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
 
正文

吴起县以“五新五实”力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3-05-05 16:05 来源:延安市吴起县司法局 浏览数:

近年来,延安市吴起县社区矫正工作始终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秉承“夯实基础、依法规范、勇于创新”的工作理念,着力强化执法职能,探索出“五新”“五实”工作思路,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适应新形势 在加强基础建设上使实劲

按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规范要求,投入约80余万元重新改造升级,设置“三区十八室一中心”(综合管理区、监督管理区、教育帮扶区、指挥中心)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完善和加强功能布局,形成集监管、教育、服务为一体的工作实体有效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智水平

构建新机制 在加强制度建设上出实绩

注重规章制度建设制定了《吴起县社区矫正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六不准》《社会调查评估制度》《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制度》《社区矫正案件评查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及陕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规范社区矫正各项工作。建立了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席会议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确保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展现新形象 在加强队伍建设上练实功

组建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配置的复合型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社区矫正中心配备工作人员5名。按一个司法所至少一名公务员、一名社区矫正专职司法助理员和一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的标准,落实司法所专职工作人员25名,社区矫正工作者16名,按照志愿帮教架构配置社会志愿者71加强执法意识,每年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不少于2次的业务培训,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素养,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打造政治过硬、业务过硬、素质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打造新模式 在加强智慧矫正上提实效

积极探索“智慧矫正”新模式,依托各类数据资源,不断加强实战引领,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吴起“智慧矫正”建设。应用社区矫正大数据,提升社区矫正智慧化监管水平按照智慧矫正中心建设任务要求,配备台式自助社区矫正终端1台、平板式自助社区矫正终端11台,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效率,实现了社区矫正智慧化管理。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实现社区矫正精准定位。建立司法局司法所、矫正对象三级社区矫正的“手机定位”+“APP监管”全覆盖,重点社区矫正对象佩戴“电子定位手环”的新模式,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工作动态,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和化解。构建局、所“面对面”互通视频体系提高社区矫正应急指挥能力。构建了可以直接互通司法所的视频体系,实现了社区矫正信息化网络全覆盖,让上情下达以及司法监管和信息互通从被动变为主动,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资源和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质效双提升。

探索新路径 在加强教育帮扶上亮实招

为优化社区矫正执法程序,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积极探索社区矫正“156”工作模式。搭建一个心理疏导平台,筑牢心理健康屏障设立心理矫治室,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定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常识讲解,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树立心理健康理念,增强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信心。同步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档案,真正促使社区矫正心理咨询工作落地落实,长效化常态化发展。建立健全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严把“五个关口”。按照“评、入、矫、帮、解”的工作程序,即规范社会调查程序,严把“评估关”;规范文书人员衔接,严把“入矫关”;规范教育管理方法,严把“矫治关”;规范困难救助措施,把好“帮扶关”;规范解除矫正审核,把好“解矫关”,进一步精细化社区矫正执法流程,有效促进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六个一”,增强社区矫正实效性。为提高教育矫正质量,探索出“六个一”工作方法,走出了一条社区矫正工作新路径。即一次谈话、一次走访、一堂法治课、一次公益活动、一次思想汇报、一次考评。 

陕西司法公众号

法治三秦新浪微博

陕西司法手机版

立法民之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50号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2号楼

邮编:710043        投稿邮箱:sxsfnews@163.com

联系电话:政务公开电话 029-87293860      网站运维电话 029-87293279

用户登录