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情操 寓教于乐
【通讯员 刘淑娴】为贯彻落实省戒毒局“一导三自”主体参与型教育模式,激发强戒人员主动参与矫治积极性,挖掘强戒人员潜能,帮助强戒人员树立自信心,丰富强戒人员文化生活,陕西省女戒毒所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原则,在强戒人员中成立兴趣小组,在民警的指导下,定期开展活动。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不仅仅提高了兴趣小组成员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她们的示范作用,影响更多人,带动更多人,使全所形成一个爱学习、争进步、促矫治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从而实现戒毒人员的自我反省、自我矫治和自我重塑的最终目标。
该所三大队成立了写作组、舞蹈组以及歌唱组等三个兴趣小组,强戒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选择一个或两个兴趣小组,每个小组不限人数、不设门槛。小组成立后,由小组成员推选出组长、副组长各一名,每周由组长、副组长召集一次活动,活动内容由小组成员商定。写作小组必须参加场所组织的征文活动、撰写读后感、观后感等,每名小组成员每月至少向所刊《希望之花》投稿一篇;舞蹈小组要承担韵律操、手语操 以及新春联欢会舞蹈类节目的编排及演出;歌唱小组要定期练习唱歌技巧、排练合唱节目,并担负起教唱强制隔离戒毒戒治歌曲的任务。
该所戒毒人员兴趣小组的近百名强戒人员至今已经开展了40余次活动。3月30日晚,三大队写作小组的12名成员在教育干事的带领下,开展了“作品”讨论会。讨论时,每个强戒人员将自己的“作品”朗读一遍,然后说明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这样表达的理由,其他强戒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建议。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对写得好的文章由衷夸赞,坦诚指出文章存在的缺憾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强戒人员王某写了一首诗《这些是您给我的爱》献给自己的母亲,在朗读的过程中声音哽咽,勾起了大家对母亲的思念,强戒人员房某说:“建议你把信寄给你妈妈。你看,我们每个月一打电话不是要钱就是要物,家人都感觉不到我们对他们的感情。”赵某说:“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含蓄,表达感情的话当面说觉得不好意思,写信的话就自然多了。”大家纷纷表示赞同。强戒人员张某在她的诗《一切》中写道:“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引来了大家的一致“批判”,都认为她太消极了,应该要积极一些乐观一些。还有不少强戒人员谈到了自己的变化,在她们看来,因为写作,自己才能静下心来反思,才体会到了曾经的亲情,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戒毒意愿以及下一步的打算。最后,民警引导强戒人员,一定要认清毒品的危害,认识自己的错误,下定决心戒毒,将决心转化为戒毒的内在动力,变“要我戒”为“我要戒”,争取早日戒除毒瘾康复回家。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