架



  出了果园往村里走时,看到雨后通村道路泥泞积水影响交通,我当即让村干部找来铁锨等工具,与住村工作组的6名干部开始清理道路淤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清理淤泥路段1000多米,疏通了道路。当看到我们汗流浃背、泥巴裹满裤腿地干活,乡亲们感动了,男女老少一下来了十几个人,纷纷参加清淤劳动。看到一位60多岁的村民用力地一铲一铲地铲泥,我上去抓住铲把说:“您老歇会,让我来铲”,但老人执意不让,紧紧抓住锨把不放,并对我说:“你们已经干了好一会儿了,好好歇歇,让我们来干”。那抢夺锨把的架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打架呢,这个场面让我十分感动。

  与村民谈社情民意



  清理完道路,大家坐下来休息。这时村里的许多老人妇女听说晚上有文艺演出,都纷纷来到村广场上看演出车搭台子、布灯光。我与村里的几位年长者坐在一起,聊起了村里的过去和现在。已退下来多年、现年75岁的老支书说,村里这些年变化很大,户户有果园,家家有沼气池,田间有积雨窖,村民们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民风淳朴,邻里和谐,老人们都落实了国家的社保政策,全村发展势头很好,可就是耕地少,村民吃粮基本上全靠买,平时可以,一旦遇上灾年,拿钱买不到粮食怎么办?所以村里老人们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推土造田。如果人均有一亩水浇地,那不仅花钱问题解决了,吃饭问题也解决了,他们这些老人也就放心了。

  绝不能念讲稿

  在房东高世明家吃过晚饭后,晚上7点的法制报告会和法制文艺演出准时开始了。这天晚上,村里的小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村民们像是过大年一样喜气洋洋。按事前的安排,我们准备了讲稿,但当我看到村民们老的老、小的小坐满了一地,都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时,我突然感到要和他们进行拉家常式的座谈,而绝对不能念讲稿,所以我毅然决然丢开讲稿,跟大家说一些如何处理邻里纠纷、教育孩子、签订苹果销售合同、防止上当受骗、用法律维护正当权利等村民们最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这样一来效果果然不错。村民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气氛非常热烈,这使我明白了农村的法制教育到底该怎么搞才能适应农民群众的需求。近一个小时的报告讲完,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另外,我们组织的法制文艺演出节目丰富,内容精彩,演员们很投入,村民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使我很欣慰。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却很充实。

  最不方便的是上厕所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现在农村变化很大,即使是比较偏僻的小山村,油路也通了,水电到户了,虽然不是有线电视,但家家房顶上架个“大铁锅”也能收到十几个台。看电视、吃水不存在问题,有线电话也有,除老人和小孩外,几乎每个中年人都有一部手机,这些和城里差不多。但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上厕所。由于多年的习惯,几乎每家的厕所都在大门外,大多数是人畜共用,因此条件较差。大热天上厕所,先要把爬在粪便上的苍蝇赶走,但当你刚蹲下,它又像轰炸机一样嗡的一声飞过来爬到你头上、身上,这个刚赶走,那个又飞来,这时心里感到特别不舒服。到了晚上更不方便,农村人习惯了临睡前往房子里放个尿盆子,城里人下乡几个人住一个窑洞,都不好意思在窑洞里上厕所,所以只好半夜往门外跑,晴天还罢了,到了雨天就得一手打雨伞,一手拿手电筒,很是不方便。男同志还好一点,女同志半夜三更往外跑还真有点害怕。同时下乡的田萍副厅长当说到她半夜一手打伞、一手拿手电到门外的玉米地找厕所的情景,大家还真有点同情。

  上厕所的问题成了城乡差别最大的问题,而且带有普遍性,所以我和房东进行了探讨,当问到把厕所建到室内并不复杂、为什么就做不到时,房东说这主要是个习惯问题。他说,祖祖辈辈这样惯了,没觉得不方便,再说把厕所弄到窑洞里他们也觉得怪怪的。看来城乡差别有时不光是硬件的问题,思想观念和习惯的差异才是最难改变的。

