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康市平利县司法局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创新工作举措,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强的法律保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夯实基础 加强法治阵地建设
走进洛河街社区广场,一道道红色、蓝色的景观带映入眼帘。沿着步行道一路前行,道路两旁是随处可见的法治文化宣传标识牌。
据洛河司法所所长张雅丽介绍,洛河集镇广场是集普法教育、道德教育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在这里,群众可以更好地学法、知法,不断强化法治理念,全面提升法治素养。
目前,平利县已建成1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2条法治文化长廊,各镇、村(社区)已建成11个法治文化广场、145个固定法治宣传阵地。通过利用文化广场、电子屏、户外宣传牌等,让法治文化阵地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法治氛围。
普调结合 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做的最常见的。这些年,平利县司法局把人民调解作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走访、大化解行动,力争把矛盾纠纷排查在基层、调解在群众“家门口”,并通过以案释法等形式,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2020年10月,经司法所、法援中心、法庭等多方调解,村民王某的赡养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86岁的王某是大贵镇某村村民,虽育有多个子女,却无一人愿意照顾她。工作人员把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村民旁听,宣讲法律法规,告知子女有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最终,王某被其中一个子女接回家中照料,其他子女定期支付赡养费。
近两年,平利县司法局有效整合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大力推广“老好人”调解工作室、“三力联调”“无忧调解超市”等工作经验,积极推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23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245件,连续多年实现无民转刑案件、无重新犯罪、无重大上访事件等目标。
拓宽渠道 深入开展普法教育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今年4月27日,城关第二小学“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讲思政课,开展以“保护少年的你”为主题的送法进校园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送去满满的法治关爱。
“八五”普法以来,平利县司法局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突出重点内容,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将普法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抓好各项普法制度的有效实施,全力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依托“法宣在线”组织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参与网络学法和法律知识答题活动,有力提升了公职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健全完善法治副校长制度,为全县81所中小学校配备116名法治副校长;深化基层普法,加强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共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1200余场次,印发普法宣传品5万余份。目前,全县145个村(社区)已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72个。
打通法治宣传与广大群众之间“最后一公里”,让法治宣传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是新时代对法治宣传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下一步,平利县司法局将以深入实施“八五”普法为抓手,创新普法形式,突出普法重点,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为助力“三个年”答好法治宣传教育新答卷。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