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澄城县司法局确保“走基层、抓化解、促和谐”司法为民百日专项活动取得实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4-03-13 11:03 来源:澄城县司法局 浏览数:

  【通讯员  杨军军】3月份以来,澄城县司法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在短期内迅速铺开“走基层、抓化解、促和谐”司法为民百日专项活动,努力实现了全系统广泛参与,党员干部全覆盖,“走基层、抓化解、促和谐”司法为民百日专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大范围、多形式开展法制宣传。一是在县电视台开办《法制之声》等普法专题节目,在澄城网站开设“澄城法治”、“普法之窗”等栏目,开通“澄城普法”微博,发送普法信息20余条,使广大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了解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让新兴媒体成为法制宣传的重要平台;二是继续深化“法律六进”“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开展“法治乡村行”活动,组织普法讲师团开展“送法下乡”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向群众发送农民法律知识读本200余册,法律宣传资料18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100多人次,三是利用传媒平台,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10多个村(社区)播放了法制宣传电影。此外,组织开展了“共建平安家园,同创法治澄城”、“诚信守法”企业、“法治中国梦”、“送法进社区”、“送法进企业”等主题法制宣传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包联帮扶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局各工作组多次组织干警深入被帮扶村户进行慰问,建立感情和联系,了解需求和情况。通过走村入户慰问、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帮扶等办法,联系帮扶的镇村两级为困难家庭争取更多的政策待遇,其中为3户帮扶对象落实了低保待遇。同时,各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为广大群众分忧解难。   

民生优先,法律援助实效进一步体现。继续深化“法律援助为民服务”活动,本着“应援尽援、能援多援”的原则,完善“一小时法律服务圈”,不断降低法律援助的门槛,扩大受援人范围,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法律援助的需求。同时深入挖掘潜力,加大办案力度,以老年人与农民工等特殊人群为着力重点,扎实开展“法律援助村村行”活动,设立了“青少年维权岗”,为农民工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针对农民工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专项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件;办理解答法律咨询、代书、调解等法律事务70余件;受援20余人人次;建立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5个,确保了法律援助这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对全县刑释矫正对象展开特殊走访。局班子成员分别指导各自联系的司法所,并带队对本辖区的矫正对象及刑释人员逐人进行走访,送去法律书籍、政策法规、创业建议;通过谈话教育掌握其思想动态,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矫正和帮扶措施,让其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心帮助。通过切实的解决矫正及刑释人员的实际困难,预防和减少其重新违法犯罪。同时针对“老病残”、“三无”、困难刑释人员继续深入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把关口前移,与相关单位联系,为刑释人员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社会公益岗位,并为培训学员争取申请到由政府贴息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并为符合城市低保或农村救助条件的人员落实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集中排查矛盾、大力化解纠纷。自活动开展以来,各司法所采取分片走访拉网式的方式,深入村(社区)集中开展矛盾排查和大力化解纠纷工作,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动态,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旧城改造、新城拓宽、企业改制、涉医、涉交通等重大涉稳纠纷的调解处理。主动参与环保创卫、安全生产、违章搭建、土地确权等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完善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各项制度。活动中,全系统深入全县10个镇62个村(社区)共排查调解矛盾纠纷104件,调解成功99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6%以上,其中涉及综治维稳的重大矛盾纠纷6件,从源头上夯实了平安建设的基础,有效地维护了全县社会的和谐稳定。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