  2011年8月16日

  阴转多云,西南风四到五级

  一盆刚煮熟的玉米棒子



  吃罢早饭,我们乘车约20多分钟,翻过了几道山梁,来到了方塔村民小组贫困户艾克学家。艾克学老人个矮、躬背,头上戴个毛巾帕帕,握手时看到一双打满老茧、写满沧桑像铁耙子一样的手,让人震撼。听说我们来了,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堆着笑。老人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因打针不当造成腿残疾,生活难以自理,一个儿子因车祸造成残疾,家里就靠艾克学和70岁的老伴俩人支撑,日子过得很艰难,几孔窑洞除了有点粮食农具外,几乎一无所有,是真正的贫困户。看到此情让人有点伤感,大家不约而同地掏出身上的钱凑了2400元钱放在艾克学手里,此时老人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眼里闪着泪花。


  接着我们又赶往该村社区矫正人员侯叶军家。侯叶军因乱砍林木,被判三缓四,并处以5000元罚金。我详细询问了其家庭状况和矫正情况,鼓励其增强信心,好好改造,争取重新做人。当了解到其知道乱砍林木要受到法律制裁但仍要以身试法时,我的心情沉重下来,这说明我们的农村普法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使广大农民不但知法,还要守法,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从侯叶军家出来,我们又驱车来到侯沟门村服刑人员高中良家探访。高中良的母亲是一位坚强的中年妇女,丈夫残疾,一个儿子服刑,一个儿子患病,她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她对儿子高中良以盗窃犯罪被判6年半徒刑怎么也想不通,认为儿子只是在别人偷粮食时被雇用扛了一下麻袋,挣了几十块钱劳务费,为啥判那么重,而且连判决书都没给她,情绪很激动,怨气很大,准备上访喊冤。听到这种情况,我和同去的律师及工作组的同志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所以当即决定由同去的省律师协会会长赵黎明和办公室主任高涛马上前往高中良服刑的延安监狱了解情况,给她一个明白的答复,必要时可列入法律援助案件予以帮助。这位憨厚的中年妇女感动得直流泪,拿出一盆刚煮熟的玉米棒子一定要让大家尝一尝。

  再也不能说苹果太贵了

  下午两点多,我们带上锄头到贫困户柴二哑巴的果园帮助锄草。柴二哑巴在家排行老二,其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农民,因父母属近亲结婚,5个儿子、3个女儿中,1个女儿是聋子,两个儿子是哑巴。柴二哑巴的媳妇没上过学,一家人“一个不会说,一个说不好”,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看来不计划生育真是自讨苦吃。村支书白光荣一边教锄草的方法,一边讲苹果生产的工序和每道工序的关键技术。他饶有兴趣地说:“别看苹果好吃好看,但生产工序可不简单,要付出很多劳动”,“苹果生长管护从冬季就开始了,要经过清园、涂白、剪枝、消毒、刻芽、疏蕾、疏果、套袋、施肥、环剥、卸袋、采摘等12道复杂的工序,每道工序都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如锄草,由于树枝很低,有时要蹲着甚至趴着才行。即使像卸袋子这样最简单的活,干久了也会腰酸腿疼。”听了这些,再看看每个人汗流浃背的样子,大家由衷地说,以后再也不能说苹果卖得太贵了。这时柴二哑巴给我们送来了自产的西瓜和桃子让我们吃,看着我们吃西瓜,柴二哑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憨笑。

