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过去的2013年,陕西省司法厅全面落实中、省工作部署,坚持“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理念,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一条主线”,扎实开展“服务发展大局、建设法治陕西”六大系列行动,着力构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体系、人民调解工作体系、监狱劳教及特殊人群管理工作体系、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和法律援助等“五大工作体系”,强化干部队伍、党风廉政、纪律作风和基层基础“四个保障”,推动司法行政工作大跨越、大发展、大提升,为实现“三强一富一美”西部强省,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作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在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本报特撷取点滴,以飨读者。
1、“法治陕西建设推进行动”突破发展。
起草形成了《法治陕西建设纲要》(草案)。
省、市、县全面开展了“六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
确定了120个“民主法治村(社区)” 创建示范点。
开展了“124”法制宣传系列活动并评选了普法模范,进行了隆重表彰。
陕西省司法厅厅长乌永陶在省地税局检查“六五”普法工作
12.4普法模范颁奖仪式
2、“千所万人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谐”行动全面实施。
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有了新进展;
提升人民调解员整体素质工作力度大。省厅直接培训人民调解员3003名,给每个社区配备调解能手1名;
开展了“争创无矛盾纠纷上交司法所和上交单位”活动,广泛开展人民调解竞赛活动,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万余件,成功率达97%。
3、“法律服务惠民行动”亮点突出。
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加大,办理案件2.8万余件,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5.6亿余元,实现了零投诉,案件增幅居全国前列;律师公证服务有了新成效。220多家律师事务所与省级重点建设项目结对,提供法律服务,200家律师事务所为200家中小企业开展“一对一”法律服务;服务“三农”力度加大,办理涉农法律事务2.5万余件;为新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免费配备顾问律师1253名,提供法律服务4000多件次;成立了法律服务惠民行动涉法涉诉信访律师团,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进机关、进项目、进单位、进工地和“知心律师进校园”活动;开展“法治梦同担当、百所连百县”活动,首批遴选的43家律所已与对口县区开展帮扶。
办理司法鉴定案件法律援助案件3021件,减免费用28.1万元。
法律援助志愿者走进农民工劳务市场解答农民工法律疑难
4、“监所管理规范化提升行动”高点运行。
围绕“零脱逃、强规范、上水平”的总体目标,分解任务、夯实责任,监所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加强;
循证矫正列入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起步稳健、推进有力,教育改造工作科学化水平稳步提高;
劳教(戒毒)场所着力推进文化建设“六一一”工程(一所一品牌,一队一特色,一区一氛围,一警一教师,一节一活动,一员一特长),文化育人的矫治氛围逐步形成;
教育改造“精品工程”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假释一体化”、减刑假释案件备案督察制度等不断深化,监狱劳教场所连续57个月实现“零脱逃”。
西安监狱狱内电视台为服刑人员提供服务
组织戒毒人员做课间操
5、“特殊人群帮扶‘雨露’行动”有力推进。
组建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开展全省社区矫正规范化管理大督导、大检查;
完成服刑在教、刑释解教和社区服刑人员大排查、大走访;
制定了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工作实施意见;
创建“新航中途之家”97个,衔接刑释解教人员9562人,过渡性安置8147人,帮教8417人,衔接率为99%,安置率为85.2%,帮教率为88%。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为0.0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康市汉阴县新航之家
莲湖区社区矫正人员集中教育学习
6、“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行动成效显著。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举办十八大精神培训班3期,培训处以上领导干部200多人。
狠抓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各类培训72期,培训7386人。
开展“两学一读”(学宪法、学党章、读经典)活动,先后组织380多人次参加了宪法、党章、十八大知识和全省政法干警学法用法考试。
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开展警务督察145次,查纠隐患问题236件。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省委第三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选拔任用处级领导干部168人,队伍建设做法受到司法部政治部主任张彦珍表扬。
厅长乌永陶在基层调研,明晰“勇创新、敢担当、争一流”工作理念
商洛市司法局通过公开招考、组织调任、提拔等方式配备副科级司法所长126名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