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公众的法律自觉意识日益增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麻烦,都愿意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这便为法律援助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与舞台。更何况,法律援助部门需要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着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印象。正因如此,法治时代不折不扣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十分重要,要求广大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要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积极践行“工匠精神”,真正让法律援助成为助推社会和谐文明的润滑剂。
发扬“工匠精神”,切实优化队伍自身建设。在法治时代,无论是司法干警,还是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可谓是使命在肩、责任重大。面对中央不断优化作风建设的大形势,面对人民群众寄予的新期待,作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司法干警、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必须要从各方面提升自我,要勇于自我加压。要切实以“两学一做”为契机,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在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司法为民、公正执法的理念,真正让广大民众信赖,要通过持之以恒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让公平正义之光照亮全社会。
对司法行政部门来说,必须加强队伍素能培训,要通过岗位练兵等活动,激发大家主动学习的热情,在单位内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典型援助案例评选”、“我的精彩援助故事”等活动,切实彰显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的岗位成就感、归属感。既要引导大家与时俱进汲取更多的法律知识,也要不断提升大家与百姓打交道的技能,真正做到以心换心、将心比心,真正做到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发扬“工匠精神”,力促法律援助深入人心。对广大百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来说,一旦遇到各类涉法问题,如果不能妥善通过法律渠道来捍卫自身权益,那么很可能会通过极端方式来实现维权目的。殊不知,这样不仅难以达到维权效果,反而容易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些年来,一些地区之所以频发极端恶性事件,与法律援助工作的缺位密不可分。
因此,在当前公众法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实环境下,必须要通过更多脚踏实地的努力,真正让法律援助知识渗透到广大公众的思想意识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法律援助部门必须要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既要充分借助当下蓬勃发展的各类新兴媒介,常态化做好法律援助政策的宣传推广工作,同时,也要通过走村入户大走访等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向百姓宣讲法律援助相关常识。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和手段,比如,可以精心设计编排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戏、小品等,将法律援助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从而让百姓在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中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与润泽。
发扬“工匠精神”,依法捍卫人民群众正当权益。当人民群众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主动作为,通过实实在在地努力,让百姓感受到法律的正义。因此,对每一位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来说,不仅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回馈好每一位百姓的咨询和诉求,而且必须要借助“三严三实”等系列活动,切实优化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创新性。
另外,对法律援助部门来说,绝不能死板教条开展工作,要通过法律援助有效增强公众守法、依法维权的自觉意识,要切实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公众的法律素养。我们可以借助走村入户大走访等形式,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设身处地为百姓排忧解难,通过真情爱民的行动,赢得百姓的信赖与支持。近年来,石泉县法律援助中心踏深山、进农户,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余件,广大辖区民众见证了法律援助部门优质高效、扎实细致的工作作风,从而提升了公众的信赖感、归属感。
石泉县曾是一个恶性命案高发区,现如今,通过多个部门携手努力,掀开了连续三年“零命案”的新篇章,平安村街数量达到92%以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每位司法干警、律师及法律工作者当应在本职岗位上践行“工匠精神”,用坚持不懈的“奉献指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谭苗)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