  有了炮台不敬龙王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方塔村夏季很容易下冰雹,一下冰雹就损失惨重,所以方塔村的村民长期有每年二月二敬龙王的习俗。每年二月二来临,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山上,用碾子打纸钱、点香炉、烧纸钱、敲盆大喊,祈求龙王神灵护佑一年风调雨顺,但冰雹该下还是下,损失依旧,“打火山”(俗称打火疙瘩)由此而得名。白光荣任村支书后,倡导村民科学种植,大力普及农业和果树科学种植技术,还于2004年春从省气象局购来打冰雹的高射炮,建了炮台,同时还建起了气象观测站,一旦有特殊天气出现,就发射炮弹,炮弹一打,冰雹就没了,果子和庄稼保住了,这一招很灵,很实用,村民们折服了。从此,村民们再也不用上山敬龙王爷了,真可谓是“有了炮台不敬龙王,有了科学不信鬼神”,所以这个村几乎没有宗教信仰,也看不到庙宇。

  2011年8月17日

  阴转雨,西南风五到六级

  一袋烟比吃肉吃面都香



  晚上躺在炕上一直睡不着,昨天看望的贫困户艾克学使我放心不下,因为我发现其炕上虽然有两床被子,但褥子很单薄、很破旧,晚上睡着肯定很不舒服,于是我决定再去看望。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带上来时自用的被褥第二次来到老人家。这次去艾克学老人不在,老伴要到村里去找,我们说不用找了,等一会儿再说。在等的时候,我发现牛圈里没草了,就带着工作组的同志拔山坡下的草帮老人喂牛,清洁牛圈。大约过了20多分钟,老伴说回来了,因为她看见陪老人的小黄狗摇着尾巴从山坡下上来了。我们回头望去,看见老人背着几十斤重的牛草,满身泥水、步履蹒跚、艰难地从山坡下爬了上来。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眶湿润了,心灵受到强烈震撼,75岁的老人如此顽强地与生命和贫困抗争,这不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最生动的体现吗?相比之下,我们加班加点多干点工作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急忙上前帮老人卸下重负,老人看到我们又来了,满脸堆笑,完全没有了第一次见面时的拘束,像老熟人一样陪我们聊天。看到老人腰间的旱烟袋,我顺手从老人身上取下来,帮老人装满烟丝,亲手给他点着。75岁的艾克学激动不已,抽着我给他点着的烟,连声说:“香!香!比吃肉吃面都香!”

  干部下乡太有必要了

  从艾克学老人家出来,我们又冒雨来到服刑人员高中良的家。昨天夜里11点半到监狱了解情况的赵会长和高主任才回来,我连夜听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原来高中良犯的是盗窃罪,是团伙流窜作案,共偷盗粮食28次,主犯判了8年,高中良排第四,第二、第三号罪犯因还有其他案情,各判了12年和10年,五号罪犯外逃,六号参加了3次判了一年,高中良参加了26次,经翻阅有关法律规定,并和其他律师会商,赵律师认为法院对高中良的判决程序合法、事实清楚、量刑恰当,判6年半并不冤枉。高中良母亲明白了事实真相后心中豁然开朗,连声说:“怪我不了解情况,他做了这么多坏事应该受到惩罚,国家(法院)判得对,是应该好好教训教训他。”说这话的时候这位母亲是笑着说的,看的出她心里的疙瘩已经解开,态度和昨天判若两人,拉着我的手真诚地说:“做梦也没有想到你们会两次进我家的门,更没想到你们对一个犯人家属反映的问题这么重视,做事这么认真,办事这么快,太让人感动了。”

  从高中良家出来,坐在回程的车上,我思绪万千,想了很多,觉得干部下乡太有必要了。从这两天发生的事来看,下与不下大不一样,不下就发现不了这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住与不住大不一样,不住下来就没有对贫困户和服刑人员家属的二次回访,没有二次回访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讲与不讲大不一样,不讲法律,不讲事实真相,就没有高中良母亲的巨大变化,就不会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劳动与不劳动大不一样,不劳动就不知道苹果生长的12道工序,就不能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帮与不帮大不一样,不帮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就感受不到我们的真情实意,就不会与我们建立深厚的感情。看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说的“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的论断太正确了。省委赵乐际书记要求干部每年用一周时间下基层与群众实行“三同”太有必要了。

