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位于西安市碑林区湘子庙街38号南院门街道办事处内,辖区北依钟楼,南接明城墙,西连四府街、东至安居巷,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1万人,户籍人口约3.8万人。南院门司法所立足辖区实际,依托“六好司法所”创建工作,科学规划办公场地布局,设有所长办公室、司法所办公室、社区矫正室、安置帮教室、人民调解室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功能分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司法所以执法为民、普法惠民为总目标,充分发挥在促进街道依法行政、维护辖区和谐稳定方面的职能作用,打造“功能完备作用明显”的特色司法行政综合窗口单位,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2022年,为辖区群众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106人次,电话咨询5次,组织法治宣传活动13次,提供法律援助12人次,化解重大矛盾纠纷1起。
强培训 精准滴灌补短
“有律师的专业授课,有金牌调解员的经验分享,今天我学到了很多新技能,对于接下来的工作也有了新想法。”这是召开南院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后,德福巷社区司法专干的真实感受。“法律明白人”培训会主要围绕基层工作中容易遇到的婚姻家庭、民间借贷、物业管理纠纷等与社区居民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结合典型案例,生动讲解《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同时有金牌调解员围绕生产生活中易发、频发的矛盾纠纷,讲授调解技巧、沟通手段等,为“法律明白人”骨干队伍在基层治理体系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法律帮助。南院门司法所创新方式方法,突出培训重点,充分顺应时代化、信息化趋势,立足青年专干需求,针对工学矛盾的现实情况,整合培训资源,开展集训班、业务讲堂,形成“班”“课”互融的培训新格局,充分提升培训质效,让“法律明白人”真正成为法治碑林的践行者,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南院门基层治理格局。
强保障 困难群众有法可依
“孩子爸爸不给抚养费,我们娘俩实在是活不成了,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前段日子,应某因抚养问题来到南院门司法所寻求帮助。原来,应某非婚生育有一个12岁小孩,自打小孩出生起,孩子的父亲从来没有掏过一分钱,应某独自负担孩子的生活、学习开销,日子过的紧紧巴巴、举步维艰。三年前应某将孩子父亲诉诸法院,虽然法院做出了给付抚养费的判决书,但孩子父亲依然拒不履行。司法所副所长邵鹏耐心指导应某,抚养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亲情与爱却不能,我们也将积极劝解孩子父亲主动承担责任,尽量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为给应某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工作人员将该案件及时转交至碑林区法援中心。帮助农民工讨薪,维护弱者合法权益等法律援助工作旨在解决困难群体最关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服务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为持续发挥法律援助普惠民生的积极作用,南院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推进法律援助“一站式”办理,对高龄、孤寡、失能失独老人、困境儿童、重病重残等弱势群体第一时间提供咨询意见、协调转交等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员积极上门,提供“零距离”的法律援助服务。
强效率 调解服务便捷高效
“一场调解,我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法律的支持,没想到新时代依然有像雷锋一样的人,我很感谢司法所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很感动。”书院门社区居民梁阿姨紧紧握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满含热泪的说道。原来,梁阿姨和惠女士同住一家属院中,因惠女士家管道老化产生污水泄漏,梁阿姨厨卫、客厅墙体不断渗水、出现异味,在生活备受影响且无法协商的情况下,梁阿姨找到司法所寻求帮助。经过三个小时的调解,责任得到明确划分界定,且达成了维修补偿协议。南院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坚持在调解工作中善用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视运用引导情绪、谈心交流、换位思考、权衡利弊、直接对话的五种方法,共同协商,打破壁垒,简化矛盾,让双方当事人有效沟通,既减少诉累,又及时解决纠纷,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
当好“四大员” 推动服务覆盖大众化
南院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继续当好法治环境服务员,通过律所驻点服务、律师坐班等方式,为辖区企业和群众提供周到的现场咨询解答服务;当好法治宣传员,充分利用社区普法讲堂、“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等一线宣传阵地,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当好社情民意调研员,继续深入社区、楼宇,收集好的意见建议,提升法律服务能效;当好法治辅导员,落实司法所列席街道党工委会议制度,持续为街道各项问题提供法治思路。
围绕“三确定” 促进调解组织优质化
切实履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调解工作中的日常指导职责,建立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一是定清单,聚焦辖区居民法律服务需求,按照常见矛盾纠纷类型定制特色调解服务清单;二是定人才,深挖辖区具有金牌调解员潜力的调解工作能手,完善调解工作制度,提升调解工作水平;三是定管理,每季度跟踪社区司法专干服务质量,每年至少组织召开3次司法工作专题例会,实现对服务效能的全程监管。
锚定“三注重” 实现法治服务品质化
注重“站所合一”工作基地建设,依托区司法局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衔接法律服务通道,做到法律诉求回应零距离;注重增强履职能动性,通过座谈会、调查研究、书面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广泛组织讨论,坚持“原汁原味”反映社区和居民对于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意见建议;注重发挥“品质南院·法律温度”品牌效应,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辖区蔚然成风。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