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安康市司法局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司法为民纪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05-14 16:05 来源:安康市司法局 浏览数:

奏响金州大地的司法为民之歌

【通讯员 龚波】近年来,安康市司法局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帮民之所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奏响了一曲响彻金州大地的司法为民之歌。

建立一个家, 让失足浪子重新扬起生活的航帆

走进安康市汉阴县三石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新航之家”安置帮教基地,这是一个临时过渡性基地,也是陕西省第一个挂牌的 “新航之家”。

在这里,有8间房屋,分别布置了谈心室、培训室等功能用房,在屋内张贴了励志名言,在书架上摆放了法律书籍……。

在这里,先后有58名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有了工作、学到了技能、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就是安康市司法局加强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帮助特殊人群重新融入和回归社会的“新航之家”,也是市司法局“践行群众路线,推进司法为民”的创新之举。目前,该市各县区已建立12个新航之家安置帮教基地,已累计安置“三无”人员164人。

安康市司法局局长廖坤波说: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走出高墙后,有的缺乏谋生手段,无业可就,有的还面临家庭变故,无家可归……。我们通过建立“新航之家”,让他们得到政府及社会的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扬起生活的航帆。

铺织一张网,让困难群众共享法治的文明

近年来,安康市司法局不断推进法律援助组织网络建设,在市县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基础上,依托镇(办)司法所设立镇办法律援助工作站161个,在工、青、妇、残联、老龄委联合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0个,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困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维权、农民工讨薪案件一律实行无条件受理,对身患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实行电话预约,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自2012年以来,累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188件,年均增长12%,受援人数达6123人,年均增长11%。市司法局2次被全国妇联表彰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筑牢第一道防线,让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

2013年,全市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全面加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成效显著,全市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315件,调解成功15826件,调解成功率达97%,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一线得到及时有效化解。人民调解真正发挥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人民调解工作也要适应社会形势,满足百姓需要。面对近几年全市医疗纠纷呈频发态势,严重影响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的现状,市司法局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于2013年9月牵头成立了独立于医院的市级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组建了医学、法学专家库,聘任了5名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专职调解员,落实了150平方米调解和办公场所。自成立以来,接访群众100余人次,成功调解疑难重大医疗纠纷11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弘扬一种精神,让法治文化浸润百姓心田

法律只有进入人的内心世界,被人真正信仰和信赖,才能有力量,才能有权威。在多年的普法实践中,该市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建设相融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公共精神和社会理想,转化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

全市已开办报刊法治专栏2个,电视专题节目2个,广播节目2个,安康电视台《平安建设法治安康》、《现在开庭》等栏目已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法治文化“大餐”。

法治文化广场、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街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目前,全市共建立法治广场(公园)11个,法治文化街186条、法治文化墙1600余面。

与时俱进的法治文艺巡回演出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接受法治的熏陶。各县区精心编排了法治文艺节目在全县各单位、企业、学校、村庄进行巡回演出,受到了全县百姓的热烈欢迎。旬阳县编排的《法律六进好》节目在2013年陕西普法模范颁奖典礼上进行了汇报演出。

普法微信、普法微博、普法手机报成为法治文化的新形式、新载体。10个县区开通普法微博,6个县开通普法手机短信。该市司法局编发的《安康普法手机报》发送到全市千名干群手中。

 司法为民,永无止境。安康司法人正乘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敢于担,锐意创新,在推进法治安康建设的进程中不懈的探索着,努力着。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