  中国司法”非常醒目

  下乡住村可以既蹲点又跑面,可以把点上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一些,把基层面上的情况掌握得更深入一些。早上,我们冒着小雨参观了中央军委二局和安塞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既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又了解了安塞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感受了老区近年来取得的巨大变化。参观结束,雨还下着,在前往安塞县司法局沿河湾司法所的路上,雨越下越大。该司法所有3名干警,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中国司法”的标识牌非常醒目。进入该所,大厅里各种制度都已上墙,各种资料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桌子上。我抽查了部分资料,内容完整,记载详细,格式规范。我问他们有什么困难时,大家说急需一辆工作用车。这个所管辖人口近两万,因经济发展很快,矛盾纠纷也不断出现,有时这个地方的矛盾还没调完,另一个地方又打来电话,没有交通工具很不方便。我当即与分管装备的副厅长进行电话联系,了解情况,商定给该司法所解决一辆公务用车,这使在场的人都倍受鼓舞。在沿河湾司法所,我亲自督办了刘世和之妻被人殴打导致精神失常的法律援助案件。2010年8月14日,刘世和之妻因邻里小孩之间纠纷发生口角被邻居打成重伤,致使精神失常,对方不愿赔偿。听完刘世和及代理律师王晓东的陈述后,我对刘世和进行了安慰,叮嘱司法所长减免其各种费用,并当即决定由省厅鉴定处帮助到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对其妻伤病情况进行司法鉴定,使这起法律援助案件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刘世和的案子使我想到,基层法律援助工作不仅很必要,很重要,更关键是如何让群众意识到要援助,到哪里找援助,如何进入程序,许多比较对立的矛盾纠纷当事人如果习惯于求助法律援助,就不会走极端,出现报复杀人等恶性事件。

  村民们盼望推土造田

  方塔村位于沿河湾镇西北部,地处山区,全村退耕还林后以种植苹果为主,人均占有耕地很少,这几年靠种苹果每人收入平均达到了7000元,吃的口粮全靠买。大家说现在买粮的钱和零花钱是有了,吃穿不愁,但如果遇到大灾之年,花钱都买不到粮食怎么办?因此当我问几位老大爷现在农民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造田”。当了30年村支部书记、今年75岁的高大爷说,全村有22条沟,600口人,每个沟最多可造40来亩地,最少也能造十来亩,平均30亩没问题。这样下来可造田600多亩,人均能达到一亩,这样就真的吃穿不愁了。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冒雨爬到村子最高的一座山上,查看地形,研究造田的详细方案。我问白支书,现在造一亩地需要多少钱,白支书说得一万元。过去靠建坝淤泥造地,退耕还林后山上草多了,树多了,流下来的泥土少了,靠淤泥造田不行了,要靠铲车推土造田,所以成本高。我说要是咱们自己买个铲车,培养几个村里的年轻人自己开,4000元不就可以了吗?老支书说,这是个好办法。19日晚,我见到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同志,把村民们的这个愿望和想法告诉了他,没想到他早就知道大家的想法,也算过这个账,大体一样,并说市里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抓这件事。当我把这个消息打电话告诉白支书时,他高兴得嘿嘿直笑,连声说“这就好,这就好”。

  老支书讲出矛盾纠纷

  晚上,雨越下越大。吃完晚饭就坐到炕头和老支书、县司法局的白局长及房东、邻居闲聊。当说到人民调解时,我就夸奖白书记这个家当得好,600多口人的村子,竟然没有一起矛盾纠纷,很不容易。不成想我话音一落,老支书就叹了口气说:“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实话说吧,不是没有,是没法解决。2007年村上修路时,工程队欠了二十几户村民几万块钱,因为账算不到一块,年年要年年没有结果。县上、乡上领导都出面也不行,村民们对此意见很大,甚至有人提出要上访。”我本来想问他为什么不早说,县司法局的白局长先开口,笑着说:“你这个老家伙,我一来就问你有没有矛盾纠纷要调处,路厅长他们这次下来有一个任务就是要帮村民调处疑难矛盾纠纷,你一口说没有,怎么现在却说出这么大个事来,你不是害我吗?”老支书也不让,说:“嗨,谁知道你们是来做样子的,还是真办实事的。再说了,这么个老大难问题,人家省城领导刚来,我就给人家出难题,我跟你一样啊?”我赶紧劝架,让他们都不要再说了。随即我就拨通了镇党委陈书记的电话,跟他商量这个问题该怎么办。要么明天他带工程队负责人到村上来,要么我带上老支书到镇上去,反正非解决不可。陈书记连忙说不用,明天他让县交通局的人带承包人来村上谈。

