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已选任人民监督员13490名,监督评议案件2097件,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自2016年7月,司法部部署在全国全面推进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工作以来,各地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工作。
司法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各地按照“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扎实群众基础的人民监督员队伍”的要求,严把选任条件,优化队伍结构。控制公职人员所占比重,确保具有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不超过选任名额50%。注重吸收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以及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人员,以及具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相关工作经历的人员,确保人民监督员素质能力符合监督工作需要。规范选任程序,提高选任公信力。司法行政机关会同人民检察院根据辖区案件数量、人口、地域等因素,科学确定人民监督员名额及分配。
各地普遍开展初任培训和专项业务培训,使人民监督员了解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背景和内容、明确自身职责定位、权利义务和工作纪律要求,强化履职意识,提高监督工作能力。各地建立了人民监督员履职台账,通过加强与人民监督员日常沟通,听取检察机关反馈意见,及时掌握人民监督员履职情况,做好翔实记录,夯实管理工作基础。对于需要监督评议的案件,司法行政机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组织抽选人民监督员,确保抽选的随机性,提高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监督员独立、公正开展监督。
为增强人民监督员履职抽选的公正性,提升选任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迫切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目前,福建、北京、吉林、上海、湖北5省市已经建成使用了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信息系统,司法部正着手推进全国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信息化建设。
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改革全面推开后,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严把选任条件、规范选任程序、加强培训、健全考核制度,使人民监督员代表性更加广泛、积极性更高,知情权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监督员制度落实到实处,“自己请人监督自己”质疑不再,有效促进了检察机关依法办案。
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改革三大亮点
亮点一:队伍结构优化更具代表性
为确保人民监督员队伍的广泛代表性和扎实群众基础,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严格把握人民监督员选任条件,调整优化人民监督员队伍结构。
据了解,上海首届人民监督员中,基层群众占比82.7%,涵盖民企老板、专家学者、记者、在校学生、外来民工、全职妈妈等;山东省1138名人民监督员中,基层群众占比达到46%;重庆市司法局对首次报名选任的111名人民监督员,重点考虑来自基层的申请人。浙江省温州市共选任人民监督员144人,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仅占36%;北京市司法局选任的人民监督员中,有公职身份的监督员比例由改革前的71.4%下降至40.8%,使更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到人民监督工作中。北京市聘请11名律师进入人民监督员队伍,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作用,进一步确保了监督的有效性。
亮点二:强化选用衔接监督更主动
为强化选用衔接,发挥人民监督员监督作用,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组织抽选人民监督员,确保抽选的随机性,保障人民监督员独立、公正开展监督。
据了解,福建省已有68批次250人次省市两级人民监督员通过系统随机抽选参加了案件监督评议,占全省人民监督员总数的51%。此外,北京、吉林、上海、湖北4省市也建成使用了信息系统,内蒙古、安徽、重庆等6省市正在积极开展系统研发工作。山东省司法厅在随机抽选中设置回避审查环节,确保抽选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山东省组织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评议案件100件,参加检察机关各类活动1173次。浙江省建立人民监督员管理登记制度,对人民监督员学习、履职、遵纪守法等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山东省司法厅在年度考核的基础上,评选表彰首批“全省优秀人民监督员”,较好发挥了考核的激励作用
亮点三:拓宽知情渠道不服可复议
为保障人民监督员行使职权,检察机关为人民监督员设置了复议程序——人民检察院处理决定未采纳多数人民监督员评议表决意见,经反馈说明后,多数人民监督员仍有异议的,可以提请人民检察院复议一次。
司法行政机关主动听取人民监督员意见建议,会同检察机关加强人民监督员知情权保障, 探索建立了人民监督员查阅案件台账制度、人民监督员接待日、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制度,形成人民监督员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案件评查、参加听证会等机制,将人民监督员“希望知情”与检察机关“保障知情”有机地统一起来,拓宽知情渠道,发挥监督作用。北京市人民监督员李保群说:“以前人民监督员作出的评议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由检察机关一次性决定,没有挽回余地。复议程序增强了监督刚性,从程序上保证人民监督员行使监督权,我们觉得更有底气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