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莉 通讯员秦斯焱)6月26日,记者从陕西省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现场会上获悉,陕西省第一家县级普法学校在汉中市城固县建立。这所有专门编制、有固定场地的普法学校将专司全县法制宣传教育骨干、各镇综治维稳、政法干部、村级调解治保主任、行政执法人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法律培训。这是陕西创新普法宣传工作又一新亮点。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田萍出席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现场会并讲话。
“六五”普法以来,陕西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在省司法厅党组的悉心指导下,精心组织,不断创新,法制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推进了“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省司法厅组建了“六五”普法宣讲团,创建了“法治陕西大讲堂”,坚持每年百堂大讲,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了无纸化学法用法考试,还依托监狱、戒毒等单位在全省建立了31个法制教育基地。拓宽思路,在全省深入开展了法治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法治文化广场238个,法治文化街2332条。陕西各地普法、依法治理机构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创新开展了法律进宗教场所、法律进军营、进监所、进网吧、进工地、进景区、进地铁等,丰富了宣传形式,扩大了宣传面。各市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形式,普法宣传亮点纷呈。铜川市先后下发4个文件,制定6项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黄龙县坚持干部一月学一法,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咸阳市在全省成立了首家“红领巾法学院”开展模拟法庭;汉中市司法局与电视台合作,共同搭建宣传培训和规范观摩两个平台;南郑县创建的湘水镇庭院式普法、圣水镇建立的群众工作室;洋县在社区首创的德法同治、佛坪县创建的“一包十两宣传一服务”法制宣传教育模式等,都在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宝鸡市坚持20年的“法制宣传月”活动,已经成为宝鸡市法制宣传工作的一个品牌;安康市、宝鸡市、西乡县等市县创办了各具特色的普法手机报;延安市司法局组建十个法制宣讲团,进行巡回宣讲。西安市的 “法治出租车,服务新起点”法制宣传活动,使依法治理的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田萍在讲话中说,这次会议是我省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创新力度,增强法制宣传工作实效的推进会,也是明确创新理念和工作思路的培训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把思想统一到创新宣传形式,注重宣传实效的总要求上来,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当地党政领导的批示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谋划和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要总结经验,抓住机遇,激发法制宣传创新活力。要深化法制宣传思路理念创新,实现法制宣传思路的“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条文式宣传向帮助公民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转变;由过去的送法与民向帮助公民自主学法转变;由单一的宣传法律向普治并举、以治为主转变;由法律条文的普遍宣传向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宣传转变。要深化法制宣传体制机制创新,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纳入精神文明单位评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陕西建设考评,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机制。要深化宣传内容创新,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宣传落实即将颁布实施的《法治陕西建设纲要》结合起来,全面完成“六五”普法规划既定的目标任务。要深化法制宣传载体途径创新,用好传统媒体,用足新媒体宣传优势,搭建普法工作平台。要深化法制宣传方式方法创新,下半年要在全省扎实开展法制宣传“双千”活动,同时不断推出新的法治文化产品,以适应人民群众的学法需要;要举办好全省“法治动漫”创作大赛和评选全省十大“诚信守法模范企业”等活动,推动法制宣传工作创新发展,切实提高宣传效果。会议还对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等阶段性工作进行了总结部署。
陕西省“六五”普法中期被评为全国、全省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会上受到了表彰,汉中、西安市司法局等6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