  最高兴就是“养鸡生蛋”

  商量完这件事,就到了座谈会的时间了,为了广泛征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我和白支书商量晚上开个座谈会。座谈会在我住的邻居、前任组长王庭明家召开。他家房子大,坐的人多。村两委会成员及部分村民代表共20多人参加,还特意邀请75岁的前任老支书高福财。虽然劳累了一天,但听说要共商村里发展致富的大计,大伙兴致很高,发言很踊跃。有的提出要尽快解决后沟十几户人家的吃水问题,有的提出要把1.6公里的通村油路列入养护范围,有的提出要推土造田,最后大家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建设苹果供销合作社的问题上。因为这是个投资少、见效长、“养鸡生蛋”的事。这是个苹果专业村,人均苹果近万斤,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卖不出,价钱低。如果能成立个苹果销售合作社,统一组织对外营销,不仅销得好,还能卖上好价钱。即使每斤多卖一毛钱,也能多卖几十万,人均就是上千元,而且年年有效益。但是建合作社建房和启动资金最少也要30万,白支书说他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还是没着落。于是大家都不吭声了。看到大家愁眉苦脸的样子,工作组的人开始动心了,我鼓励大家多想想办法,一定要筹钱把这个造福村民的合作社建起来。工作组成员、陕西汉唐公证处的负责人杨磊先表态:“我们公证处拿10万。”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省律师协会会上赵黎明说:“我个人拿5万。”还差15万怎么办。不得已,我给监狱管理局负责人打了个电话,看他能否帮忙解决想个办法,没想到他满口答应了。就这样,30万建设资金一会儿就落实了,村民们高兴极了,都说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座谈会就解决了这么大一个难题。看来工作组是真心实意为咱们老百姓办实事来了。

  开完会快12点了,我久久难以入睡。陕西是个苹果大省,许多县、乡、村都产苹果。虽然质量都不错,但效益却差得很多。有的县、乡组织得好,包装好,营销好,卖的价钱就高,有的则销得很差,如果每个县、乡、村都成立统一的营销组织,有计划、有策略地对外销售,全省不知道能产生多大效益。

  2011年8月18日

  小雨转中雨,西南风五到六级

  帮房东搓玉米

  早上,天下起了大雨,原定帮村民果园锄草的计划只好搁浅。下地干活不行,我们就帮房东家干点室内能干的农活。看到房东家屋里堆满玉米棒,我就带领大家搓玉米。别看搓玉米是个简单活,但不会方法,搓一会就会手疼。工作组没干过农活的同志不一会手就搓破流血了。房东老高赶忙找来创可贴给贴上,并拿来两把螺丝刀,让大家先用刀给玉米棒开几条口子,然后用搓光的玉米芯去搓另一个。大家一试,果然效果很好。看来干啥都有技巧,都得学习。中午,房东知道我们下午要走,特意炖了羊肉,做了荞面和米饭,这时大家又觉得农村比城里好。饭后,我们按规定交了四天的伙食费,房东大嫂打架一样硬是不收,最后我们只好说这是纪律,你要是不收钱我们会犯错误的,这样她才很难为情地收了下来。

