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渭南市司法局以创新工作方式为引领,以“五项重点”工作为突破,以观摩点评为推手,使各项工作在观摩中交流、在交流中比较、在比较中提升,营造出司法行政机关创先进、争优秀,你追我赶,不甘人后的工作局面,扎实推进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全面部署,制定科学细致的观摩计划
年初,我局党组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将社区矫正工作、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法治文化建设、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以及安置帮教基地建设五项工作作为今年的突破重点。围绕如何打破发展瓶颈,突破工作重点、难点,形成了以观摩促提高,以亮点带全局的工作思路,研究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重点工作巡回观摩的通知》,对全市的观摩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决定采取各县自荐亮点、市局研究筛选的形式,分别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就五项重点工作进行集中巡回观摩。
二、精心组织,增强观摩的示范推动作用
一是突出特色,认真选点。为了迎接观摩,各县(市)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普遍成立了组织机构,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围绕观摩内容,强化工作措施,外出学习取经,努力打造工作亮点,展示工作成绩,使观摩的准备过程,成为查漏补缺、推动工作的过程。本着“以观摩促交流,以比较促提升”的工作目标,我局对各县(市)选报的80个观摩点,逐一查看指导、认真考核比较,最终筛选出50个各具特色、富有亮点的基层单位作为观摩对象。二是集中观摩,互促共进。5月23日到26日,我局组织各县(市)司法局长,采取“听、看、评”的办法,对所选定的50个观摩点进行了集中巡回观摩。即:听取观摩点负责人工作汇报;查看工作相关资料;由观摩人员对观摩点进行互评。观摩结束后,我局在华县随即召开集中点评会。会上,各县(市)局长谈体会、找差距、议措施,反思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最后,市局各分管领导对整个观摩进行了总结点评,充分肯定了各县(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通过观摩点评,为“发现典型、总结经验、推广做法、推动面上工作”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三、创新形式,扩大观摩的社会影响力
为使巡回观摩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我市创新形式,打破以往系统自行观摩的模式,要求每个观摩点在接受观摩时必须由当地党委、政府分管领导陪同,现场点评。同时邀请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使观摩活动真正成为一次经验交流会、任务推进会和宣传推介会,既赢得了党委、政府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也扩大了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近期,山西临汾等地市司法局先后赴我市参观学习。
四、大观摩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大发展
通过巡回观摩,各县(市)司法局、各基层司法所充分学习借鉴他人之长,正视弥补自己之短,在对比中查找差距,在追赶中实现突破,从而有力推进了全市司法行政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呈现出创新不断、亮点纷呈的喜人局面。一是重点工作取得较大突破。市局正式成立了社区矫正科。市、县、镇三级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开通。全市基本形成了人防、技防相融合,集接收入矫、教育矫治、帮扶帮教、解矫衔接为一体的规范化工作体系;全市143个司法所外部设置标准,调解文化墙醒目,内部台账、档案管理规范,职能作用发挥明显;各县(市)依托企业单位均建立起1—2个过渡性安置帮教基地,初步形成了名称规范、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效果明显的安置帮教工作机制;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了82个样式不同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大荔、澄城、蒲城、富平、潼关等还相继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韩城市西庄司法所成立的村企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华阴市司法局成立的诉前调解协调指导中心,临渭区司法局探索建立的“检调对接”、“援调对接”工作机制等,都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法治文化建设匠心独具、各有特色,各县(市)结合县域实际,分别以“法治文化一条街”、“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广场”等形式全面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建设任务。蒲城县还大力推行“十百千万”法治文化惠民工程(10个法治文化广场、100面法治文化墙、1000条法治文化宣传标语、入户发放1万份法治文化宣传册)。大荔、韩城、潼关等县协调成员单位共同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大普法格局。二是整体工作得到极大提升。截至目前,我市整体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既定目标,部分工作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七·一”前夕,我局机关党委被渭南市委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同时作为市直部门唯一一家代表单位,我局关于“创先争优”、“为民服务”、落实“三问三解”等活动的宣传片,在全市庆“七·一”颁奖晚会上进行了专题播放。
(据渭南市司法局提供材料整理)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