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编制情况。2023年江苏省政府安排民生实事共计13类55件。其中,“在400个乡镇街道推行远程公证服务”民生实事由江苏省司法厅牵头实施。
2月27日,江苏省司法厅印发《关于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推行远程公证服务”的实施方案》,部署推行远程公证服务,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办理公证服务需求。
2023年,完成在江苏省400个乡镇和距离主城区较远的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远程公证服务,乡镇街道远程公证服务点覆盖率达到30%。
2024至2025年,深化推行远程公证服务,乡镇街道远程公证服务点覆盖率力争达到80%以上,促进资源配给更加优化、利企便民体系更加健全;逐步向有条件的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产业园、海外法律服务中心等司法行政机关确定的定点场所延伸,形成以公证机构为主干,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远程公证服务点为分支的网络化阵地。
远程公证服务是在线公证的一种方式,指利用人脸识别、人证比对、电子签名、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当事人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以视频方式向公证机构提出公证申请,并完成受理、身份识别、文书签署并出具公证书等活动。
远程公证办证事项
参照司法部试点业务范围,结合全省实际,申办事项包括:声明、委托(包括涉房产、股权、继承等财产类事务)、婚姻状况、国籍、姓名、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无犯罪记录、经历、学历、证书(执照)、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文本相符,以及受赠、小额继承等。
综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交通状况和对公证业务需求,以及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等因素,按照位置合理、有效覆盖、经济实用等原则,科学选点部署远程公证服务点。
江苏省司法厅建设远程公证系统软件平台并做好运行维护,各设区市、县(市、区)司法局和乡镇(街道)司法所结合实际,统筹优先利用现有设施,选择配置设备集成,确保兼容使用。各地优化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功能布局,设立公证室或者公证工作区。
建立健全远程公证服务的内容和流程,制定远程公证系统公证员办证职责、公证辅助人员职责等。公证员严格按照《公证程序规则》等规章文件要求办理远程公证,公证辅助人员负责引导、帮助和监督当事人与公证员远程办理公证,相关人员、制度、流程等应当上墙公示。
各公证机构明确公证员接待办理远程公证服务,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远程公证服务点至少确定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公证辅助人员,协助当事人办理远程公证。公证机构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取公证费用,支持当事人扫码缴费,以电子或邮寄纸质等方式获取公证书。
2022年,江苏省司法厅组织无锡、泰州、宿迁等地20余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共办理150余件远程公证,便利了群众在家门口办理公证的实际需求。
2022年6月,宜兴首台公证一体机在官林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落地。在官林镇打工的施某因路途遥远和疫情防控需要,无法及时回老家吉林办理新购商品房所有权登记手续,需委托在老家的父亲办理相关事宜。官林司法所工作人员与宜兴市公证处公证员当场连线,通力配合,全程服务指导施某使用公证一体机自助办理远程视频公证,并于当日顺利办结。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