  5年欠款一会儿就要回来了

  中午两点钟,县交通局的人带承包人来了,我将双方叫到一起,让他们各自说明理由和款项,没想到双方都很客气,说就这么个事,你说给多少就给多少。我让老支书说,支书说要3.5万元。工程队负责人姓高,我让他说,老高说太多了,最高给3.2万元。我问老支书成不,老支书说行,厅长都出面了还有啥不行的。就这样不到20分钟,拖了5年之久的欠款案就了结了。双方握手言和,并约定第二天即8月19日上午把钱送来。第二天上午12点,老支书打来电话,说钱已经如数送来了。村民们很高兴,奔走相告,说都没想到拖欠了5年之久的钱怎么说要一会儿就要回来了。

  这件事对我教育很大,其实调解这个纠纷我也没用多大技巧,也没费多大劲,只是亲自出面了一下,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这主要是群众对干部有个基本的信任和尊敬,领导一出面一是不好驳领导的面子,二是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认为就我们这点事惊动领导了,还争个啥你高我低的,赶紧趁这个机会解决了算了。所以中央号召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一线解决问题是很有道理的。

  下与不下大不一样

  下午3点多,因为明天要开本次下乡活动的总结汇报会,我们告别村里的乡亲们,离开安塞赶赴延安。这次下乡住村四天三夜,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感触颇深。住村干部普遍感到通过“五个走向”达到了“五个走近”,即:走向老区就走近了艰苦奋斗;走向基层就走近了同群众的联系;走向农家就走近了同群众的感情;走向田间炕头就走近了群众的需求;走向服务对象就走近了社会管理的创新举措。

  此次活动也使我们感受到了近年来延安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党建工作抓得好。基层党组织和负责人带头作用发挥得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强。群众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愿意找支部和村委会,并且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党组织不信鬼神,所以信宗教的人少、庙宇少;二是延安基层干部精神面貌好。所到之处,看到的是基层干部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延安人用延安精神建设新延安,绝不只是停留在一般口号上,而是实实在在落实在行动上,使我们深受教育;三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户窑洞、院墙及大门整齐划一、村容村貌良好,各村产业发展基本达到了“一村一品”,村村通公路,水电到户,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好景象;四是平安建设抓得好,社会治安良好。下乡干部所住村庄农户确实达到了夜不闭户、门不上锁的程度,村民们普遍有安全感,粮食、农具、车子放到外边一点不担心;五是退耕还林成效显著。所到之处满目青山不见黄土,牛羊猪鸡都在圈养,经济林已初见成效,生态保护步入良性轨道。

  这次下乡活动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下与不下大不一样。不下去,常年待在机关,就看不到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知道老百姓所需所想所愿所盼,更不知道什么叫艰苦奋斗;住与不住大不一样。下基层调研我们经常搞,但真正住下来又大不一样,只有住下来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群众细谈、深谈,只有细谈、深谈才能交心,只有交心才能了解到深层次的问题,只有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群众才能把干部当亲人,才能把掏心窝子的话说出来;讲与不讲大不一样。我们成天抓法律“六进”,确实也到农村集贸市场上宣讲过,但讲完就走了,没有互动,老百姓有什么感受不知道,需要提供什么法律帮助不知道。这次住下来和老百姓进行拉家常式的宣讲,既增强了针对性,又进行了互动,给群众解答了需要的法律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干与不干大不一样。住村干部在帮助群众干农活中,不但学到了苹果生长过程中的12道工序和每道工序中的关键技术,对苹果生产过程中的艰辛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帮与不帮大不一样。群众对住村干部欢迎不欢迎,关键看你来了给他们帮忙还是添乱。如果是干扰添乱当然不欢迎,如果只帮忙不添乱,真帮实干当然很欢迎。由于我们这次下村驻户要求干部必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主动给房东打扫庭院,一起洗菜做饭,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帮了忙,没添乱,最大限度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之中,大大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深受群众欢迎。临别时,许多群众流下了真情的热泪,并一再问“你们啥时能再来”?

  再见方塔!再见安塞!过些日子我们一定会再来,争取把村民提出的问题一件件都落到实处。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