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陕西省洋县推行“德法同治”和谐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3-03-26 15:03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 浏览数:

陕西省洋县推行“德法同治”和谐模式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近年来,陕西省洋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运用道德和法治两股力量,创新推行“德法同治”和谐模式,用道德引导群众增强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用法律提高依法管理水平、依法行政能力和人民群众守法意识,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科学部署、受命推进

  2011年,洋县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家庭德法同治档案卡活动的实施意见》(洋发〔2011〕35号),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司法局,专门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道德先行、量化考核

  (一)建卡量化。印发《公民道德建设档案卡》20万份,以村为单位建档,以户为单位建卡,每户一档、人人上卡,不漏户、不漏人,详实记载。档案卡内容涉及“三热爱两奖补”、“计生落实”、“遵纪守法文明做人”、“孝亲敬老和谐庭院”、“教育培训未成年人”、“公正公平发展经济”等6大类29项。以此,把村(居)民的日常行为表现分门别类统计在册,作为年度考核奖惩的基本依据。

  (二)考核奖惩。对6大类29项指标严格考核,以家庭为单位每年2次排序,对均分在95分以上的家庭给予一定形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连续两次均分在80分以下的家庭张榜批评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考核以来,村(居)家庭间相互比较赶超,讲道德、守法律的良好风气蔚然形成,有效挤压不良风气和歪风邪气的滋生土壤和生存空间。

  (三)典型引领。加强评比,树立道德典型人物,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县形成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和人人争做道德模范的文明风尚。

  三、法治为本、多措引导

  (一)宣传引导。投资近50万元在各司法所驻地、辖区5条公路沿线和高速公路引线、34个重点村和社区,设置大型法制宣传牌600多面,营造普法宣传良好氛围。县司法局经常组织开展以歌曲、相声、小品等为主要形式法制文艺汇演,并鼓励、支持、引导群众开展喜闻乐见的法制文艺活动,加大普法宣传和法治引导力度。

  (二)教育引导。投资20万元,编印内容囊括46部法律法规在内的《法律宣传手册》20余万册,免费发放各级领导干部、村“两委会”成员和中心户长,提升法制教育效果。

  (三)实践引导。充分发挥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的作用,定期开展法律咨询,现场为居民解答法律问题,及时消除社区不稳定因素。同时,司法局会同县政法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宣讲典型案例,以案析理、以案说法,教育群众遵纪守法。

  “德法同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县司法局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目标责任考核为优秀单位。

  在全县率先实行这一模式的洋州镇东城社区,以其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的治安状况,先后吸引55家工商户到社区投资,实现集体积累300多万元,全社区连续8年无上访事件发生,经济社会实现协调较快发展。(据厅研究处提供材料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