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商州区司法局按照中央将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要求及省、市、区的工作部署,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提高信访能力、畅通信访渠道、源头化解信访矛盾等措施,促进了信访工作法治化进程。
一、抓宣传,引导群众依法阳光信访
认真开展法治信访宣传月活动,在局机关、司法所、公证处、各律师事务所办公场所悬挂标语50多条;制作法治宣传彩页10000份,将信访人须知、信访部门不予受理的信访事项,哪些属于违法行为,以及信访人违法犯罪后如何处理等15种情形制成宣传彩页,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六进等活动发送到各镇(办)、村及重点信访户手中;利用手机普法短信发送法治信访信息2650条,教育引导信访人守法、用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通过正当渠道规范有序信访。
二、抓培训,提高司法人员信访工作能力
就《信访条例》、《关于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工作规范和程序实施办法》、《办理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职责和程序》等内容,对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强化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信访事项受理办理职责,有效提高了司法人员信访工作能力。
三、抓“四访”,切实畅通群众信访渠道
一是抓领导接访。商州区司法局主要领导每周三在区信访局涉法涉诉信访室接待来访人员,宣传国家法律法规,解决群众诉求,对属于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的问题,引导群众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二是抓开门接访。将局领导班子成员信访接待公示上墙,每天安排一名科级干部和股室人员专门接待来访群众。三是抓下访。组织局机关干部、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周两天时间深入各镇办及项目重点村开展法律咨询,现场解答群众法律问题。四是抓回访。对于处理过的信访问题进行定期回访,征求当事人意见和建议。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区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各种形式,共接待来信来访群众286人,职责范围内解决群众信访问题123件,协调联系相关部门处理解决92件,引导通过司法诉讼程序解决71件。
四、抓调解,源头化解信访问题
商州区司法局充分利用指导矛盾纠纷化解和人民调委会工作的优势和职能,对各司法所及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事纠纷提出了量化要求,要求抓早抓小抓苗头,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做到小纠纷不出组,大纠纷不出村,重大问题不出镇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设立“百姓说事点”,“百姓说事点”的信息员将汇报研究解决群众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对于医疗、交通肇事纠纷,专门成立交调委和医调委进行化解处理;对于跨区域纠纷,探索建立了联合调委会进行联合调处解决;对于村级调解组织工作量大、面广、报酬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请区委、政府研究,解决了村级调委会工作经费,落实了“以案定补”政策。2015年以来,全区各司法所及人民调委会共调解处理民间矛盾纠纷846件,防止民转刑13件,防止越级非访和集体访21件。
五、抓服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
在全区各镇办及公、检、法、工、青、妇、民、残等部门建立健全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各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健全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法律援助网络,各站点通过法律咨询等形式引导群众通过村、镇、区逐级反映解决。建立区法律援助中心援助律师值班制度,公开12348法律援助热线,保持24小时畅通,使群众不出家门就能解决烦心事;对于较复杂的矛盾和信访问题,通过开展“一村一律师”和“一村一法律顾问”活动,零距离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法律事务;对于突发性事件,安排律师及时介入,讲清法律规定,做好解释工作;通过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建设便民服务措施,使原农民工讨薪、交通肇事、医患纠纷、非正常死亡纠纷等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基本能通过法律援助渠道解决,减轻了政府工作负担,维护了全区正常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建设人文商州、生态商州、法治商州做出了积极贡献。(李侃盈)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